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秋



摘 要:隨著甘肅省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旅游收入不斷提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利用2008—2017年甘肅省旅游收入數據,分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分析其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旅游收入;區域差異;影響因素;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F592.7;F22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3-0102-02
近年來,甘肅省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收入不斷增加。同時,由于旅游業擁有較長產業鏈,并且有極強的帶動性,所以旅游收入的提高對甘肅省的交通運輸業、餐飲業、住宿業、公共管理等部門的貢獻巨大。但是,甘肅省旅游業發展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游客在甘肅景點中逗留時間短、消費較少等。因此,分析甘肅省旅游收入的時空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對促進甘肅省旅游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甘肅省旅游收入的時空演變特征
(一)甘肅省旅游收入的時間演變特征
隨著甘肅省旅游經濟的高速發展,其在甘肅省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對國民經濟的作用不斷凸顯,具體表現在,拉動了甘肅省國民經濟的增長、促進了就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等。
從圖1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來,甘肅省旅游總收入不斷增長,從2008年的137.47億元增加到2017年1 580.40億元,增加了約10.5倍多,平均增長率為116.63%;其在甘肅省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從2008年的4.4%增加到2017年的21.18%。由此可見,甘肅省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已使旅游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消費熱點。
(二)甘肅省旅游收入的空間演變特征
甘肅省旅游收入在不斷增長,但14個地州市的增長速率并不相同,各地州市的旅游收入差異很大,詳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甘肅省旅游收入在空間上發展極不不均衡,14個地州市的旅游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異。按照2017年的旅游收入進行排名,排在第一位的是蘭州市,其旅游收入近5年來一直遙遙領先,基本上是各地州市平均收入的3倍多;2013年其旅游收入為212.43億元,2017年達到456.51億元;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酒泉市和天水市,其2017年的旅游收入分別為244.90億元和212.13億元,僅相當于蘭州市旅游收入的一半,但遠高于14個地州市的平均水平。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別是張掖市和平涼市,5年來其旅游收入與14個地州市的平均水平相當;2017的旅游收入均超過100億元,分別為157.30億元和109.57億元。排在后八位的城市依次是隴南市、臨夏市、白銀市、武威市、嘉峪關市、甘南市、慶陽市、定西市和金昌市,其旅游收入均低于平均水平,旅游業發展滯后。
二、甘肅省旅游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資源稟賦對旅游收入的影響
近十年來甘肅省旅游收入的迅速增長,得益于豐富的旅游資源。甘肅歷史悠久、自然景觀奇特、文化遺產豐富,不僅有草原、雪山、沙漠和黃土等自然景觀,還擁有莫高窟、麥積山石窟、拉卜楞寺等文物古跡。從14個地州市的旅游收入來看,差距非常大,分析原因,與各地州市的旅游資源稟賦有關,排在前四位的蘭州市、酒泉市、天水市和張掖市,均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例如,蘭州市擁有白塔山、中山橋、五泉山、興隆山、甘肅省博物館、地質博物館以及科技館等眾多旅游資源;酒泉市的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雅丹地質公園等旅游資源享譽國內外;天水市著名的麥積山、伏羲廟等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游客;張掖市的丹霞地質公園、大佛寺、平湖大峽谷等旅游資源為張掖市的旅游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交通狀況對旅游收入的影響
近十年來,甘肅省的各類交通水平都在不斷發展完善,尤其是高鐵的開通,大大縮短了旅行時間,使遠距離出游成為可能。數據顯示,甘肅省2010年的主要客運方式是公路,從2015年開始鐵路客運量和公路客運量平分秋色。這說明,甘肅省的鐵路發展速度非常快,已經開始分擔公路運送量,并逐漸取代公路在客運方面的主導地位,成為甘肅省最主要的客運方式。這對旅游業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為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和基礎。從空間上來說由于甘肅省狹長地形與獨特的地貌特點,導致甘肅省的交通線路不能像其他省市那樣建設成為聯系緊密的交通網,各地州市間的聯系大大縮減,為區域旅游的開展增加了難度。
(三)經濟發展水平對旅游收入的影響
近十年來,甘肅省經濟持續增長,2018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 246.1億元,比2017年增長6.3%。經濟的快速增長使政府有能力增加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營造更好的旅游環境;居民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其旅游需求,游客量會增大。從2008—2017年甘肅省旅游收入和地區生產總值變化情況可以看出,甘肅省旅游收入的增加是在地區生產總值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完成的;從14個地州市來看,旅游收入較好的地州市其地區生產總值也名列前茅,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水平對旅游收入的影響巨大。
三、提高甘肅省旅游收入的對策
(一)不斷優化旅游線路
根據甘肅省旅游資源的優勢和特色,可以圍繞絲綢之路旅游線、南部民族風情旅游線、黃河風情線和紅色旅游線路進行旅游精品線路的建設。絲綢之路旅游線路的開發可以在保持傳統文化品牌形象的同時,將沿途的名勝古跡、工農業等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全景式開發,同時積極開(下轉121頁)(上接103頁)展各種體育賽事、復古體驗、徒步考察等活動。南部民族風情旅游線的開發主要是將回藏雙民族文化風情有機融合起來,挖掘旅游產品的內涵,突出體現“回藏風情體驗”特色。黃河風情旅游線路的開發應將黃河首曲、劉家峽水庫、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永靖黃河三峽、景泰黃河石林打造成為一條以黃河為主的特色旅游路線,并帶動沿線的旅游發展。紅色旅游線路重點以會寧會師舊址、迭部臘子口、宕昌哈達鋪、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等紅色旅游景點為開發對象。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甘肅省的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在不斷增加,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落后,所以甘肅省旅游業投入較少,旅游資源開發不足。盡管發展旅游業會帶來經濟收益,但前期的開發需要資金的支持。甘肅省經濟發展緩慢,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所以,應拓寬籌資渠道,吸引民營資本進入旅游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為旅游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三)提高旅游服務水平
旅游業是面向游客的行業,旅游收入與游客的滿意程度息息相關,因此提升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有很強的必要性。同時,要保障旅游景區的環境衛生,以住宿、餐飲、廁所為重點。此外還要保障游客的安全。要加強網絡信息化服務,從而提高旅游服務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玉珍.旅游資源稟賦與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實證分析[J].生態經濟,2010,(8):41-45.
[2]? 駱培聰,張瑩瑩,佘賽芬.福建省旅游經濟發展差異的時空尺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2):169-176.
[3]? 劉佳,趙金金.中國省域旅游經濟發展的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8,(11):114-120.
[4]? 余鳳龍,陸林.中國旅游經濟差異的空間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005,(3):406-410.
[5]? 曾興.打造“回藏風情體驗游”促進甘肅入境游發展[J].社科縱橫,2007,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