劉彩文 徐焱 汲文君
摘 要:近年來,中國的企業普遍走向現代化、信息化,逐漸與國際接軌,逐漸認識到精益管理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價值。于是國內也大力開展企業精益管理。目前,精益管理成為一種趨勢,正在極力的被推著。
關鍵詞:精益管理;企業;必要性
精益化管理是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研究提出的。它是一種指導思想、工作態度、管理藝術。它追求“精益求精、與時俱進、善始善終”。它是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經營運作理念、方法、技術、工具等集成的科學體系。以人的精益為本是它企業文化的基石,價值流是它關注的焦點,精益求精是它追求的目標,杜絕消耗資源但不創造價值的活動、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它的主旋律。
一、精益化管理的內涵
精益化管理中的“精”是精細,提煉去粗,精心篩選,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益”,為效益,精益求精,效益為本,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落腳于收益。“精”是手段,“益”為目的。精益化管理要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并用最快的速度設計生產,以最低的成本、合理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最終獲得收益。
二、精益化管理的特征
一)精益化管理是一個哲理
它追求零庫存、無浪費、準時反應等極限目標,使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達到理想的境界。推進精益化管理,要對現有管理方式進行總體評估,明確各階段的目標,穩步推進、讓精益化理念融入企業的各個環節,努力實現自覺更新、逐步擴展。
(二)精益化管理強調過程
精益化管理不是現成的醫治企業百病的靈丹妙藥,它要求全體員工團結一致、持之以恒地執行精益化管理制度,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革與創新,直至企業強大、所向無敵。
(三)精益化管理強調以“人”為中心
人的因素貫穿于整個精益化管理過程中。它強調一專多能和協作精神,使員工置身于企業主人而非雇用者的環境中,上下級彼此尊重、互相協作,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達到“精誠合作、群策群力”。而企業也要摒棄繁文縟節,形成“集思廣益、集智求真”的管理氛圍。
(四)精益化管理注重全面質量管理
精益化管理重在培養員工的質量意識,在每道工序進行時注意質量的檢測與控制,保證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根據情況可立即停產,直至解決問題,保證杜絕對不合格品的無效加工,從而全面追求盡善盡美。
三、企業實施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
據有關部門對虧損國有企業調查顯示,因內部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虧損占80.51%,其它原因的共占2.1%。這說明虧損摘帽的關鍵是大力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而“精益化管理”無疑是治“困”良方。
(一)有利于顧客滿意最大化
它要求以顧客需求為中心,從顧客的立場來確定什么創造價值。它要對產品設計、制造和訂貨等每個環節進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費所在。根據不間斷、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廢品的原則制定創造價值流的方案,創造出顧客驅動的價值。
(二)有利于企業控制成本
它提供了一套關于成本控制的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精益化管理的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有兩條途徑:一是提高產出,即增加產品的銷售量或提高價格;二是降低產品成本。而第一條途徑很難實行,那就必須通過消滅生產中一切浪費達成成本最低化,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三)有利于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市場競爭力是指企業借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并擴大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力量。如今企業對于人力、原材料這兩個利潤源泉的挖掘接近極限,而采用精益化管理能夠有效增強企業活力,從而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加企業利潤,所以更有效地節約成本、更大程度地滿足顧客需求的精益化管理就成為企業提供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方式。
四、企業實施精益化管理的措施
推行精益化管理是要在創建精益的過程中,實現精益智慧與企業管理實際的真正融合。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具體特點和成長周期,分析并確定適合的措施。
(一)注重人才培養,充分利用好人力資源
精益化管理是 “以人為中心”,實現“人以精益為本”,在實施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并抓好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的隊伍建設。具體要求如下:員工要具備現代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要有成本責任意識;企業要加強崗位培訓、要不斷完善和修訂管理制度、工作項目結束后要善于總結。
(二)以顧客為著力點,提高市場競爭力
精益化管理以顧客為著力點,不僅向顧客提供服務,而且要把顧客看作經營管理過程的組成部分。它要求市場營銷部在市場調查時要深入顧客,全面了解顧客需求并將有關內容反饋到設計、生產和服務部門,還要通過完善的售后服務力求顧客滿意,形成顧客信賴的企業形象以贏得無數的回頭客和大量的新用戶。
(三)打造精益文化,提升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體現企業的追求、企業成員的精神風貌。在創建和深化精益文化的過程中,企業應當強調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模式,從企業設計、工作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各層面去貫徹精益化管理理念。在實踐中提煉和形成的先進精益文化,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
(四)追求有效,避免浪費
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有有效和無效之分。精益化管理認為,只有能增加價值和附加價值的生產和管理才是有效的,否則就是浪費。精益化管理就要使這些浪費清楚地表現出來,使企業決策者和管理者動腦筋、想辦法,通過改進、改良、改造和加強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無效生產和浪費。
在市場需求多樣化和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把消除一切浪費的思想貫徹到經營管理過程中,以更優為目標,正視存在的缺點,全方位、健康、持續地推行精益化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它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德魯(美),精益之道,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沃麥克(美),豐田精益生產方式,中信出版社,2008
[3]王慶生,精益生產工具手冊,海天出版社,2009;
[4]大森信(日),清掃的力量,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劉彩文,碩士,生產部職員,高級工程師。
徐 焱,碩士,人力資源部職員,高級工程師。
汲文君,本科,人力資源部職員,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