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敏華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和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認識網絡時代學生的特點;如何促進學生正確地看待網絡資源在學習生活中扮演的作用;如何加強改進新時期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教師今后教育的研究方向和熱點話題。文章從多個方面總結網絡時代下學生呈現出的總體特點,探討新時代下教學與管理的新思路、新做法,旨在通過反思總結,為日常的教學與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網絡時代;學生特點;教學管理;德育工作
網絡時代下,網絡的普及和應用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幫助,也對學生們的成長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促使學生學習和身心得到良性發展,我們在加強教學引導的同時,還要將夯實鞏固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行,現階段教育的目標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作為育人工作的重點。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筆者在教育戰線工作多年,對如何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也有自身的感悟。通過此文,筆者淺談自身對于教學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供各位同仁和所有關心教育發展的人士參考。
一、新時代學生學習特點
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學生的學習特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給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和困擾。網絡時代下,我們要緊跟時代發展,因時因地制定對策。要正確制訂教學和管理方案,我們先要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資源、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變化有準確的了解和總結。
(一)學習靈活性增強
在以往教學中,我們大多停留在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層面,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互動。網絡時代下,學生和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進行互動交流,師生二者可以通過手機交流,突破了時空的隔閡。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借助網絡資源,如網上資料、網上輔導等,促進自身學習的進步[1]。相對于原來而言,網絡資源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傳輸、遴選、保存,學生可以接受不同教師的授課,可以下載巨量的資源,也可以保存資料,還可以于線上線下和老師同學對話交流。這種學習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學習的靈活性和能動性。
(二)學習主動性提高
網絡環境時代下,學生由學習的被動角色轉變為極具自主性的主動角色。網絡時代下,學生可以利用資源,增強學習動機,還可以更好地查缺補漏,制定自身學習的目標,做到自我規劃、自我教育、自我診斷等。由此,學生完全可以成為主導學習的主人,完全可以對照自己實際,安排自身學什么、怎么學、什么時間段學,不再如傳統模式那樣,基本以教師為主導,教學資源也有限[2]。
(三)學習階段中的不良誘惑增多
事物的矛盾伴隨著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網絡也不例外。網絡時代的大發展給我們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負面效應。對于學生特別是小學生而言,其身心發育尚未健全,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誤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對學生諄諄引導。網絡對于學生學習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網絡游戲(如英雄聯盟、絕地求生等)和各類直播平臺把學生引入歧途,分散學生的時間和精力;第二,網絡學習的巨量資源降低了部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求知欲望;第三,網絡時代下,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社會更加緊密地結合,現如今各色輔導班、家教機構的開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重視和關心程度,也降低了其對于任課教師的信賴程度,從某種程度而言甚至會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是不利的。
二、網絡時代教學小議——以小學語文為例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管理模式單一、手段簡單粗暴。現如今,學生們成長發育得快,對信息量的接受有了明顯的提高,在課堂上,學生們經常出現開小差的現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必須多進行肢體、語言、眼神等方面的交流,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注意力開小差的行為,應該采取恰當的方式來加以制止,要注意規正的技巧。當發現學生的問題時,應該用恰當的語言和行動加以制止,不應該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這樣容易導致“冷暴力”的發生。有些教師出于一時憤怒,缺乏考慮學生的自尊心和身心特點,話語直截了當,如說“×××,去講臺罰站! ”“×××,再開小差給我滾出去!”等話語。學生們身心發育尚未成熟,聽了這些話語后未必能夠改正習慣,反而極易產生不良心理后果,如自卑、擔心、恐懼、厭惡、抵觸的心理。
教學循規蹈矩、缺乏變通。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學科和教學素養,傳統課堂模式已經不適用當今信息爆炸的社會,教師在課堂講授的內容基本都能夠通過網絡資源查詢。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不應該僅僅側重于知識的傳授方面,而是要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少走彎路、少浪費時間金錢等資源,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心智的開發。教育領域還應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群體采取各異的教育方式。例如,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身心發育尚未成熟,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自我控制能力不夠強;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谶@些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變通、活躍氣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語文是人文主義的高地,豐富多彩,如果循規蹈矩,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若干提高方法
合理規勸。語文教學要對學生以人文關懷,這有助于增加學生對于語文的熱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對學生應當堅持以贊揚為主、懲戒為輔,如果要使用一定的懲戒方式,要注意合理合規的原則,比如,合理控制自身情緒、尊重學生的人格、杜絕使用體罰、使學生明白受到懲罰的原因、事后視情況做好學生的溝通解釋工作等。師生之間尤其要加強語言層面的交流對話,它除了達到知識掌握、能力提高的目的,還有改正學生錯誤、促進習慣養成的功效。
非語言模式的課堂運用。語文的授課形式、表達模式豐富多樣,運用不同的表達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教學的效果。非語言模式,就是一種無聲言語,有時卻能達到高于語言的教育效果。如肢體動作、表情變化、姿勢轉化等。實踐教學中 ,我們或多或少都使用了非語言的表達方式。針對小學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的特點,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上必須多采用非語言模式的表達方式。
三、網絡時代下的班主任工作
(一)加強自身素養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頭羊”,要具有責任意識,針對網絡時代的大發展、大繁榮,班主任應做好如下方面。第一,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學習資源,指導學生搜索信息的能力。這一方面要求教師自身有較好的網絡知識素養,善于獲取網絡信息,堅持與時俱進,保持自我學習勢頭,讓自身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從而給學生樹立榜樣;另一方面,教師在富有壓力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網絡,搭建精品課程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讓學生得到更多優質的資源。第二,班主任要提高責任意識,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家校QQ群、微信群的廣泛建立,少部分教師出現了責任意識松懈的問題,將一些問題拋給家長。
(二)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學生們孩提時代的學習環境和思想品德會對人的一生素質修養、思想道德產生持續深遠的影響,由此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也有關聯,因此小學的德育工作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設尤為關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鼓勵學生積累知識、誦讀課文,加強學生們的學科知識掌握的同時,也可以達到厚德人本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有著積極作用,如語文課文選取的《愚公移山》《挑山工》《一夜的工作》等經典文章。經典文章中樹立了光輝人物的榜樣,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里溫、良、恭、儉、讓等美德,傳遞了做人做事的方法,凸顯了語文當中一如既往的人文主義關懷。教師在課堂上,要重視學生對此類課文的學習,授課過程中結合身邊實例,讓學生逐漸養成堅忍頑強、一心一意、尊老愛幼、謙讓講禮、知錯就改等道德品質[3]。班主任如果主教語文,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方面,可以通過經典文章學習,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三)開展好主題班會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天性活潑、好奇心強、求知欲大、表現欲足,可塑性強。班會既可以給學生們展示的舞臺,也可以布置教學管理工作,還可以加強學生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對班主任來說,要善于開展主題班會,防止主題班會被任意占用。目前,每周至少設立一節主題班會課,班級開展形式豐富的主題班會,如學生展示、小組組織、知識競賽、主題教育等形式,能夠促進學生提高學習動力,學會辨別真善美、假丑惡。如果由語文教師作為班會的組織者,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如通過詩詞背誦、知識競賽、上臺演說、成語接龍等形式,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素質養成。
(四)建立學習小組
在日常教學中,班主任可以把全班劃分成若干的學習興趣小組,小組的劃分要科學合理、優勢互補,以小組為單位,設立組長,開展學習管理工作。小組劃分有以下好處:第一,可使學生們在小組比賽、合作、競爭中樹立起責任意識、團隊意識和榮譽感;第二,由于班主任面對的是全班學生,有時不能做到個個兼顧,通過小組內部的互補性,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加強學習能力;第三,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收發作業、衛生值日、組織活動等工作,這一管理方式可以使班級管理科學高效化,在減少班主任工作難題的同時,也使學生得到了鍛煉。
網絡時代下語文的教學和管理,需要我們跟隨時代的發展,矢志不渝地投入偉大的教育事業中。夯實素養、關愛學生、培育“四有”新人,這是廣大一線教師的使命和責任。
參考文獻:
[1]丁寧寧.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6):107-108.
[2]韓占東.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特點及其能力要求[J].西江月,2014(5):52.
[3]李春成,歐陽新,劉 悅.網絡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中國培訓,2016(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