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貽丹


摘要:為了對縣域旅游經濟空間分異與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本文對山東旅游產業的現狀和基本情況等進行了研究,目前區域差異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只有對空間分異等情況有所了解,才能針對性的去發展旅游產業。
關鍵詞:縣域旅游;經濟空間;空間分異;影響因素
近些年來,山東省旅游業發展迅速。從相關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山東省目前已經成為旅游大省。但是山東省區域旅游經濟的整體水平有待提升,空間分布差異明顯。對山東省區域旅游的空間分異特征進行研究,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希望能為山東旅游經濟的整體發展提供參考。
一、研究設計
(一)區域旅游經濟評價指標選取
以其他城市旅游評價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并結合縣域旅游的針對特點,對山東省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特點進行分析,本文以經濟技術發展基礎等因素為基礎,形成具體的量化評價體系。
(二)數據來源
全省各縣級(市)的植被覆蓋率、人均生產總值等。第三產業從業人數來源于我國相關統計數據。A級景區的地理位置通過地圖確定。全年空氣質量來源于天氣預報,旅行社及星級酒店數量來源于山東省旅游網。
二、縣域旅游經濟空間分異
(一)旅游經濟的總體差異特征
從圖1可以看出,從2001年開始,山東省旅游總收入持續增長,只有零三年出現過滑落,整體都是在持續增長,在旅游總收入增長率方面,從2003年開始屬于穩步上升趨勢,直到2014年開始呈波動式發展。圖2可以看出山東省旅游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占據絕大多數的比例,因此,在進行差異研究時,經過仔細的計算,以山東省國內旅游收入為基礎,地理集中指數等呈現下降趨勢。
(二)旅游經濟發展速度的空間差異
從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04年是山東省旅游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以2004年和2012年為研究,將研究時間分為兩個部分,以2001年起到2004年,2004-2012年和2012-2014年。根據公式進行計算,總結出表2。山東省整體旅游經濟始終呈現增長態勢。從表2中可以看出,濟南、淄博等分布在魯中地區的城市發展的比較平穩,不同城市之間的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從市級單元來看,青島市的Nich指數超過4,其他城市一般都在1左右。
(三)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的空間差異
根據山東省不同城市國內旅游收入與山東省國內旅游收入均值的比率,可以將山東省國內旅游發展水平分為不同的層次。通過對山東旅游經濟空間發展格局進行分析后發現,從2001年開始山東旅游經濟的整體格局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只有泰安等幾個城市水平出現增長,其他城市并沒有發生變化。旅游經濟東西兩個部分出現分異,除魯東地區始終保持高水平以外,其他成永恒是始終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處于低水平區的為魯西區域。
從市級單元來看,青島在所有城市中旅游發展的最好。雖然山東省旅游經濟總體水平始終在不斷升高,但是旅游發展的空間分異仍然比較明顯。
三、縣域旅游經濟影響因素
(一)政策因素
政策是影響縣域經濟旅游的主要因素。國家和政府積極進行政策引導,加大投資力度,使山東整體區域出現了顯著的增長。東部沿海地區是發展旅游的主要場地,在進行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后,山東多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在一體兩翼空間發展戰略下,山東海洋經濟區逐漸發展規劃,從中可以看出國家會持續加大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所以導致地區差異開始進一步擴大。
(二)區位因素
區位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交通是否便利等都會影響旅游地區與外界之間的聯系。山東省經濟發展的熱門地區,依托便利的交通快速發展。山東省內陸地區在交通方面還不夠完善,與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發展時間比較短,整體經濟基礎不夠雄厚,導致一些地區并沒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可以依賴。
結論
綜上所述,目前山東省旅游經濟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更是非常明顯。為了使山東省旅游業可以更好地發展,要充分發揮重點地區的優勢,加強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加強城市協同發展,積極創新發展理念,才能逐漸縮小空間分異,提高山東旅游業的發展競爭力,使山東旅游產業獲得更大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宓科娜,莊汝龍,馬仁鋒,葉持躍.浙江縣域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空間分異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8,28(01):192-197.
[2]杜霞,錢宏勝,吳殿廷.山東省縣域經濟的空間分異及其成因分析[J].山東城市問題,2018,11(08):197-203.
[3]胡燦偉,張俊飚,張宇凡.湖北省縣域經濟空間分異與優化研究[J].中國農業現代化研究,2018,33(03):267-271.
[4]刁祥飛,佟玉權,吳雨桐.黑龍江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及其空間分異[J].中國現代經濟信息,2018,9(03):479-48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