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梅
摘 要:小學語文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語文不僅是一門基礎性的人文綜合學科,還是輔助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因此,建立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多方面的領域,并取得顯著的效果。事實表明,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通過音像、圖片等形式,將語文課堂內容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而且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本文對如何用好多媒體,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是否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是否能集中精力與教師一起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多媒體技術正是抓住了小學生愛幻想、愛玩,對生動形象的事物感興趣的天性,通過營造一個活潑有趣的教學氛圍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質量的提高。
1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的優勢
1.1多媒體教育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內容、教學工具基本固定,學生與教師參與互動的機會很少。教師只靠板書與言傳的方式對學生授課,既枯燥又乏味,很難提升學生的興趣,同學們缺乏學習主動性。多媒體教學手段更加豐富,教學資源更加廣闊,學生對視頻、動畫更加關注,提高積極性。另外,網絡與電腦使學生與老師的溝通更加頻繁與方便,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增多,主動性提高。
1.2多媒體教育有利于提高授課效率
多媒體教育有利于提高授課效率。首先,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新穎,更加吸引學生,更容易將學生引入教學情景中,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其次,交互性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特點,交流互動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傳統教學模式下,一個班級有好幾十名學生,教師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排憂解難、答疑解惑。多媒體教學利用網絡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近況,提高學習效率。最后,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通過網絡可以汲取更多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選擇更加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2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2.1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互動的趣味性
近年來,雖然我國大力倡導并推行素質教育,但大部分學校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中,教師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只充當了知識的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根本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與學生進行角色轉換,讓學生充當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自己是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雖然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已經在課堂上開始應用多媒體技術,但是并沒有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依然很少,偶爾的互動也缺乏趣味性。為了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教師應根據所學課文,創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例如,在講到《美麗的大興安嶺》或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的課文時,只憑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學生是無法完全想象到那里絕美的景色的,為此,教師可以把平時在網上搜集到的有關這兩個地方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呈現給學生,使大興安嶺、西沙群島的美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當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就可以問學生: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請描述一下你們最想去的地方或者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為了啟發學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描述一個景點,這樣的課堂互動就充滿了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加。
2.2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
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許多教師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原因就是不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不能按照學生的需求來設計教學過程,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了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當講到《灰雀》《蜜蜂》以及《獅子和鹿》這樣有關動物的課文時,由于多數學生都喜愛小動物,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展現大量的動物圖片,或者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聲像化、視覺化,這樣更加有利于課堂質量的提高,進而達到愛護動物的教育意義。
2.3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上,文學作品的講解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文學作品往往是通過描繪生動的形象或者景物來表現社會生活和反映情感的。因此,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要將文學作品描繪的畫面展現于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能夠身處文學作品描繪的意境中;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般地說,在歡快的氣氛情景中,人就會歡快;在凝重的氣氛情景中,人就會凝重。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借助電影、電視、計算機等多媒體手段,使文學作品進行聲像顯示,讓學生的各種感官得到延伸,讓學生的情感得以深化。因此,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被引入課堂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將難以理解的文化知識具體化、實物化地展現于學生面前,全方位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多元化,使整個課堂生動且富有感染力。
2.4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老師講解一篇課文時,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很大的精力為學生講解這篇課文的重難點知識,但是,這種僅僅依靠老師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取得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學生在小學階段,智力發育還沒有完全,理解能力有限,加上所學內容大多是枯燥乏味,不能對學生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學生接收新知識點的速度很緩慢,而且遺忘的速度也很快。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圖像、聲音等形式具體表現出來,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從而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變得簡單明了,通過由淺入深的教學,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加快和理解深度加深,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5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創造思維
由于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缺失,學生的創造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我國長期采用應試教育模式,導致老師在教學中只注重理知識的學習,將考試作為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方式,但是學生取得良好的卷面成績只能表明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足夠深刻,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逐漸受到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改變學生學習只考死記硬背的狀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勇于質疑權威,提高自己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科學使用,就可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這樣在提升小學課堂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夠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最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互的結合,這樣的適度應用,就能最終幫助小學語文課堂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喜哲.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未來英才,2016(11):158.
[2]朱玉芬,崔偉蘭.以多媒體教學為抓手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52-53.
[3]李穎.淺談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