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丹
摘 要:美術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美術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新課標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能將美術教學生活化。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杰出的畫家,而是希望通過美術教學,讓每個學生擁有優秀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生活化的美術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實踐美術,感受美術的魅力。美術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們繪畫技巧,還要使其學習美術知識。文章通過多元化美術教學、生活化美術教學、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等方面,淺談初中美術走向生活化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目前,在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機械地完成了繪畫任務,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美術教學不斷地改革,增加了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與生活有關的教學案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也使教學課程走上新的臺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1]。
一、初中美術的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學習美術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繪畫技巧,也能提高學生們的欣賞能力,然而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僅提不起學生們學習美術的興趣,也影響了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們沒有對學生們學習美術提出嚴格的要求。美術是一門藝術,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美術的教學非常重要,由于美術不是考試科目,因此,大多數美術教師并不重視初中的美術教學,對學生們的學習也沒有提出嚴格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存在懈怠的心理,勢必會對學生們學習美術造成影響[2]。
其次,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沒有做到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美術是理論性與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想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將理論結合實際。然而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做到這點,只是單純地講解知識點,不能讓學生們有效地理解理論知識,在沒有聯系實際的情況下學習美術會影響最終的繪畫效果。
然后,欣賞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太少。想要學生們提高美術的欣賞能力,教師們就要將美術教學與美術學科結合在一起,在美術的教學課堂中讓學生們欣賞一些跟美術有關的優秀作品,不僅能夠為學生們帶來美的享受,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帶給學生們視覺沖擊,還能更好地去發現美,體會到美術的藝術性。
最后,初中美術教學的課堂中教學形式過于單一。目前,教師在初中美術的課堂中教學形式單一,使課堂顯得過于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3]。為了通過美術教學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掌握美術學習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初中的美術課堂生動起來。
二、如何優化初中美術教學
(一)多元化的美術教學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作為素質教育中的美術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初中的美術教育者,要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學生,還應開展獨具特色的實踐活動,及時更新教育觀念,觀念的轉變首先是教育的改革,美術教育首先應做到多樣化,將課堂沉悶的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熱愛并主動學習美術,勇于探索美術的神秘世界。利用現代化的聲光設備,例如,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幻燈機等引入課堂輔助教學,增加美術課的趣味性,適應社會的發展,轉變美術的教育觀念,豐富美術的教育活動。
初中階段是打好這方面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初中美術教學必須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將單一的教育方式轉變為多元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到更多新知識,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4]。除此之外,課外活動也應給學生提供平臺,培養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例如,學校舉辦畫展、藝術節、繪畫興趣小組等。使學生的素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美術教學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還要多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當中,總結獲取的經驗,迎接新的挑戰。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消除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抵觸心理。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應多元化、動態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在教學操作中體現多元化特征。例如,教師在水墨畫的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其次指出水墨畫的特點,并發動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就水墨畫應該用到哪些工具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實踐操作。
教師通過教學情境設計使學生們愉快地獲得信息。讓學生們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情境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肖像畫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特征,注重人物的每一個細節,通過面部表情揭示內心情緒。同時利用多媒體等工具輔助教學,例如,播放自然風光的影片,讓學生們觀察大自然與我們人類有著怎樣密切的關系,就如何和諧發展與學生們展開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高潮,讓學生參與的熱情被點燃。
(二)生活化的美術教學
1.創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將初中美術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讓學生們通過課堂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探討,從而提高教師們的美術教學質量。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過多地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并不重視學生對所學美術知識的應用能力,沒有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缺乏美術理論知識結合生活實際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美術知識帶進生活。教師可以在教課時引入生活實例,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例如,教師讓學生在雞蛋殼上畫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既能學習又可以作為工藝品擺放在家中。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教學內容就是造型的表現,不僅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內容,還能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造型表現力。教師應多設計教學情境將美術知識轉化成生活情境[5]。例如,讓學生們當一回設計師,探討設計服裝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好看的、質量好的、適合大眾購買的等,根據自己的審美觀設計出一款服裝,再由學生們逐個展示,教師對學生們的作品做出評價。這樣的情境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美術的興趣,還能拉近師生的距離。
2.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們獲取所學知識的生活經驗以及在生活中運用美術的能力,讓學生們充分了解美術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美術教學生活化,例如,教師設計一段影片,里面分別有穿著長袍馬褂的人、穿著舊上海旗袍的人、穿著軍裝的人、穿著現代流行服裝的人,讓同學們探討這些服裝的款式、顏色等,展示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的時尚與服裝的發展,讓學生們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開闊了美術視野,同時教師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3.課后練習的生活化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還要讓學生們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應該將課后的練習生活化,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高初中美術的教學質量[6]。例如,教師在課后布置與生活有關的美術練習作業,讓學生們更好地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教師給學生們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們課后觀察水墨畫并收集與水墨畫有關的知識,在下一次上課時進行搶答的游戲,探討畫水墨畫需要用到的材料與工具等,讓學生們在游戲中學習美術知識,熟悉文房四寶,學生們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同時又獲得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美術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美術源于生活,為生活服務”,初中美術教學生活化是當代美術教育中的理想追求、當前美術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通過學生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將美術生活化,培養學生們的美術素養,感受美術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美術的趣味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學生活化就是以生活為中心,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把美術還原到生活當中,將初中美術的教學理念融入生活當中,當教學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學生們就會積極地參與其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脫離了生活的教學會讓課堂枯燥乏味,因此,提高學習的興趣是重中之重,讓學生對美術學習感興趣,從而樂于學習美術。
(二)促使學生熱愛生活
生活中存在很多美,一片樹葉、一朵花等都是一種美,有時會因為這種“小美”更加熱愛生活。初中的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們審美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們更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讓學生們認識、感受并展現出生活中的美,在發現美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美[7]。
(三)促進初中美術教學的發展
由于美術這一學科并不是升學考試的內容,因此,很多學生對美術學習并不重視,使得美術教學很難得到發展,對學生們的成長和初中美術教學都是不利的。因此,將美術教學生活化一方面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另一方面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美術帶來的好處,在有利于學生們發展的同時美術的教學發展也得到了更大的進步。
初中美術教學的生活化豐富了初中美術的教學內容,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讓學生們更加熱愛生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加強美術教學與生活的融合,使美術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更貼近學生們的生活,讓初中的美術教學成為學生們喜歡的一個學科。
參考文獻:
[1]楊穎.初中美術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7):11.
[2]嚴華蓉.基于鄉土資源的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9):166.
[3]喬金玉.巧引生活源泉,澆灌初中美術之花[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151.
[4]王麗君.合理利用身邊資源,讓美術學習生活化[J].東西南北:教育,2018(5):232.
[5]李占增,趙海萍.淺談美術教學要呈現生活化氣息[J].學周刊,2018(30):156-157.
[6]林菁菁.淺談生活化教學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173.
[7]陳利利.淺議快樂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明日風尚,2018(10):259.
作者單位:
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湖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