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 要:國家努力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背景下,分析“紅船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對于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為例,探討如何將“紅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激活“首創精神”釋放新青年的新能量,汲取“奮斗精神”使新青年產生新動力,滋養“奉獻精神”讓新青年展現新作為。
關鍵詞:“紅船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新時代;新青年
中圖分類號:C961;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01-02
“紅船精神”蘊含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仍然是新時代需要的偉大精神,仍有它超越時空的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四個偉大精神”,即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深刻揭示了新時代偉大民族精神的內涵,也是“紅船精神”在新時代轉化為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現。全民族的偉大創造,是“紅船精神”首創內涵發展的必然。全民族的偉大奮斗,是“紅船精神”百折不撓奮斗精神的傳播;全民族的偉大團結,是“紅船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奉獻精神的發展;全民族的偉大夢想,是黨的理想信念的現實表達。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滋養偉大的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0后”與“00后”的大學生正當盛年,處在敢闖敢干的年紀,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著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年一代承擔的使命艱巨,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迫切需要“紅船精神”的滋養,從老一輩革命者身上汲取奮進的力量,學習他們那種大無畏的精神,艱苦奮斗,在傳承中踐行使命,用創新、奮斗和奉獻的精神坐標擺渡新時代的青年格局。
如今,九十八年過去,“紅船精神”依然是滋養新時代青年的精神之源。首先,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才得來民族獨立、人民當家做主,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才得來國家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所以紅色初心不能忘,必須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紅色信仰。其次,新時代青年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只有深刻領悟和實踐“紅船精神”蘊含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才能變成現實,青年才能在偉大事業的洗禮中涅槃。
當前,高校的任務是立德樹人,如何將“紅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激活“首創精神”釋放青年的新能量,如何汲取“奮斗精神”使青年產生新動力,如何滋養“奉獻精神”讓青年展現新作為,是廣大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和樂于奉獻,讓紅船精神由“存在的精神”化為“活著的精神”:一是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德才兼備時代新人的需求,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評價標準;二是強化價值引領,將紅色資源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豐富思政教育內涵,拓寬思政教育渠道;三是導入“互聯網+”概念,創新搭建“互聯網+紅色教育”新模式等。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紅船精神”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廣大青年是當今時代最具有勇氣和銳氣、最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一代,理當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爭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時代先鋒。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青年學生在這種創新精神的感召下,敢于變革,勇于探索,充滿創新意識且成績斐然。如《基于侗文化傳播的時尚網紅培育項目》從全省2.7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銅獎;創業項目獲“長沙銀行杯”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湖南賽區)暨第四屆湖南省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團隊”獎;皮具設計(時尚鞋品設計與工藝)專業學生黃琰、王藍星的作品《綠蘿裙》榮獲IFDC第九屆國際鞋類設計比賽季軍;學生肖雨晴的作品《女生表情》榮獲第15屆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金獎等。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青年學子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練就了敢為人先的勇氣與創新思想,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紅船精神”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青年師生練就不忘初心、使命必達的決心與干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頭“挑重擔”“啃骨頭”,在全國技能大賽中4名學子斬獲3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在世界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前5名中強勢奪得4席;在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大學生聯賽中美院鏗鏘玫瑰勇奪桂冠;青年教師吳晶慧、劉艷冰、羅劍英、譚子林及畢業生彭娟榮獲“湘字號”優秀工匠、“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殊榮;史逸婷同學是里約殘奧會金牌得主、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在堅持理想、百折不撓奮斗精神的感召下,青年學生將個人發展的“青年夢”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自覺把個人理想和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讓“紅船精神”在新時代散發出新的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紅船精神”是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新時代青年要敢于到基層,到邊疆、老區,到脫貧一線去攻堅克難,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砥礪磨煉、拼搏奉獻。新時代青年要心系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實實在在用心、用情去丈量群眾工作,切實做到與群眾有感情,為群眾謀利益。為了讓青年學生深刻體會“奉獻精神”的內涵,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開展了“情牽脫貧攻堅”暑期實踐活動,共有14支隊伍、42名青年志愿者在桃江縣大地留下了串串足跡。這些青年志愿者為填好一份調查問卷,整理好一份檔案,完善好一幅掛圖,戰高溫、斗酷暑,下農村、訪農戶,在42個貧困村灑下了辛勤的汗水,為助力桃江縣脫貧攻堅帶去了專業技能和智慧知識。同時,青年學生還積極參與“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長期對幾個侗族自治縣展開精準扶貧,并深入企業進行產業幫扶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起大局意識,用奉獻成就無悔青春,用奉獻實現人生價值,練就了克己奉公的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
綜上所述,從小小紅船到中華巨輪,紅船已經駛入了新時代,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也是青年人大有作為的時代。“紅船精神”像一股繩索,緊緊地連接著過去與未來,連接著革命先輩與今日的青年學生。接過革命的火種,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新時代青年應當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學習并弘揚好“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所蘊含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深深融入自己的精神血脈,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紅船精神”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從而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1]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N].光明日報,2005-06-21.
[2]楊崢嶸.“紅船精神”:新時代的精神力量[J].黨政論壇,2018(02).
[3]李澤泉.紅船精神的新時代意蘊[N].光明日報,2018-04-18.
[4]沈春佳.弘揚紅船精神 點燃青春夢想[N].浙江日報,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