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昌錦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積極心理學,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終身學習數學的良好能力。文章從滲透認知品質的培養、滲透意志品質的培養、滲透思維品質的培養、滲透利群品質的培養四方面,對積極心理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數學教學;滲透;應用
中圖分類號:G442;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27-02
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門以普通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重點關注個體自我潛能的發揮以及其獲得幸福生活、有效參與社會等內容,它不僅指向問題心理學,而且更注重解決問題和有效地預防問題。當前,由于學習壓力大、家長期望過高,再加上數學學科的特點,使得一些學生感覺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因此,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眾多數學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積極心理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數學的推理和邏輯推導具有科學、嚴謹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數學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其形成思維能力。
案例:小紅的媽媽今年44歲,正好是小紅的4倍小7歲,小紅今年多少歲?
通過對50名三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錯誤,如下:
錯解1:44×4-7=169(歲)。(合計4人)錯解2:(44-7)×4=148(歲)。(合計4人)錯解3:(44÷4)-7=4(歲)。(合計6人)
由該案例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總共被調查的人數才50人,其中有8人犯了錯解1、錯解2這兩類錯誤,反映了這些學生在頭腦里面缺乏孩子的年齡一定要小于父母年齡的基本認知。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正確認知的階段,教師要通過日常的教學培養學生正確認知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聯想”教學法、“玩”教學法、“對比”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感知力。
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如依賴心理嚴重、害怕困難、態度消極等。在這樣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要想學好數學的確需要學生付出艱苦的努力,需要學生具備不怕吃苦、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堅強的意志力。那么,教師要通過什么樣的教育途徑才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自覺性。
案例:“三角形的認識”教學。
在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問題時,教師讓學生拿出自己文具盒里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尺子,它們的內角和都是180°。
師:其他三角形會不會也具有該特征呢?教師看到時學生滿眼疑問,便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師:我們自己用小刀和硬白紙,隨便剪一個三角形,然后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看看結果如何。學生高興地動起手來,并得出了結果: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為180°。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了數學的趣味性,而且巧妙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改要求學生學有用的數學,提倡學生標新立異,提倡學生經歷探究過程,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進行合情推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使學生具有優秀的思維品質。教師還要為學生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面對那些一時難以找到解決途徑的問題時,能夠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等活動,發現問題的特征,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斷、猜想和論證,最終解決問題。
案例: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綜合應用”的教學中,教師出示算式34+43=77、51+15=66、26+62=88,問學生發現了什么,并要求學生先個人觀察思考,再小組討論,最后集體反饋。
生1: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是互換前后的兩個兩位數,和是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相同的一個兩位數。生2:并且所得的兩位數都能被11整除。師:你們驗證一下74+47=121,看看原來的猜想還成立嗎?(學生驗證)師:如果再繼續驗證,結論還仍然成立嗎?生2:成立的。師:能否證明結論是正確的?生3:若用a、b表示一個兩位數兩個數位上的數字,則(a×10+b)+(b×10+a)=11a+11b=11×(a+b),于是“所得的兩位數都能被11整除”的猜想是正確的。
猜想是一個問題發現的開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猜想。教師要善于捕捉引導時機,因勢利導,有效啟發,引導學生猜想、推理。教師還要積極營造和諧的數學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豐富學生的感受,尊重學生的獨特思維,這對他們思維品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所謂利群品質,就是積極心理學中利群維度的內容。在數學教學中,以往的那種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教法已經被摒棄,新課改要求為學生創造合作、互動學習的氛圍,積極開展合作學習。
首先,擬定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可以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科學搭配,每一個小組既有水平高的學生,又有水平低的學生。這樣的組合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和促進,同時還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倡導學習的有效性和激勵性。
其次,小組內要明確分工。每4人或6人為一個小組,并推選出小組長和紀律監察長。對小組長的要求:責任心強,具有極強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其職責是為小組制定發展目標,檢查小組內成員的作業完成情況,并組織同學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第三,制定評比和獎勵辦法。首先,每周評比一次,平均分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前三名為“周之星”,給每一位“周之星”成員的家長發一張獎狀。然后,一月一次大評比,成績最靠前的兩名為“月之星”,將給獲獎小組的每一位成員拍照、制作海報,張貼在班級的公告欄上面,并給“月之星”的組長和監察長頒發榮譽證書。最后,每一學期再結合考試成績進行綜合評比,評出前兩名為“明星小組”,對其成員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再評出進步幅度為前兩個名次的小組為“進步之星”,并頒發進步獎獎狀。
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營造出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指路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合作去發現問題、掌握規律,體驗獲取知識這一過程的酸甜苦辣。
長期以來,學生普遍反映數學難學,也有的學生學習數學難以持久,這些因素制約了數學能力的提高。哈佛大學有一句積極心理學名言:“唯有長期堅持和熟悉,方能使事情變得容易。”因此,教師要將積極心理學的精髓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1]劉翔平.給自己注入積極的基因[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2]馬甜語.積極心理學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
[3]弗蘭克·戈布爾.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4]張亞男.小學高年級認知維度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課程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4.
[5]單志艷.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