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偉
【摘 要】目的:總結針對性飲食護理在小兒腹瀉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腹瀉患兒共計152例,按其就診先后順序分成兩組:常規組、護理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及聯合針對性飲食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兒經護理所獲得的不同護理效果。結果:護理組患兒嘔吐、腹瀉及發熱癥狀的消失時間皆要短于常規組(P<0.05),且護理組護理總有效率98.7%要更高于常規組的90.8%(P<0.05)。結論:對小兒腹瀉患兒采用針對性的飲食護理方法,能縮短其疾病癥狀消失時間,保證護理效果。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飲食護理;小兒腹瀉
【中圖分類號】R54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2
飲食不當、季節變化及發生感染等因素均可能會誘發小兒腹瀉,腹瀉患兒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大便性質的變化、次數增多等,臨床常采用補液、止瀉等對應的治療方法。而想要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通過針對性飲食護理,不僅能加強對患兒的營養供給,而且還能提高其機體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盡快康復[1]。
1 研究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資料 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腹瀉患兒共計152例,按其就診先后順序分成兩組:常規組、護理組,每組患兒各有76例,入組患兒皆滿周歲,且有不同程度的大便糖稀、清水樣表現,排便次數每天超過5次。常規組76例腹瀉患兒當中,男、女之比是39:37,年齡1.5~5歲,均值年齡3.4±0.7歲,病程2~7天,均值病程4.3±0.5天。護理組76例腹瀉患兒當中,男、女之比是41:35,年齡1~6歲,均值年齡3.7±0.8歲,病程3~10天,均值病程4.7±0.6天。將以上臨床資料做綜合統計分析,得到差異檢驗值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兒就診之后均及時予以補液、糾正酸中毒、平衡電解質、退熱、止瀉等針對性的治療。同時常規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體征監測、用藥指導和家屬護理叮囑等。在此基礎上,護理組患兒予以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干預:
1.2.1 針對性飲食宣教 為促進患兒家屬能夠積極配合我科的護理工作,應通過開展健康宣教,使患兒家屬能夠了解到飲食護理對促進患兒疾病康復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因患兒營養狀況各不相同,結合其營養狀態和飲食偏好,同患兒家屬共同制定與患兒口味相符的飲食方案,叮囑家屬,要注意患兒飲食結構改變的緩和性,不要因突然的轉變飲食結構而使患兒產生負面心理,甚至是逆反心理。
1.2.2 針對性飲食調整 因患兒本就腹瀉,腸胃負擔較重,所以不易以過度食物加重對患兒的腸胃負擔,所以在飲食結構上,要安排清淡、易消化的素食作為主食,盡量減少肉類、高油脂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若患兒存在嘔吐、脫水的癥狀,則應暫停進食,結合其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營養支持方法,在患兒癥狀得以好轉之后,才允許其繼續進食,且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若患兒缺乏雙糖酶,則明令禁止攝入豆、乳制品,控制含糖量高的食物攝入;伴隨有食欲不振的患兒,應嚴格遵照醫囑采用藥物支持治療,保證其機體良好的免疫力。
1.2.3 飲食注意事項 指導患兒家屬應采取少食、多餐的進食方式,若患兒依從性較差,那么則要選擇予以鼓勵、獎勵配合的措施。在患兒腹瀉癥狀停止之后,再逐漸增多每日的飲食攝入量,幫助患兒增強其免疫力和抵抗力。病情徹底恢復后,恢復正常飲食的過程也要循序漸進。
1.3 統計指標 對兩組患兒腹瀉、嘔吐、發熱癥狀消失時間進行比較。護理效果評價[2]:顯效為患兒疾病癥狀消失,大便次數每天少于5次;有效為患兒還是有輕微嘔吐癥狀,每天大便次數在5~10次;無效為患兒疾病癥狀并未見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4 數據統計學處理 所有計數數據皆以例(n)、率(%)的模式闡述,并采用卡方(x2)檢驗方法,另外以()作為計量資料數據的代表,使用t檢驗方法。統計學軟件使用SPSS19.0,P<0.05認定為差異存在顯著性。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疾病癥狀消失時間 表1結果示:護理組患兒嘔吐、腹瀉及發熱癥狀的消失時間皆要短于常規組(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兒護理效果獲得情況 表2結果示:護理組護理總有效率98.7%要更高于常規組的90.8%,兩組比較,統計學意義確切(P<0.05)。
3 討論
腹瀉患兒因其本身胃腸道系統就沒有發育成熟,胃腸粘膜也是非常脆弱的,所以當受到藥物或者是食物造成的刺激后,很可能會阻礙其疾病的良好康復。所以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上,除了積極治療外,還應輔以有效的護理方法,保證治療效果[3]。
本次研究當中我們對護理組患兒采用針對性飲食護理的方法,結果表示:護理組患兒嘔吐、腹瀉及發熱癥狀的消失時間皆要短于常規組(P<0.05),且護理組護理總有效率98.7%要更高于常規組的90.8%(P<0.05)。可見該護理模式應用價值較高,是通過對患兒在疾病期間作出飲食方案的調整,針對患兒個體差異、飲食習慣予以的飲食調整,這樣可有效避免由于飲食不當而給患兒腸胃造成的應激刺激,從而緩解患兒的胃腸負擔,更有利于其疾病的恢復[4]。
綜上可見:對小兒腹瀉患兒采用針對性的飲食護理方法,能縮短其疾病癥狀消失時間,保證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李元琴.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在小兒腹瀉中的應用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1):113.
王志秀.飲食護理對小兒腹瀉的效果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7):1307-1307,1310.
袁萍,凌杰.飲食護理對小兒腹瀉患兒預后及復發情況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4):201-202.
羅碧君.飲食護理對小兒腹瀉的效果及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