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蘭
摘 要 企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加強企業資源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從我國企業資源管理的現實情況來看,盡管和之前相比,其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對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產生不小的影響,也會進一步影響國民經濟建設。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企業資源管理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仔細的研究。從各企業自身現階段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解決企業在資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 企業 財務 資源管理 意義 問題 對策
一、企業資源管理的特征分析
企業在自身資源管理過程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表現:
第一,資源管理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比較廣泛,貫穿于企業日常運營與管理的各個方面。不僅需要承擔企業的內部管理職責,而且也需要對外部發展關系進行有效的應對。
第二,企業的資源管理綜合性比較強。在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相關工作人員都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約束,不然某一環節上的漏洞就會對企業整個資源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需要對日常運營與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必要的干預,因此,資源管理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二、企業加強資源管理的意義分析
在新的發展環境下,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提升。我國各個企業通過自身的不斷發展與規范化管理,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離不開企業對多種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所以需要企業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資源管理,充分挖掘資源的價值,為企業自身各項經濟和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對企業整個的運營管理環節和流程進行優化與整合,并融入財務管理的相關理念,幫助本企業積極調整財務職能,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實現企業長遠的戰略目標。
企業資源管理必然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以及多個企業和組織的合作。比如現代企業集團和聯盟的發展會受到企業或組織相關決策的影響,在生產、采購和經營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發揮自身財務資源的優勢和價值,還需要站在整體的高度去思考在采購、生產和銷售環節中如何實現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如何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并對企業實現有利的影響。因此,企業必須站在整體戰略發展的高度,對資源進行更好的控制與管理,充分實現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從我國企業現階段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盡管對自身的管理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質量與水平,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和資源的不斷增加,給資源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加劇了資源管理的難度,出現了各種問題,對企業各項經濟和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長遠、健康發展,造成了許多不利影響。為了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企業對資源的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對現階段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不斷提高資源管理的效率、質量和水平,提高企業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為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我國企業資源管理現存問題分析
(一)對資源管理的認識不到位
目前,我國依然有一些企業對資源管理的認識不到位,缺乏應有的資源管理意識,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意義,因此不能充分發揮資源管理的作用,難以有效提升本企業的整體效益。相關資源管理人員也沒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影響了企業資源管理的效率、質量與水平,在資源管理方面缺乏責任心、耐心和主動性,使得資源管理的相關制度和規定流于形式。
(二)對資源管理缺乏科學、系統、全面的規劃
目前,我國一些企業在資源管理方面存在著就資源論資源,為管理而管理的現象,沒有站在整體的高度對資源管理進行優化,也沒有對管理思維和意識進行更新。缺乏健全、完善的資源管理體系,相關制度建設比較落后;缺乏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并且對相關政策制度沒有進行有效、全面的把握,沒有設立與資源管理相關的機構,資源管理隊伍建設相對薄弱,業務能力有待加強。企業在資源管理方面沒有很好地區分財務管理和實物管理的區別,難以有效履行資源管理的職責,存在著斷層管理、多頭管理或者管理空白的現象。
(三)對資源的處置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管理
目前,我國依然有一部分企業在資源使用和處置方面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管理。首先是資源管理比較松散,資產流失、損毀或者資產臺賬建立不完善的情況常常發生,在多數時候靠的是人的自覺來對資產進行維護。其次,一些企業沒有對自身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摸底,導致資產的信息系統和數據質量不達標,企業在資源的日常管理過程中沒有實現與財務管理的有效對接;一些企業在資源管理方面入賬不及時或者銷賬不及時,從而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一些企業沒有經過相關的審批就對資產進行擅自處理,并且在資源處置過程中缺乏公開性和透明性;在對資源進行評估方面缺乏科學性,往往會存在處置價格偏低的情況,導致資源處置行為的真實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四)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相符合
從我國企業目前資源管理的實際狀況來看,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依然存在比較嚴重的賬實不符問題。把賬面上的固定資產規格、數量以及凈值和實際狀況進行比較的話,會發現其相關的數據都比較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一些企業目前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浪費和資產流失問題。
四、我國企業資源管理現存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積極構建并完善科學、合理的資源管理制度
科學、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體系是企業做好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具體的操作方面,“兩令”屬于部門的規章制度,它的法律效力相對比較低,因此約束力不足,致使企業在資源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層面的支撐。因此,需要對企業資源管理領域的立法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提高資源管理的法律層級,積極建立并完善企業資源管理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促使企業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資源管理。
(二)對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確、全面的認識
企業要全面認識到加強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要充分發揮自身在資源管理方面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從而為企業自身的日常運營與管理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首先需要企業領導充分發揮模范和帶頭作用,對資源管理予以高度重視和支持,投入適當的人力、物力、財力,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資源管理氛圍,并做好相關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者和資源管理人員形成思想上的統一,不斷提升其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從而在資源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資產管理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加大資源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和監督力度,為資源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各企業需要從原始資料入手,詳細記錄資源增加或者減少的環節,并在臺賬上進行登記,全面加強企業資源管理的財務會計核算和財務處理等基礎性工作,切實有效地增強財務數據和信息的質量,不斷提升企業資產有償使用和處置行為的規范性并加大監管力度。不斷規范資產出租、出借和對外投資相關方面的行為,不僅要加強資產管理的事后監管,還需要加強事前事中的監督與控制,從而形成全方位、動態化、多角度的資源管理體系,以此來有效控制資源處置的隨意行為,并加大資源處置的評估力度。
(四)對資源開展定期的維護和盤點工作
企業要想有效解決現階段所面臨的資源流失問題,必須加強資源管理,提高管理的規范化程度,給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的維護和盤點,加強財務部門和保管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并全面檢查賬簿中的內容,促進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目標的順利實現。
(作者單位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西有限公司欽州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韓毓.精益生產及資源優化淺談[J].中國設備工程,2019(13):31-32.
[2] 許春安,李芳.面向云制造服務的制造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工業工程,2019,22(03):44-51+109.
[3] 閆鵬.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研究[J].經貿實踐,2018(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