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學榮
摘 要 近些年來,我國教學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將教學回歸生活是當下教學改革的一大基本思想,尤其對數學這種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學科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如何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卻一直是教學發展的難題,很多教師對此做了嘗試,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步。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初中數學的經驗,對初中數學生活化策略進行簡單分析,也希望為中學數學的發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082-01
伴隨著我國不斷提出的新課標改革,越來越注重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生活化策略,他們期望能夠使學生將日常生產與生活中各種經歷與課堂教學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加強課堂的學習樂趣。教育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自覺主動的學習能力不斷地進行培養。義務教育中最后一個學習時期就是初中階段,初中教育針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對日后接收學習教育的學生而言,優秀的數學思想,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都有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奮勇直前;同時對部分馬上離開校園的畢業生而言,在生活中隨時運用數學知識有助于他們以后的發展。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極為關鍵的工作就是傳道。特別是數學教師需要在初中學習數學的階段中,為學生講解最基本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要想快速實現這一宗旨,教師就務必要在生活中緊密的融入數學教學。經過在生活中靈敏應用的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學習樂趣,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
一、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當一件和你熟悉的事物越接近時,你就更容易接受它”,對待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初中數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規律的直觀折射,初中數學中的很多理論在生活中都能得以體現。所以在對初中數學進行教學時,如果能夠聯系學生內心深處的“生活世界”或許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課文知識內容,合理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將知識理論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聯系在一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到初中數學“軸對稱”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對軸對稱知識有一個更為直觀的感受,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將“蝴蝶翩翩起舞”的場景展現給學生,配上優雅動聽的音樂,模擬蝴蝶飛翔時的場景。然后在合適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軸對稱”概念的導入,這樣學生對“軸對稱”概念的記憶就會更為直觀,很容易和生活中類似的案例聯系在一起,相比于傳統的課堂理論知識導入,這種生活化教學在學生理解上更具有優勢。
二、數學知識合理地應用于生活
在當下的教學改革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還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對數學這類和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知識傳授固然重要,培養學生“求本源”的理念更為重要,只有學生能夠根據生活中的現象,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合理解釋和解決,才算對知識徹底掌握。如在進行到“三角形”一節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生活實踐問題:“學生們,你們所座的板凳都有些松散了,有什么辦法能夠固定呢?”在教學要求的驅動下,學生積極思考,最后總結出“只有三角形才具有穩定性”的特殊性質,可以在板凳上適當的加點橫木,構造出三角形確保其穩定性。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安排學生課下動手修復自己的板凳,當學生成功修復板凳時,那種成功的喜悅遠比知識學習來得更為實在。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課堂例題的生活化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例題,例題對學生知識掌握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生活化的理解,可以從課堂例題入手,合理地選取與實際生活有密切關聯性的例題,引導學生用自己所熟悉的理論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加強學習心得的交流
在初中數學學習時,小組心得的討論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心中的疑惑,實現知識的共享,推動學生共同進步,而且也能夠加深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進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之余組織學生交流學習心得,或者通過課下小組討論的模式,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對教學知識進行生活化的延伸。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階段,對學生后續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在初中數學中,生活化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理論與現實的聯系,提高教訓效果,是當下教育進步的重要表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作出改變,完善教學方法,積極推動數學生活化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蔡麗麗.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與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09):61-62.
[2]梁鳳梅.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積極運用與合理引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3):74.
[3]姜寧.讓生活之水澆灌數學思維之花——談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