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
摘 要:本文通過對企業會計人才需求問卷調查統計,以用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以及會計部門為對象,對會計專業技能人才需求進行了分析。了解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在專業技能和素質能力上的要求,分析現有會計專業學生就業后存在的問題,調查企業對校企合作的意愿、合作項目和存在的顧慮,掌握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看法和展望,為完善會計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會計人才;需求調查;人才培養
新經濟條件下,隨著經濟領域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涌現,會計的服務范圍逐漸擴大,業務創新屢見不鮮。作為職業院校,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理念,需要與時俱進,充分了解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能力的需求,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需求、來確定會計人才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為社會提供優秀的、獨擋一面的會計人才。
會計專業受社會需求量大的影響,在本科院校、高職、中職院校專業開設比例較高。會計人才呈金字塔結構,總體表現為低層次會計人員量大,中高層次不足,人才供給結構與需求存在不相適應的狀況。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介于本科教育與中職教育的“夾心層”——高職會計教育,要培養適應經濟發展受企業歡迎的會計人才,就必須開展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的調查分析。
一、調查的方式及基本情況
本項調查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展開。首先根據調查的目的設計了問卷,主要包括:接受調查企業的基本情況、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數量、企業會計崗位工作條件、企業聘用會計畢業生對能力和素質要求等內容。問卷通過會計專業老師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歷屆畢業生電子郵箱,調查對象主要為企業單位。
本次調研共計發放問卷100份,回收73份,有效問卷47份。參與調查的企業涉及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等的生產供應業、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金融業等行業。具體包括:大型企業2家,占4.26%;中型企業22家,占46.80%;小型企業22家,占46.80%;微型企業1家,占2.14%。由于人員變動及企業規模擴大影響,企業未來三年均有對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招聘需求。
二、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一)企業會計專業人員崗位的配置概況
企業會計專業人員崗位分為三類:會計核算崗位、財務分析崗位和財務管理崗位。大多數企業選擇配置的會計核算崗位有專業人員在1-10人左右,在財務分析崗位配置的會計人員為1-5人,而在財務管理崗位配置的會計人員相比較少。根據企業財務工作的業務量,企業在配置會計專業人員的數量相對合理:在次級崗位(會計核算崗位)配備的人數較多,解決相對繁雜的核算工作量問題,保證會計信息傳送的及時性。在較高層次的崗位(財務分析、財務管理)配置的人員較少,符合企業理財需求。但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配備較高素質的會計人員上崗,能夠為企業理財出謀劃策,擔當重任。
(二)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學歷要求
調查問卷中,我們將會計人才的學歷層次分為三檔:大專生(高職)、本科生和碩士生,由企業勾選出最需要的人才層次。調查數據顯示:最受企業歡迎的人才學歷層次是大專生(高職),勾選企業比例為48.94%;其次是本科生層次占42.55%;只有8.51%的企業需要碩士生及以上學歷。高職畢業生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熟練的會計專業實踐技能,在企業會計崗位上上手快、業務能力夠用、企業用人成本相對較低,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青睞。
(三)對會計人員的能力要求
會計人員除了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外,還有綜合素質能力需求。調查問卷列舉了七項能力要求,按照各項能力的勾選企業占樣本企業總數的比例,由高到低的能力要求是:業務處理能力46%、人際溝通能力41%、財務分析能力39%、政策解說能力38%、計算機操作能力35%、語言文字表達能力30%和組織協調能力28%,會計人員的專業業務處理能力仍然占據首位。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普及和提高,計算機操作中辦公軟件和財務軟件的熟練運用,也成為了企業對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會計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與企業內部、外部各部門、各單位發生業務往來,會計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等,這些都是院校培養會計人才必須重視的。
(四)對會計專業人員的素質要求
調查問卷中列出了九項素質要求,數據顯示:由高到低的素質要求是:團隊協作97.87%、敬業精神95.74?吃苦耐勞82.98%、計算機應用70.21%、社會交往59.57%?奉獻精神46.81%、身體素質44.68%、創新意識44.68%、英語語言12.7%。由此可見,眾多企業將會計人員的團隊協作能力擺在首位,雖然高職應屆畢業生有較強的可塑性,但企業更青睞踏實肯干、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健康身心、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
(五)對熟悉使用會計軟件的要求
據統計,實行會計電算化企業占樣本企業比例78.72%。企業在選擇使用電算化的同時,對其相關的軟件以及處理業務時所采用的模塊有一定的選擇。根據數據顯示:有51.35%的企業選擇使用用友軟件,使用金蝶的占比16.22%、航天A6?財務通和企業ERP占比均為5.41%,浪潮、EOAS、億能達、金智軟件、A9財務軟件、四方占比均為2.70%。
企業在會計電算化使用模塊的方面也存在差異。像 UFO電子報表系統、應收應付管理系統等模塊使用較多,占總比例相對較高。使用占比較小的模塊有Web財務應用、供應鏈、其他等。因此院校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對會計軟件的操作訓練,適應崗位需要。
(六)對會計專業人員的核心技能要求
會計人員的核心技能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分為會計核算、稅收計算與申報、成本核算、財務預算分析、軟件操作維護、統計分析、內部審計、制度設計和投融資決策等項。調查顯示,認為會計核算是會計人員的核心技能的企業占比97.87%,占比超過50%的依次是:稅收計算和申報、成本核算、財務預算分析。企業重視的會計人員的核心技能凸顯了企業選用會計人才的著重點。
(七)企業與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合作意向
在調查中,占比50%的企業愿意與相關院校會計專業建立長期的聯系或合作關系。企業希望與院校開展的合作方式依次為:企業接收畢業生就業、企業接收學生實習、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學校承擔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任務、學校聘請企業專家為實踐指導教師。
三、對學校會計人才培養的啟示
(一)寬口徑培養。會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經濟、統計、計算機等相關知識的掌握。在掌握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相關領域知識的涉獵,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的重點除了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外,還要有熟練的實踐技能。能夠舉一反三,熟悉各行業的業務流程,培養學生通用的財務軟件應用能力,掌握會計軟件操作技巧,提升實務水平。
(三)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注重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責任心、榮譽感。
(四)積極開展會計人才培養方案論證。培養符合社會、企業的需求的學生,增強院校與企業的聯系,聘請校外的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傾聽企業的聲音,針對性地進行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完善。
(五)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積極構建德育活動框架是提高會計專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接受的專業教育、人文素養教育以及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必然對從業后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胡良平. 企業會計人員素質調查與建議.納稅,2019,01
[2]蒲萍,李毅. 用人單位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需求的問卷調查.綠色財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