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冰



【摘要】高中時期正是學生塑造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是學生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時期之一。在這個時期,學校對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十分重要。文章基于教育實踐,探討了如何進行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并提出了相關措施與路徑。
【關鍵詞】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嘗試;思考
在當下的高中教育中,為數不少的學校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缺乏足夠的重視。許多學生由于沒有經歷過合適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難以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幾乎為零。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以后,沒有目標與方向,在迷茫中沉浸于玩電子游戲、追劇、談戀愛、看小說……在畢業就業之時,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好的公司看不上他們,差一些的公司他們又看不上,令其就業難度倍增。有些學業較差的學生步入社會后,由于缺乏基本的職業技能和知識積累,就業更加困難。面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理想的教育應該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相關教育前置,在高中階段就對學生逐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促進學生對社會發展與自身情況的認知和了解,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為日后走向成功奠定基礎。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必須在高中階段建立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制度,結合學生的興趣與優勢,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個性化指導。所謂“指導”是指根據學生的個性(含興趣、優勢),適時介入他們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各種疑慮和困難,為學生的行動方向和個人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普通高中指導包括學術指導、職業指導、生活和行為指導、心理咨詢與職業生涯規劃等。但遺憾的是,由于學校缺乏集體“指導”功能,大多數高中生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學習,如何學習,以及他們將來喜歡做什么。
從表1的調查情況來看,我校的普通高中教育更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業指導,但在指導未來的人生規劃,特別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方面嚴重不足,劣勢凸顯。
從表2的調查情況來看,教師們已經表現出要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指導的要求。鑒于此,非常有必要在高中階段對學生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二、有益嘗試
高中是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他們要在進一步學習深造與就業之間做出選擇,考慮畢業后的學業方向或職業方向。這種面向未來的生活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與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他們目前的學習狀態有關。普通高中生不同于高校大學生和職業高中生,高校大學生和職業高中生雖然已經完成了一次人生的選擇,可他們仍然需要指導,但這是特定職業的要求,而普通高中生正在接受普通教育和預科教育,發展方向還不確定,他們必須在不斷了解自己、理解教育和理解職業的基礎上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選擇。普通高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不是要提出決定性的意見,而是要告訴學生如何了解自己,了解教育,了解職業需求和進行多方面的問題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自身來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鑒于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一)引入相關概念
學校、班主任要指導學生逐步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概念和相關理論,通過認真分析自身的成長歷程、發展階段、現狀及未來目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高中階段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重要意義與必要性,讓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在學生的心中早日生根發芽。
(二)喚起自我認知意識
通過開展各種評估活動,讓學生更科學、全面、明智地學習,了解自己的語言技能、計算技能、創造力與愛好、個性特征等。如運用《斯特朗職業興趣問卷》《庫德普通興趣量表》《艾森克人格問卷調查》測試學生的興趣所在;利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分析”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從而更好地規避職業生涯中的弱點,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教育學生在評估中敢于正視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主動編寫自我評估材料,并提出改進建議。
(三)對職業的初步探索
學校、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注重理解和收集各行業的最新信息,如行業特征、就業機會、發展前景、工資、工作條件、工作環境和就業要求等,引導學生初步暢想他們的未來,并明確自己希望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上“發光發熱”;讓學生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水平。這樣,學生便能初步了解進入某個行業必須要學習與掌握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人生目標。
(四)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培養
學校、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明白,選擇職業不是簡簡單單選擇自身的謀生手段,而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也要引導學生明白,職業的成功不是通過金錢、權力、地位等明確的事物來衡量的。相反,應該看到這個職業是否可以帶來工作的快樂、生活品質的提高;是否可以促進自身職業的發展,以及是否能夠實現自我價值。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他們事業的成功是取決于他們自身的能力和不懈地努力,不能僅僅歸因于機遇、家庭背景或社會關系等因素。同時,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教育學生學會從當下開始,為自己負責,而不是依靠父母和教師。這樣他們才能夠走出最合適自己的職業道路。
(五)對職業環境的分析
在職業規劃指導過程中,還應讓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即“研學”),如某公司人才需求調查、人才市場一日體驗、面試情景模擬、假期勤工儉學等。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好地走進社會,走進生活,更好地規劃和修正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
三、普通高中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嘗試的思考
(一)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勢在必行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高中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課程。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也是分流準備教育。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普通高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已經有了十分完整的制度。因此,我國有必要根據國情來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這個體系既是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求,也是高中生進一步發展的需求,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從高一入學貫穿至高三畢業,在高中一年級制訂《我的學術計劃》,在高中二年級制訂《我的職業規劃書》,在高三年級制訂《我的人生規劃書》。三本規劃書以《我的職業規劃書》為核心,相互補充,共同指導學生的科學發展。特別是《自傳》的寫作可以促使學生的生活規劃、職業規劃和學術規劃落實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認識自己,實踐自己,評估自己,發展自己。
(三)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具有強大的發展功能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具有強大的發展功能。在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必須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學習指導、選擇指導、應用指導、生活規劃指導和個人心理指導。因此,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理想與現實、人格稟賦與能力潛能、基本素養與人格發展相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而且可以促進教師的自我教育和再教育,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提高教師素質,其實質是教學和教學人員的自我優化過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保障學生順利學習、生活以及發展就業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高中生的基礎和發展情況,高度重視對高中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價值所在,并采取有效策略,強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早日成才成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雅克·德羅兒.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霍益萍.普通高中現狀調研與問題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