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艷
【內容摘要】閱讀和寫作存在著相互促進和影響的關系。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視野并提供寫作的素材,寫作又能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初中語文老師需要激勵和動員學生思考,提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質量,對于整個語文教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的研究從筆者的教學經驗出發,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旨在從研究中為語文老師提供一些新思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寫作水平 有效結合
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并不是對立關系,閱讀為寫作奠定基礎,寫作又是閱讀的終極目標之一。鑒于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筆者需要將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協調起來,在齊頭并進中實現共同發展。初中語文老師作為教學的落實者,需要實現讀與寫的融合教學,培養初中生有遷移能力和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意義
語文教學中包含的多個方面,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關系,也就是說,實施初中語文教學訓練中不能將各個部分獨立開來,閱讀與寫作兩者的結合中,初中學生的發展能夠收益頗豐。在閱讀中,初中生能夠接觸到需要的信息,豐富個人見聞,獲得重要的間接體驗。在寫作中,學生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內化為個人的寫作素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思維能力的提升,能夠提高初中生書面表達的能力,清晰地抒發個人的內心情感,發表內心深處的想法,防止陷入到“詞不達意”的誤區。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與人傾訴時會存在很多的問題,他們更喜歡將自己的情感釋放于書面上,對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中,初中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所進步,慢慢地,班級上所有學生寫作手法和閱讀手法愈加嫻熟,對于語文成績的提升和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策略分析
1.培養初中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興趣是挖掘初中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潛能的重要內在動力,語文老師的融合教學需要從興趣的激發著手,為高效的融合教學奠定基礎。日常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置于逐字逐句的講解中,忽視了文章寫作背景的介紹,也忽視了拓展閱讀教學。語文老師需要改變傳統的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課堂,在課堂積極討論和發言中學習知識。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融合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閱讀相關的讀物,接受不同文體形式的文章,語文老師伺機布置一些簡短的寫作任務,實現讀與寫的融合練習,在學生中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后逐漸增加閱讀的難度,引導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和寫作。
2.不斷提升讀與寫融合的實效性
一是語文老師要展示文章的魅力,引導初中生欣賞文章,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中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充分體現了漢語語言之美,是古往今來的經典之作。例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是老舍于1931年創作,之所以能夠繼續出現在現階段的語文教材當中,是因為至今讀來仍有無限魅力。老舍先生用輕快且自然的筆調描繪了“溫晴”的濟南之冬,語文老師需要帶學生仔細品味和研讀,以名家和名作提升學生閱讀的境界,展現閱讀的魅力。二是語文老師要結合教材延伸,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語文老師的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教學不能局限于某一點的融合,需要結合教材適當延伸,重視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初中生難以全面掌握文章的內容和特色,需要語文老師結合實際狀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積累知識,在實踐活動中深化對于篇章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愛蓮說》一文時,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與花相關的知識,在班級內舉行小型演講,學生們能夠大膽說出自己喜愛或討厭的花并闡明理由,一方面能夠積累素材,另一方面還能提升學生的表達素養。
3.運用雙向與組合教學法,結合讀與寫
寫作教學需要和閱讀教學步伐相一致,將閱讀學習中積累的素材應用于寫作過程當中。閱讀不僅僅是為了積累詞匯,更重要的是從情感上、認知上和思想上實現鍛煉,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讀與寫的雙向教學中,語文老師讓學生適當勾勾畫畫,感知文章中比較精彩的語句,書寫個人對文章的感悟并與他人溝通,在思想的碰撞中實現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春》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感受朱自清筆下“春”的樣子,學習作者的描寫手法,再閱讀其他與四季描寫相關的文章并進行整理,積累一定的素材后語文老師再向學生布置描寫四季的寫作任務。在讀中有所感悟,能夠在寫中有所體現,應用具有說服力的素材,以詳略得當的描述和運籌帷幄的寫作手法豐富文章的內容。
4.結合閱讀中人物評價與理解,為學生寫作奠定基礎
初中語文教材中關于人物的描寫是豐富的,而學生的寫作中也離不開對人物的描述。經筆者的教學實踐發現,很多初中生描述關鍵人物時難以把握顯著特征,不能清晰地體現出其突出特征。基于此,語文老師的閱讀教學需要以教材為基礎提供人物相關描寫范文,學生在品讀中逐漸形成一套有個人特色的人物描寫方法,能夠準確把握人物性格并提升寫作水平。例如,在閱讀《紀念白求恩》一文時,語文老師要讓學生和文章內容相結合,分析毛澤東同志在描寫白求恩時所使用的手法,感受人物描寫的方式,思考如何給讀者呈現鮮活的人物。慢慢地,學生寫作的技巧愈加嫻熟,能夠自如地應對不同性格、不同職業人物的描寫。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極為關鍵的兩個部分,是鍛煉學生思維、考驗學生語文素養的環節。語文老師需要激勵學生多思考、多創新,激發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提升讀與寫融合的實效性,運用雙向與組合教學法,結合讀悟寫,結合閱讀中人物評價與理解,為學生寫作奠定基礎,實現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全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石芬麗.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訓練的良性互動[J].教育教學論壇,2012.
[2]蔡先鋒.論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0).
[3]張代成.為閱讀寫作插上想象的翅膀——談初中語文中的閱讀和寫作教學[J].成功(教育),2012(12).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西市院上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