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劉吉川
摘要:文章對精益管理作以簡要介紹,并對精益管理推進實施過程中采用: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的管理進步三部曲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了論證。
關鍵詞:精益管理,管理推行,管理進步三部曲
1、什么是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是衍生于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理論,它源自于精益生產。精益管理在生產系統的管理實踐中已經取得成功,并開始延伸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之中,也由最初的具體業務管理方法,逐步上升為企業的戰略管理理念。通過進行精益管理能夠提高顧客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使組織社會性的價值實現最大化。
2、精益管理為什么要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
精益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也在以豐田為代表的許多企業中通過實踐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精益管理對于很多以往使用傳統管理理念的企業來說是一場管理變革,變革往往會伴隨著沖突和矛盾,在推進精益管理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質疑的聲音。學技術容易虛心,學管理卻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推進精益管理的過程中也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阻力。
作為中國企業管理水平標桿的華為,在推廣和實施引進的管理體系時,經常采用的方針是“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這種對新管理理念的推進方式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僵化推行新的管理雖然會產生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如果新的管理方法,從推進初期就“廣納諫言”,讓大家都來對新理念新政策進“優化”,就一定會造成意見不一的后果。因為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經歷、經驗和思想,如果單憑以往的經驗來套用到新的管理體系,很容易陷入形而上學。越是高知人群集中的地方,這種情況往往就會更加明顯。
任正非曾經在一次講話中說到:“華為員工很聰明,容易形成很多思想和見解,認識不統一,就容易分散精力?!辈⑶?,引進新的管理方法,就不可避免的打破就有的秩序,就一定或多或少的會觸及企業內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這些人在對新管理方法進行“優化”的時候,也自然而然的會千方百計找出各種各樣理由,堅持不懈的進行抵觸和負優化。這就造成了在推進新管理理念的過程中往往越是民主,就越容易形成更大的阻力,最后導致新管理理念的流產的結果。現在不少企業沒有堅決推行的力度和強大的毅力,造成很多優秀、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或是線上線下兩張皮或是花了大價錢但最終卻不了了之就是很好的例證。
因此在推行精益管理的初期也同樣需要先僵化推行。僵化推行,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推行阻力,以最快的時間統一全體員工的意識,才能以最大的力度將精益管理工作推進下去。在僵化推行一段時間后,取得相當的效果時,再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對管理進行優化和改進,使之與企業的實際更加適應,使推進更加有效,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當在管理優化的過程中一旦經過實踐被證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就要立即固定下來,固定之后大家就需要都按這個來,任何人不允許隨意更改。經過這樣三個階段之后,就一定會取得十分良好的精益管理效果。
3、如何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
3.1先僵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僵化,在辭典中的解釋一般有兩層意思。一種是變得僵硬,形容凝滯不動。例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這樣寫道:“曉荷的臉由微笑而擴展到滿臉都是僵化了的笑紋”。而另一種則是指思想凝固不變??傊?,當人們看到、聽到僵化這個詞的時候,往往伴隨而來的是一些負面的感覺。
僵化推行也一樣,就是一成不變地原樣照抄。先找準一個學習標桿,別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管自己理解不理解,先來個死搬硬套再說。
精益管理方式已經在豐田運行了數十年,并幫助豐田公司度過了重重難關,讓豐田公司的產品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而且許多優秀的企業都在堅定不移的引進和推行精益管理。我們沒有理由懷疑精益管理的正確性,在精益管理推進的初期就要瞄準優秀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奉行“拿來主義”,將精益管理理念、工具、方法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運用到管理實際過程中,補齊短板。
3.2后優化,將引進的管理與公司的實際相結合進行改善
辨證、歷史地看待僵化是十分重要的。僵化是有階段性的,僵化是指一種學習方式,僵化不是妄自菲薄,不是一僵到底,更不是僵死。
精益管理在僵化的運行了一段時間后,已經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那么久意味著可能已經過去了僵化期,需要優化以至進入固化階段了。在這個階段,要鼓勵員工對精益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廣泛的使用精益工具對公司各方面進行優化。優化的目的是為了使管理變得更有效和更實用。
3.3固化:打造完善的管理體系
固化,就是精益管理一旦經過實踐并取得效果最佳,那就立刻固定下來。我們所處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變化是世界常態.但是變化也是是有階段性的,當我們將管理不斷的優化,逐步完善并取得良好的成績后,就應該及時將成果固化下來。
將成果固化下來,把管理標準做成標準的模板。任何一個員工,只要看懂模板,會按模板來做,就已經國際化、最優化了。新員工三個月就掌握的東西,就已經是是前人摸索幾十年才總結出來的,你已不必再去摸索。對精益管理進行固化,就可以使我們在的管理平臺,再建一層樓,使公司核心競爭力獲得持續提升。
4、結語
中國人太聰明了,所以一些人學習態度不踏實,因此需要僵化。中國人太聰明了,所以一些人總在不停地進行創新,因此不停的在優化。中國人太聰明了,所以在優化的道路上往往會用力過猛、過猶不及,因此需要固化。
事實上,“三化”的確是行之有效的觀點,不少優秀的企業都很認同,并且佩服至極。從理論層面看,“三化”觀點能自圓其說且環環相扣;從事實層面說,華為的發展歷程就是“三化”的最好證明。因此在精益管理的推進過程中,同樣需要“三化”,這樣才能夠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取得最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