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麗 李杰
摘 要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主力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關鍵。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加強青年教師交流學習,學校積極組織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并在競賽前為參賽教師安排兩個階段的賽前培訓。本文從賽前培訓的方式出發,分析賽前培訓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質量的影響。
關鍵詞 賽前培訓 青年教師 教學競賽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34
An?Analysis?on?the?Necessity?of?Pre-competition?Training?to?Improve
Young?University?Teachers'?Teaching?Competition?Quality
YAO?Yali[1],?LI?Jie[2]
([1]?Center?for?Teaching?Assessment,?Chengdu?Universi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225;
[2]?College?of?Optoelectronic?Engineering,?Chengdu?Universi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225)
Abstract Young?teachers?are?the?main?force?of?university?teachers,?and?their?teaching?ability?is?the?key?to?the?quality?of?university?teaching.?In?order?to?improve?young?teachers'?teaching?ability,?to?strengthen?their?exchange?learning,?the?university?actively?organizes?teaching?competitions?and?also?arranges?two?stages?of?pre-competition?training?for?the?participating?teachers.?This?paper?studies?pre-competition?training?methods?to?analyze?the?influence?of?pre-training?on?young?university?teachers'?teaching?competition.
Keywords the?pre-competition?training;?young?university?teachers;?teaching?competition
1?賽前培訓
賽前培訓是針對競賽教師的集中訓練,是競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織經驗分享、現場互動、教學觀摩和專題講座等培訓活動,為參賽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示范,豐富青年教師的教學競賽經驗,便于競賽活動順利開展。賽前培訓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幫助參培教師了解教學競賽規則,熟悉競賽環節。賽前培訓主要指導參賽教師按照教學競賽的評審規則從選題價值、教學設計與教案撰寫、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教學特色和教師風采六個方面準備教學競賽。
2?教學競賽與常規教學
教學競賽要求教學時間控制在20-25分鐘,與常規教學相比時間較短,是對參賽教師部分常規教學環節的評比,主要集中在備課和上課。教學競賽要求參賽教師選擇教學中有代表性的問題或內容進行教學設計,選題要完整且具有示范性,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學目標明確,內容嚴謹充實,教學組織與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主線清晰。教學競賽中采取的教學策略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根據教學要求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正確使用教學媒體輔助教學。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教學過程深入淺出,啟發性強,教學氛圍輕松融洽。教師在教學競賽中語言規范、清晰,儀表得當。
常規教學包含教學的所有環節,它是教學競賽獲獎的基礎。常規教學要求授課教師掌握教學大綱,熟悉培養目標,了解課程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水平,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教學策略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學競賽要求青年教師在既定的時間內展示自己的教學選題、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語言表達、教風教態等,不僅考察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還是對教師臨場應變和心理素質的檢測。
3?賽前培訓設計
3.1?參培人員
各教學單位經過初賽選拔,36位教師進入決賽環節,根據學科性質劃分為理工組和文管組,其中理工組20人,文管組16人。學校為36位參賽教師組織系統的賽前培訓。賽前培訓分為初步培訓和強化培訓兩個階段,前者開展交流分享和教學觀摩活動;后者組織專題講座和賽前模擬演練活動。
3.2?初步培訓階段
3.2.1?交流活動
賽前培訓初期,組織往屆教學競賽獲獎教師、最受歡迎教師以及各教學單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以午餐會的形式開展教學經驗交流活動。教師以“教學競賽心得”、“教學經驗分享”、“教學技巧分享”等主題開展交流。教師們暢談教學感悟,分享教學競賽的前期準備以及日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法;舉實例說明如何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媒介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3.2.2?觀摩示范課
交流活動后,學校邀請各教學單位優秀的一線教師組織課堂教學觀摩示范課。根據競賽分組,按文管組和理工組各組織五場示范課,課程在教師正常授課時段進行,參賽教師根據學科相關性自行觀摩學習,課后可與授課教師進行現場交流。參培教師進入真實的課堂觀摩,學習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應對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如何利用教學技巧開展有效教學等。
3.3?強化培訓階段
3.3.1?專題講座
學校邀請校內外的教育學專家針對教學競賽開展四場專題講座。
講座一:以常規課和競賽課的區別為切入點,根據競賽規則介紹教學片段的選取原則,強調教學中導入、展開和結尾三個環節的重要性。
講座二:圍繞大學課堂教學設計,對教學理念、學生情況、授課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板書設計逐一分析講解,并結合教學案例進行詳細的探討。
講座三:圍繞教學競賽評價的六個標準:競賽選題、教學設計與教案編寫、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特色和教師風采進行介紹,并展示如何設計高質量的教學演示文檔。
講座四:引用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案例,分析競賽教師授課的亮點和不足,并逐一剖析競賽后的專家點評。
3.3.2?賽前模擬演練
專題講座結束后,學校組織賽前模擬演練活動。參賽教師按學科性質被分為文管組和理工組,每位參賽教師按組別分別進行20-25分鐘的競賽預授課,學校邀請教學督導組成員和相關教學單位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擔任評委,評委根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評審規則從選題價值、教學設計與教案撰寫、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特色和教師風采六個方面對參賽教師地模擬演練進行逐一點評,競賽預授課和評審過程全程錄像,模擬活動結束后,參賽教師可以觀看自己的授課視頻,自我發現問題,反思改進。
4?賽前培訓的成效
4.1?參賽教師訪談
賽前培訓結束后,對參賽教師進行一對一的開放式訪談,訪談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賽前培訓是否有必要?(2)對賽前培訓時間和培訓主題的建議?(3)賽前培訓對教學競賽的影響?(4)賽前培訓對后期教學的影響?
訪談結束后,整理訪談筆記得出以下結論:(1)對于賽前培訓的必要性,36位參培教師都表示賽前培訓很有必要,與往屆獲獎教師交流,能快速學習他們教學競賽的間接經驗,專題講座幫助他們對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技巧、教學設計都有全新的認識,對競賽規則掌握更明確,模擬演練有益于發現問題,及時改進。(2)對于培訓時間安排,部分參培教師表示觀摩示范課程時間安排過于集中,部分文管類和理工類課程時間安排相同,只能擇其一觀摩學習,希望不僅能觀摩相近專業的課程還能向不同專業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教學技巧、方法和教育理念;專題講座每周安排一至兩場即可,培訓內容過于集中容易產生疲倦感,對培訓內容吸收不全面。對于培訓主題,部分參培教師表示應增加實用性較強的專題培訓,比如教學語言表達,教學演示文檔設計和教師儀容儀表等內容;部分教師希望增加成功教學案列分析的培訓,專題講座四引用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案例,分析優秀教師授課的亮點與不足,易于引起教學中的共鳴,反思自身教學中的問題,及時改進,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成效更明顯。(3)關于賽前培訓對教學競賽的直接影響,參賽教師表示賽前培訓幫助他們對教學競賽的規則把握更清楚,競賽選題更明確,回放模擬演練視頻,及時發現問題并改進,正式競賽時更放松,會運用更多的教學技巧,注意教學語言的表達。(4)關于賽前培訓對未來教學的影響,觀摩示范課有利于青年教師完善教學設計、充實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時更關注學生;座談會幫助參賽教學了解優秀一線教師的教學理念、教育心得,未來教學中會更從容自信;教學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初步培訓和強化培訓安排,有利于豐富教師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技巧,更新教學理念,對日后教學必將產生積極影響。
4.2?競賽視頻回放
教學競賽結束后,對比模擬演練與正式競賽的教學視頻發現:(1)正式競賽時,大部分參賽教師表現更自信,教態更自然,教學語言更豐富;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教學速度適當放慢,教學細節更完善;(2)競賽時間把握更準確;(3)調整教學設計,使教學重難點更突出;(4)多媒體課件在字體設計、圖片大小、視頻長短及音量大小都進行了優化;(5)板書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書寫規范;(6)教學方法多樣化,增加活動和視頻資料引導學生,采取范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探究教學法等現代教學模式。
5?結束語
綜上可知,參賽教師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能有效吸取更多間接教學經驗;觀摩教學示范課,豐富教學語言,改進傳統的以講授和討論為主的教學模式,采取現代化教育模式,例如啟發式教學法、范例教學法、游戲引導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模擬演練有助于參賽教師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對競賽時間把握更準確,教學設計重難點更突出,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專題講座培訓幫助參賽教師了解競賽規則,優化競賽選題和完善教學設計。賽前培訓指導參賽教師備賽、選題、教學設計和試講,有利于提高參賽教師的教學能力,幫助其在競賽中自信地展示教學風采。教學競賽是對常規教學的檢查,對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推動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作用,而賽前培訓作為教學競賽的基礎環節,能有效提高教學競賽的質量。因此,要充分發揮賽前培訓的作用,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水英.省職業院校英語口語技能大賽非英語專業組的賽前培訓研究[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89-93.
[2] 洪巖.賽前培訓對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作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9):260.
[3] 徐敬東,陳德航.職業技能競賽賽前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45-48.
[4] 張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在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實踐探索[J].美與時代(上),2015(03):125-126.
[5] 趙菊珊,馬建離.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教學競賽[J].中國大學教學,2008(1):58-61.
[6] 趙小鵬,薛利敏.教學競賽對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