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鳳和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及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和學習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學生間的互助和幫助學習,取長補短。運用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將來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使有個別差異的學生在集體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組成每一個學習小組要根據小組內成員的性別、能力、心理等不同因素,把每組學生編成4-6人。把全班學生分成好、中、困三類,使每組保證都有三類學生,這樣的組合,既有利于優等生幫助中等生的提高學習,又能幫助學困生的進步學習,同時對優等生又是一個提高能力的鍛煉,使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
二、實施小組合作探究的策略
1.把握最佳時機
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應該有針對性,只有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進行合作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什么時候需要進行合作探究呢?我認為,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設置合作探究學習的環節。但要考慮這個環節要解決的問題,要達到的學習目的,必須通過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設置這個環節,一般來說,以下幾種情況適合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第一,學習新知識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探究時信息交流量大,渠道多,便于課內信息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探究,全員參與,每個人得到思維訓練,發展智力的鍛煉。教師肯定所有學生的探究方法。新教材中蘊含著比較豐富的教學思想、蘊涵著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和不同層次的知識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可以使學生迸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思維火花。
第二,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使組員養成一種配合默契,共同探究,共享成果的喜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與創新能力。
第三,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完成作業。通過教師精心設計一些合作探究小組,小組學生通過互動,多種解法得到凸顯,加大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提升學習能力。
2.關注學困生、分享成功
針對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巧妙的安排探究合作學習,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的不同階段都積極參與,從而體會參與學習的樂趣,分享成功喜悅。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教師要有目的的安排不同的任務,重點要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在合作探究學習之前,先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對自己想探究的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加工,此時教師可以有意與“學困生”說些啟發的話,啟發他們進行積極思考,以免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時不知所措。有了獨立的思考過程,合作探究學習中學習目標才能更明確,才能激發起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共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十分關注,不能讓這一活動成為幾個學生的“一言堂”。全班交流合作探究學習成果時,教師要肯定全組學員尤其要表揚學困生的成績,每個人對成功的渴望會激發他進一步參與活動,喚醒其他們沉睡的潛能。
3強化指導,培養合作探究習慣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聽、被動吸收轉為主動探索合作互助方式。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情景創設導入,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興趣和學習欲望。活動過程中,教師主動走進學生,參與活動中,掌握研究情況,適時點撥,保證每個小組學習有效進行,重視個體資源的顯現,促進所有學生發展與提高。同時對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提高進行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
表現欲望強烈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后地發表出自己的觀點,其他學生在發言時他要插話,其他學生說過的話也會重復,使小組討論不能順利有序進行。
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低年級學生對尖子生有一種崇拜心理,并且總認為他們回答的問題一定是對的,跟著他們的思路走,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失去了取長補短的作用。因此,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應激勵學生敢向“權威”說不。在充分肯定別人觀點的同時,還要敢于大膽質疑。學會大膽質疑,對于促進學生深入研究學習,掌握探究學習規律,以及學生的自身提高,作用較大。
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表達。
低年級學生大部分不善于表達,他們的發言總是語不成句,有的說話不夠簡潔明了,偏離主題較遠。教師應有意識地創設寬松的交流氛圍,對學生表達的內容及時啟發點撥,多做正面評價與表揚,并且鼓勵學生結合手勢、體態來表達。
二、合作探究學習的關鍵
1.學會尊重,提供心理支持
指導學習小組學生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關注、關心,互相欣賞的和諧學習氛圍。討論過程中,如果有的同學發現那些地方有錯誤,同學之間不能互相取笑,應給予理解與熱情鼓勵,才能促進彼此有好互相合作思維活躍,學習氛圍濃。
2.學會幫助,學生互相提高
合作探究學習有一個主要目的,是彌補教師面對全班學生難以一一關注不足。互相幫助、共同成長與進步是合作學習最終目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學會相互幫助學習,共同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從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進知識技能的迅速提高,引導學生分析存在和發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明確進步方向、目標。
3.師生合作是合作學習的發展
新課程提倡教師應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互動,共同提高發展。教師成為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引導者,同學生一起交流學習,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一個榜樣示范作用。在學生交流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旁觀者,更應是積極參與者。在參與中和學生一起積極學習探討,聽一聽每一位學生的心里話,為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起潛移默化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