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姍姍 王新玲 常海霞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在產后盆底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選擇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愈效果、復發率、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的差異性。結果:觀察組治愈總有效率為98.0%,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4.0%(P<0.05);觀察組復發率為2.0%,低于對照組的10.0%(P<0.05);觀察組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產后盆底功能康復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改善產后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護理;產后盆底功能康復;應用效果;分析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Yu Shanshan,Wang Xinling,Chang Haixi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elected the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chose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currence rat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quality of life score differenc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ure was 98.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4.0%) (P<0.05),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0%) (P<0.05). The recover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has certain effect i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which can improve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Key words]Nursing;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為了更加透徹研究盆底功能障礙康復效果,本研究展開了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在產后盆底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共選取了100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參與研究,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組,根據組別不同,給予患者對應護理干預。其中50例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稱為對照組,另50例實行優質護理干預稱為觀察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尿失禁)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完全隨機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50例,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行優質護理干預。
其中,對照組年齡為21~35歲,平均年齡為(28.7±2.5)歲,初產婦共24例,經產婦共26例,新生兒體質量為2.7~4.2kg,
基金項目:自治區衛生與健康適宜技術推廣項目,項目名稱:早期康復干預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技術推廣(項目編號:SYTG-201812)
*常海霞為本文通訊作者
平均體質量為(3.7±0.7)kg。觀察組年齡為20~35歲,平均年齡為(29.3±2.4)歲,初產婦共25例,經產婦共25例,新生兒體質量為2.6~4.3kg,平均體質量為(3.8±0.8)kg。兩組患者各項本信息大致相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研究意義。
1.2 方法
根據分組不同,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方式,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行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常規護理干預:患者在確立妊娠后,即開始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培訓,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方法:收縮會陰和肛門,避免腹部、大腿內側、臀部肌肉收縮。讓患者上身與下肢成120°,兩腿自然伸直,雙腳外旋,鍛煉時忌憋氣。并根據盆底肌損傷情況(肌纖維受損程度、類型)進行針對性訓練,如:Ⅰ型肌肉鍛煉:緩慢收縮會陰及肛門達最大力持續3~5s,緩緩放松持續3~5s。Ⅱ型肌肉鍛煉:最大力快速收縮會陰及肛門后立刻放松3~5次后放松6~10s。每次鍛煉15min,每次2~3次,6~8周為1個療程。原則上先鍛煉Ⅰ型肌,再鍛煉Ⅱ型肌。鍛煉以收縮肛門、陰道運動為主,加強盆底肌肉鍛煉,每天鍛煉2~3次,每次3s左右,連續鍛煉24周[1]。收縮盆底肌肉時注意收縮方式,避免腹肌、臀大肌、大腿及同時收縮。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各項基本信息進行收集,如年齡、學歷、工作等,然后根據基本信息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其展開知識宣教。宣教內容主要介紹盆底損傷相關知識為主,教導患者產后1月內禁止進行重體力勞動和盆浴,2月內禁止進行性生活[2]。同時護理人員也需要學習相關知識,熟知盆底損傷的發生原因,盡可能降低患者出現盆底損傷概率。患者于產后42d回院進行復查,主要做常規盆底功能檢查。檢查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展開心理輔導,知識宣教,康復鍛煉等操作,進行為期3個月的干預,讓患者自然恢復。
2)優質護理干預:除普通康復鍛煉外,護理人員再次對患者進行個體指導,指導患者正確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器的使用,盆底康復訓練器是一種用于盆底肌肉的收縮練習輔助的產品。用前可用涼開水或潤滑油增加潤滑度。使用后清水清洗晾干后放回貯存盒。注意不可暴曬。使用時先仰臥姿式,選用1號球插入陰道至康復器末端距陰道口1~2cm左右,收縮肌肉,應感覺凱格爾球上升,然后站起來開始鍛煉。再依次進行走路、上樓梯、咳嗽、跳等動作來進行練習。可夾住不掉時換2號球,依次類推。40歲以上或自然分娩的女性,應堅持每天進行練習1~2次,每次15~20min。其她婦女每周做2~3次即可。為了獲得理想的效果,練習不可中途中斷。并引進國際唯一的全定量評估技術——Glazer盆底表面肌電評估技術。運用具有國家發明專利的一次性使用陰道電極。運用云時代快速診斷治療和盆底表面肌電篩查及盆底功能評估雙模式,直觀的數值評分報告及詳細報告解讀,輕松了解盆底功能狀態。使患者受益頗多。
此外,患者還需要注意自身營養飲食,以蔬菜、水果為主要攝入食物,嚴禁服用咖啡、喝酒、抽煙、濃茶以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同時加強常規鍛煉,增強體質,避免長時間臥床或者久坐。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愈效果(以顯效、有效、無效為記錄標準)、復發率、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以優、良、差為記錄標準)、生活質量評分[5](采用GQOL-74評分進行評定,主要指標為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情緒功能,若患者得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高)的差異性。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 22.0版本處理,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治愈效果、復發率、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采用t檢驗,使用%表示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使用卡方檢驗。若存在P<0.05,則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各項指數對比有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愈情況
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治愈總有效率為9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4.0%,觀察組效果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復發率、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
兩組患者中,觀察組患者復發率為2%,對照組為10%,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2.3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情緒功能評分可以看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
3 討論
盆底功能障礙是孕婦產后極為常見并發癥之一,目前我國主要采用護理的方式來治療該并發癥。該疾病會導致女性生殖器脫垂,包括陰道前壁脫垂和陰道后壁脫垂[6],這嚴重影響了孕婦產后的生活質量,因此如何有效的解決孕婦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問題,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課題。
在本研究過程中,護理人員和患者配合十分默契,兩組患者均達到很好的護理效果,其中研究組患者效果極為顯著,總治愈率高達98.0%,僅出現1例復發的情況。而對照組患者治愈情況僅為84.0%,且出現5例復發。同時研究組盆底肌力治愈恢復情況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形成鮮明對比。此外,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可以分析出,研究組患者其生活質量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
由此可見,優質護理盆底肌肉鍛煉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以明顯改善產后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立毅,謝惠紅.產時護理干預對產后盆底功能的康復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06(16):85-86.
[2] 姚月良.護理干預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的效果[J].循證護理,2017,03(06):595-598.
[3] 黃麗霞,谷玉紅,房桂英,等.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7,39(09):1436-1437.
[4] 羅凌青,陳花蘭.護理干預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療效的干預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8,(20).
[5] 王鳳臣.護理干預對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療效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2(22):2493-2494,2499.
[6] 林燕芬.護理干預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75例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