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薩日娜 烏仁圖雅 嘎拉臺 李常勝 海玲
摘 要:面對“蒙醫眼科學”發展的需要,通過對“團隊精神建設”重要性的分析,提出蒙醫眼科學教學中應積極開展“團隊教育”并且歸納出提高團隊精神建設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蒙醫眼科學 團隊精神 教育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蒙醫眼科學,是蒙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幾千年來在與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臨床學科。是以蒙醫學基礎理論為指導,豐富和發展蒙醫學術與技術的學科。與其它蒙醫學科一樣,發展蒙醫眼科學同樣需要團隊精神。
團隊是由若干人員組成,以團隊任務為導向,為實現團隊目標和使命而互相影響、互相信賴與協作,并規定高度一致的行為規范的人群有機體[1]。所謂團隊精神則是指團隊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與目標相互協作、盡心盡力的意愿與作風。它主要包括目標(purpose)、定位(place)、權限(power)、計劃(plan)和人員(people)的“5P”要素。團隊精神是蒙醫眼科學團隊管理的靈魂,是團隊建設的內在力量,是形成良好團隊文化的基石。
一、蒙醫眼科團隊精神建設的重要性
1.蒙醫眼科團隊成員高度忠誠,成員間及與領導間高度信任、理解、關懷與謙讓,每個成員能分享團隊成就帶來的自豪感及失敗帶來的憂慮,形成強大的凝聚力與戰斗力,形成兼容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整體意識。
2.蒙醫眼科團隊精神為個人知識的獲取與創新,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優勢與機會。團隊成員意識互動,形成新的合力與敏銳的創新意識,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長。
3.團隊精神是醫生核心職業素養之一,相對于其他行業,團隊精神尤為重要。首先,蒙醫眼科醫生治療眼病是與病人一起戰勝疾病的過程,需要相互協作,相互信任,要有與病人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能力,以實現救治病人的最終目的;其次,蒙醫眼科醫生與護士之間存在緊密的專業合作,有研究發現,與執業護士合作的眼科醫生因醫療事故被起訴的概率很低,可見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再次蒙醫眼科醫生的治療工作是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醫生之間良好的合作有利于醫療任務的完成。
4.一項重大科研項目需多學科、多部門的良好協作。蒙醫眼科團隊不同眼病領域專業人才互相尊重,放眼全局,發揮各自專長與能力,經常溝通與交流,取長補短,以便及時修正科研中的偏差。
二、蒙醫眼科學教學改革中開展團隊教育
在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團隊意識”已成為高校學生應具備的一種素質,需要從一開始就將“團隊精神教育”融入醫學教育[2]。對于蒙醫眼科學專業學生而言,他們是未來救治眼病的實施者、甚至組織者,因此在蒙醫眼科學教學改革中應當積極開展“團隊精神教育”。
1.協同合作與張揚個性并存
現行教育模式注重張揚個性忽略了協同合作,造成學生協作意愿和能力欠缺。個性張揚則強調每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潛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最終推動團隊業績的整體提高,兩者是辯證統一的。
2.掌握全面知識與專業知識
蒙醫眼科學對人才的要求很高,且專業性強。目前蒙醫眼科學人才不可能是精通各種醫學知識和技能的通才,因此又必須注重專業培訓,突出個人的“專家”地位,但是這種“專家”又必須建立在“通才”的基礎上。這樣我們的團隊才可以變成一個有機的專業學術整體。
3.增強溝通交流,體現團隊意識
由于市場經濟的效益原則拓展到校園,使輕義重利思想滋生,造成同學、師生間缺少互助熱情,關系淡漠。部分學生由于以自我為中心,反對溝通交流,不考慮整體利益,同學之間矛盾較多,造成集體凝聚力不強。我們目睹了此類弊端,因此加強團隊成員間彼此信息交流與尊重,思想與心態高度整和行動上默契協作,發揮“1+1>2”的效應;創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氛圍,塑造蒙醫眼科學團隊良好的社會形象。
4.樹立相互協作精神,構建和諧團隊
通過大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具備創新精神、團隊環境中的競爭協作精神,增強其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
三、提高蒙醫眼科學團隊精神建設的對策
目前蒙醫眼科學處于發展階段,應發揚與加強團隊精神建設。團隊精神在團隊建設中發揮橋梁作用。
1.培養優秀學術帶頭人
蒙醫眼科團隊學術帶頭人具備扎實的學術基礎,具有組織管理能力,對學科建設做長期設想與安排;具備良好的影響力,創造用人環境,鼓勵啟用年輕人,尊重、愛護、關心團隊成員、使其全身投入到工作中。
2.培養高素質人才
建立學科互補、能力互補、年齡互補型人才,提升高級職稱人員的責任感,組織年輕骨干承擔重要工作。同時對成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蒙醫眼科專業人才。
3.建立系統科學的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必要的考核制度,及時評價、總結經驗;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創造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建成以現代眼科的概念和原則為導向,以提高蒙醫眼科整體質量為目標,集科研、教學、臨床為一體的團隊機構,發展有民族特色的蒙醫眼科技術。
4.改善科研基礎機構
促進醫學院與醫院間的交流及科研項目的溝通,提高蒙醫眼科學質量。將蒙醫眼科學的基礎原則傳授給臨床各科室醫師,完善會診制度。根據衛生部《全國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準》,科室設備設置達標;與醫療器械設備廠協作,大型設備各配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不斷開發新設備,研究新技術,開展新業務。
5.創建共同理念的集體
團隊成員進行政治思想學習,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強信念,樹立全局觀念與整體意識。強化物質獎勵,調動團隊成員創造性,積極性,建立一支充滿活力與熱情的團隊。
四、展望
蒙醫眼科團隊成員通過全面地討論與分析,確定治療目標與方案,互相配合,有目的、針對性的進行眼病治療。我們將具備同情心、愛心、耐心等良好的道德服務態度,為患者創造舒適、溫馨、充滿希望的健康空間與心境。蒙醫眼科學有美好的未來與廣闊的前景,對每個蒙醫眼科工作者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應立足現實、團結奮斗,迎接蒙醫眼科事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
參考文獻
[1]孫海法.團隊與國企組織管理[J].學術研究,1998,(6):16-20.
[2]徐昉,周發春,劉瓊,等.淺析我國救援醫學教育現狀和改革方向[J].醫學教育探索,2008,7(7):785- 786.
作者簡介:吳薩日娜(1985—),女,內蒙古呼倫貝爾人,內蒙古醫科大學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蒙醫眼科學研究。
*通訊作者:烏仁圖雅(1957—),男,內蒙古赤峰人,內蒙古醫科大學教授,學士,主要從事蒙醫眼科學及文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