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帆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文化需求,群眾活動就是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主要方式,居民可以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文章主要探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旨在更好地建設群眾文化活動,提升群眾文化素養。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創新性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自我參與、自我娛樂的一種社會文化。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以群眾為主體,滿足群眾自身對于文化的追求的活動,能夠促進人們融洽和諧,增進彼此之間的關系。近年來,各級機關領導也越來越重視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創作,所以群眾文化活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既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又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市場。
一、群眾文化藝術含義
文化藝術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可以是一種藝術現象,也可以是一種文化現象。從廣義的角度看,文化藝術是精神與物質的緊密結合;從狹義的角度看,文化藝術是我國人文精神的表現。在筆者看來,最貼合的表達是群眾文化藝術是人們出于自娛自樂的目的,表達感情的重要手段,群眾文化藝術的重要特征是其根植于廣大群眾中、貫穿在群眾的生產勞動和生活過程中。群眾文化藝術是指人們在自己的職業之外而進行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藝術是21世紀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群眾創造的具有社會氣息的文化藝術,群眾既是參與者也是創造者。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群眾文化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第一,文化活動類型的多樣。我國人口基數大且分布廣泛,所以出現了很多的文化藝術形式,例如群眾自己舉辦的社區活動、歌舞劇院、音樂唱吧等。
第二,活動方向的政治性。我國群眾文化在基本的文化精神上所表現出來的快節奏、高效率和現實性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主題,因此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
第三,文化發展的兼容性。我國的群眾文化源于我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又包含著開放自由的西方文化,當然群眾文化也有一些群眾自己創造的有趣的文化形式,因此群眾文化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第四,群眾文化的廣闊性與潛能性。群眾文化是一種社會性的文化,它覆蓋各個角落。從鄉村的文化藝術區到省、市的廣場或者文化藝術館,這些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網。這種廣闊性,充分顯示出群眾文化的無限生機與無窮活力。 與此同時,群眾文化又具有巨大的潛能性特點。群眾文化與專業文化相對,二者實際上是一種普及與提高的關系,即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
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發展的現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群眾藝術活動隨處可見,尤其是在節假日、下班和周末,人們都會在廣場跳舞、唱歌等,可以說我們的群眾文化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這種形式的群眾活動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落后的,文藝活動還是處于老派的狀態,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多是注重城市經濟發展,對群眾文化投入力度不夠,導致文化活動開展受限,即使有相關的文化活動開展,在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也缺乏創新,形式單一,內容古板。而且現下城市中的居民活動都是閑散的,沒有專業的組織和領導去協助、調節,整體處于混亂的狀態。
三、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群眾自身文化素質
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基于我國的傳統文化,群眾多多參與諸如此類的活動可以學習到很多我國傳統的文化知識。并且新形勢下參與群眾活動也可以學習很多的技能,比如唱歌、跳舞等等。總之人們在參加群眾文化活動時,通過作品和表演可以讓人們在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學到許多科學、社會、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以及許多生活常識,不僅提高了知識水平,也提高了生活能力,在娛樂大眾中將文化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做到了寓教于樂。
(二)豐富群眾的生活,改變群眾的思想
群眾活動的舉辦可以鼓勵群眾多多參與娛樂活動,豐富人們的精神,可以調節人們的精神狀態,提升群眾的思想高度,而且可以緩解現在上班族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在精神文化活動中人們可以放松心情,發泄心中的苦悶,使人生態度更加積極,生活更加有情趣。
(三)改善社會風氣
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更加全面地促進對群眾文化的發展,舉辦創意性的群眾活動可以幫助社會營造一種良好的活動氛圍,還可以改善整個社會的風氣,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滿足群眾對文化的渴求。而比這個還要重要的是,豐富了群眾的生活,使得我國的人民群眾都能有屬于自己的活動天地,從而釋放天性。
(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群眾文化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沉淀而形成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通過傳播各種形式的群眾文化,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人們接觸并學習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創新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認識高度,提升文化活動質量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中特意指出,文化正在面臨很大的挑戰和機遇。為了貫徹“十三五”文化強國的目標,我們一定要實現經濟實力與文化實力相協調。各個地區的文化工作者一定要重視起來,提高對文化活動的認識高度,不能只注重經濟發展而忽略文化建設。要牢固樹立群眾文化以人為本的導向,順應群眾的要求,聚焦文化質量,大力推進文化創新。
(二)結合時代主題,加強文化創新
群眾文化建設是各個城市的一項基本工作,各地區的發展中都很注重文化建設,為了避免出現文化形式同質化的現象,應結合時代主題,積極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在活動中體現出創意,吸引更多群眾。群眾文化創新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注重原創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原創的內容更具創新性,可以提高整個文化活動的創新性。通過活動的創新,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群眾活動,減少人們在觀看各種文化活動的時候產生的審美疲勞。
2.加強對特色文化活動的把握
每一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政府應好好利用當地的地域特色,將文化活動融入地方特色,將文化烙印體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從而減少群眾文化活動雷同的現象。
(三)建設專門的活動區域(文化館)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群眾文化形式,即聚集式的聚會已經落后于時代。因此政府應該迎合時代的需求,在人口聚集的地方建立固定的文化館。文化館不能只是政府的公益活動,館內要設立各種各樣的活動區域,比如舞蹈室、棋牌室、音樂館等等。此外文化館還要負責一些文化藝術培訓工作,包括歌舞、小品、戲劇等藝術形式的培訓、比賽及輔導工作。文化館必須盡可能做好文化藝術的輔導和人員培訓工作,為社會文化的大范圍普及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
文化活動的正常舉行必須依靠制度的保障,所以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最好建立專門的策劃團隊和管理部門,可以保證文化活動有更好的管理,也可以讓活動形式更加系統化、專業化,從而讓群眾更好地感受到文化活動的氣氛。
五、文化活動策劃時的注意事項
舉辦文化活動就是為了滿足群眾對于娛樂的需求,因此進行群眾文化建設時必須做好整個活動的策劃以防止中途發生意外。
在開始策劃活動時,首先就要了解到群眾的真實需求,這樣才能順利地推進文化活動。只有真正了解群眾的需求,才能讓整個活動開展變得更加有意義。
與此同時,在策劃活動的時候,策劃組織一定要明確整個活動的目標,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不能只是為了有趣,是要有一定目的的。 比如說舉辦一場旗袍秀,其目的不單單是為了展示旗袍,而是為了在展示旗袍的同時,展示出東方女人的魅力。
每一次活動的人群都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因為參加活動的群眾的年齡不同,所以每一場活動都必須要針對受眾人群開展。就如上述的旗袍活動就應該邀請一些三四十歲的阿姨,或者對于旗袍有興趣的人群,否則人們只會覺得這個活動枯燥乏味。
在做好整個策劃的文案之后,就要考慮整個計劃的周密性,因為在任何一個活動中都不允許有疏忽。一旦有疏忽,就會毀掉整個活動不說,還可能威脅到群眾的生命。因此,只有計劃周密才能保證活動正常舉行,這也大大地降低了對群眾生命安全的威脅。
六、結語
總而言之,群眾文化承載著整個社會和國家文化的建設,群眾文化的提升不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國家素養的提升。當然,整個群眾文化的策劃和創意對群眾的生活也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所以政府對群眾活動的策劃一定要非常重視,在整個群眾文化的活動中,一定要進行適當的創新,才能保證群眾文化有更好的發展,從而對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推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世國,李偉.探究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與策劃[J].才智,2017(21):241.
[2]李強.略談群眾文化的活動策劃與創意[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5):248.
[3]劉瑞平.分析群眾文化的活動策劃與創意[J].北方文學,2017(24):179.
[4]余明慧.淺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與策劃[J].東方企業文化,2018(8):26-27.
[5]李長虹.淺析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意探索[J].現代交際,2017(22):76.
作者單位:
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