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楊欣樂

關鍵詞 高校慈善超市 可持續性 運作模式
基金項目:秦皇島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201602A293。
作者簡介:張薇,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楊欣樂,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49
(一)國內慈善超市的起源
目前,中國經濟處于轉型期,雖平穩運行,但全國資源有限,部分地區資源過多,貧困地區資源不足,貧富差距較大。救助貧困地區,縮小貧富差距,是當前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今國內慈善事業進入發展期,慈善超市作為新興的慈善事業,廣泛得到重視。2003年5月,上海成立首個慈善超市。此后,北京、廣州、武漢、濟南、青島等多地也依次出現慈善超市機構。2004年9月,在政府的推動下,《關于加快推廣“慈善超市”和做好今年“捐助月”工作的通知》文案的下發,慈善超市在全國快速建立起來,截止2019年1月,我國共建立慈善超市超過9000家。
(二)慈善超市的功能及特點
第一,慈善超市以超市為運作載體,實現慈善捐助,由于經營模式的連鎖化與信息管理的網絡化,可以隨時掌握各地區不同的需求,進行物資調配。慈善超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所捐助物資的統一調配。
第二,慈善超市為社會提供統一化、規范化的捐助與接受平臺,慈善超市打破了傳統的捐助模式,通過慈善超市的方式將一次性、集中性籌助變成經常性、持續不斷的捐助行為。
第三,慈善超市為特困家庭提供更具備人性化的救助方式,慈善超市將傳統慈善活動上的短期物資或金錢上的救助,變成了長期定量的免費發放,使慈善超市最大限度的發揮了除政府以外第二條救助渠道的作用,提高了社會救助的人性化服務。
第四,慈善超市通過超市對外開放的方式,開展便民服務,使捐助物資變現,籌集救助款,進行二次救助。市場化運作模式的慈善超市通過對捐助物資的估價標價,并將慈善超市對周圍市民開放,以低價進行售賣,將物資變現,再利用資金對貧困家庭進行救助。
(三)國內慈善超市的模式
國內慈善超市的主要模式分為三種,行政化運作模式、市場化運作模式、混合型運作模式。
行政化運作模式主要由政府支持,政府提供資金,企事業單位進行物資捐贈,持證貧困對象即可領取物資。由志愿者和離退休人員來擔任工作人員,對慈善超市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市場化運作模式由政府投入啟動資金,購買生活必需品,并以低價出售給貧困人群,同時,對社會捐贈物通過市場變現,獲得救助金。
混合型運作模式,將所購置的物品及捐贈物品,面向社會開放,所獲利潤用于社會救助,同時也可對滿足貧困條件的家庭發放物品。此模式對持證貧困對象進行免費領取生活必需品,又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將捐贈物變現獲利補貼內需,維持超市的正常運作。
(四)高校慈善超市的運營理念
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愛心超市“漂流坊”就是慈善超市在高校內運營的典型代表。漂流坊對廢舊資源進行改造、整理,主要向校內貧困學生、低收入家庭和群體低價出售或者是免費贈送物資,以實現資源流轉與分配平衡,是以平價超市的模式經營的愛心公益平臺。超市于2015年1月1日在燕山大學內正式開業,初期主要利用師生閑置資源,面向秦皇島市高校貧困生以及附近貧困縣區。
愛心超市“漂流坊”以“資源流動、共惠你我”為宗旨,以服務貧困者、幫扶山區孩子,使資源循環利用為最終目標。漂流坊把實體超市經營模式與公益結合在一起,隨時收集定期捐贈,且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經營原則,相對于其他慈善機構,使捐贈更具可視性、常態化。通過舊衣改造,低價義賣和吸收社會善款等渠道籌措資金,以維持持續運營與發展,使項目具有可行性、可推廣性和可持續性。
(一)中西方慈善超市可持續性模式差異
中西方慈善超市的發展模式存在著差異。西方的慈善超市采用“車輪模式”。 此模式是以Malcolm McNair提出的“零售業車輪”理論為基本,將慈善超市的發展分為進入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進入階段以廉價的成本為基礎靠捐贈物低價售出獲得資金,其工作者多為志愿者。發展階段時,由于前期的資金儲備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店面情況并對經營理念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商品也不局限于捐贈物并一定比例的購進新商品。最后進入成熟階段,資金投入增加,成本隨之增加,組織競爭加強,可能出現資金回報率低,組織脆弱的情況,由此重新回到進入階段。中國的慈善超市多采用“雙軌模式”。 在進入階段時,慈善超市靠政府及外界的資金支持運營。而后通過捐贈物變現,必需品低價出售等方式來改善前階段出現的投資有限,運營成本變高的問題,同時積攢資金,擴大組織進去發展階段準備進入發展階段。但大部分中國慈善超市存在著無法進入發展階段就會退出市場的問題。由此可見,國外的慈善超市發展模式更加完備,而國內發展模式“造血”能力低。
(二)高校慈善超市可持續性模式
以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的愛心超市“漂流坊”為主要研究對象,其持續性發展模式主要體現為以下4點:
1.雙線運營,造血能力強
“漂流坊”分為兩條主線運營,一個為受捐贈的二手商品市場,主要為師生捐贈的二手書籍、衣物等,進行專門的整理、改造,部分對在校貧困生和貧困地區進行無償捐贈,其他進行估價、定價、售出以籌集救助款。此路線前期投入小,所獲利益大,適合前期的慈善超市發展模式。另一個為手工品市場,“漂流坊”作為加工市場,采用“前場后店”的模式經營,招募志愿者及貧困入戶的同學,進行培訓手工品設計制作生產,對制作的商品進行統一估價、售賣,完成手工品市場的運營,并按勞分配工資,通過參與運營慈善超市的方法增加貧困學生社會實踐經驗,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生活技能,提高其反哺社會的能力和意愿。同時,利用電商平臺,建立微商或淘寶平臺,采用B-C/C-C形式運營,擴大銷售規模,同時為經管學院電商專業的同學提供實習和創業平臺。項目將原有的“慈善+社會”模式變為“慈善+社會+學?!钡哪J绞勾壬瞥懈油晟茖崿F全員慈善。項目把商業模式與社會公益相結合,具有良好的“造血”能力,不依賴于外界捐款,保持可持續性發展。

2.超市管理機制完善
“漂流坊”在高校內建立,非營利學生組織承辦,通過招募志愿者擔任超市管理人員,采取管理層換屆選拔,執行層定期招聘的機制,聘請管理學院專任教師作為指導老師對管理層人員選拔培訓,采用最新的管理經營理念帶動超市的整體架構設計,并以創新項目形式給予資金支持。對超市的執行層員工進行定期培訓,明晰管理規章制度,采取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設定績效考核按勞分配,避免出現“不勞而獲”,為超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提高業務和服務水平。在財務及物資管理方面,設立專人管理財務,規范財務行為,高效的利用資金。對于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回籠、分配等方面加強管理。為保證“漂流坊”對貧困學生和貧困縣區捐助信息公開,啟動學生監察組織,使資金流向透明化,實現動態監控。
3.PDCA循環使管理質量提升
PDCA循環分為計劃、執行、檢查、改進四部分,一個循環運轉結束,質量就提升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個循環,再運轉、再提高,不斷前進,不斷提高。管理業務調查的相關方法包括管理功能調查、業務流程調查、業務流程重組,對其內部業務分工及流程進行優化。通過PDCA循環,“漂流坊”運營實現制度化、系統化、標準化、程序化,管理更趨完善。
(三)高校慈善超市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然性
慈善超市的成立比傳統慈善事業更具備個性化、規范化,對公共服務具有導向作用。慈善超市的發展改變了原有的政府把控模式創新了公共服務機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市場失靈的可能。同時,慈善超市與鄉村對接,形成城鄉對接的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慈善超市對捐助資源進行整合及統一管理,使物資減少浪費。并完成物資、工作人員、捐助人員、受捐人員的信息建設,便于集中管理與長期捐助的實現。高校由于具有學科支撐優勢,有專業教師隊伍,學生的創新能力較強,利用這些優勢除了可以實現社會慈善超市的功能之外,還能更好完成慈善超市信息化體系構建,將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吸引到慈善事業中來,實現最切實的助貧政策。青年學生對時代的敏感性,對網絡、新媒體的把控更加新穎高校,可以更快促進慈善超市的發展。因此,高校慈善超市可持續性發展具有其必然性。
(一)法律法規不完善,需加強與政府部門的聯系
當前我國對慈善超市沒有針對性、特定性的專門的法律法規,對項目的安全無法保障。為保障慈善超市的可持續發展,需加強與政府部門的聯系,預防項目運行中的風險。
(二)人才匱乏,需重視人員管理分配
作為非營利的學生慈善組織,需要全心全意為公益事業服務的全能型創新人才,并對財務、物資進行專人管理。人員選拔時注重態度和能力的雙面考察。同時,依據人員的性格、興趣、優勢等分配任務,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保證“漂流坊”的正常運行。慈善超市以超市作為運行方式,經營理念十分重要。為更好的運營,可聘請管理領域的專家進行專業指導,使經營管理、資源分配、發展戰略更加系統化、具體化,達到持續發展、服務社會的目的。
(三)線上線下齊頭并進,提升慈善項目宣傳力度
貧困人口遠超于師生的捐贈能力且所做工藝品數量有限,獲利有限,可通過互聯網線上線下并行的模式進行廣泛宣傳。利用抖音、微博等新媒體的廣泛性和快速傳播的特點,使捐助消息更快進入大眾視野,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慈善項目的建設,使高校慈善超市發展更加全面有序,具有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馮敏良.我國慈善超市的發展瓶頸與生存智慧[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2]汪大海,楊永嬌.中西方慈善超市的發展模式及造血機制比較研究[J].中國民政,2012(10).
[3]何亞萍,李玲玲.慈善超市發展新探索[J].青年與社會:下,2015(11).
[4]韋平美.推進慈善超市參與社會救助的思考[J].中國國情國力,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