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產業作為經濟發展中的第三產業,是我國的新興朝陽產業,正處于穩步上升的狀態。根據相關部門統計,2020年,我國旅游產業的GDP將達到5%以上。由于旅游行業的發展迅猛,因此其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有旅游英語的翻譯服務。旅游英語其實是一種文化上的交流,要求翻譯人員充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及二者之間的差異,用語言為文化溝通架起一道堅實的橋梁。站在文化的立場對旅游英語進行翻譯解析,分析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將旅游英語的文本功能進行操作,以達到促進中國旅游行業的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的目標。
【關鍵詞】旅游英語;文化視角;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左瑜(1981.11.15-),北京人,蘭州城市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
旅游英語翻譯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根據旅行的目的地、內容以及產品進行一定的講解,幫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的景觀、地理信息、人文習俗等。旅游英語翻譯可以更好地促進民族文化內容的傳播,刺激人的旅游欲望和熱情,從而促進區域內旅游經濟的發展。生動形象的旅游英語翻譯會對中國文化在外樹立的形象造成影響,準確表達翻譯內容可以更好地在世界范圍內推廣中國的旅游產業。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的背景下,旅游英語成為國內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要求翻譯人員要同時具備良好的英語知識和旅游知識,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語言文學功底。出色的翻譯對于中國對外旅游行業有非常大的影響。
一、旅游英語翻譯的特征
1.生動形象。站在文化的立場看待旅游英語翻譯,其形象是生動的。在旅游的過程中所遇見的美好人事物可以從精神層面給人們幸福感、滿足感。所以旅游英語翻譯要對旅途中所見到的人事物進行生動形象而且精準地翻譯表達,通過翻譯使游客在視覺、聽覺等感官方面對精神世界的感受進行影響,豐富游客在旅途中的收獲。
2.精煉簡潔。從事旅游英語翻譯工作首先要對自己民族的語言有非常深入地學習,在旅游中可以將遇到的人事物精準地翻譯成英語,進而幫助國外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內容。所以旅游英語的翻譯要簡練,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可以幫助游客進行溝通,過于復雜的語言容易出現差錯,進而造成游客的理解偏差。在介紹旅游景點時要遵循翻譯的規則,使游客能夠有層次地了解中國旅游的民俗風氣,讓游客了解到精神層面的文化。
二、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面臨的障礙
1.文化內涵的差異性。旅游和文化這兩個產業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景區中的事物大多都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屬性,所以在涉外旅游文化中中國游客會對景區的人文習俗有一定的了解,國外游客在中國旅游時也會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減少中外文化的差異性,進而實現文化輸出的目的。文化差異對旅游英語翻譯的影響非常重要,因此文化語言的確是阻礙翻譯發展道路的重要因素。
2.語言習慣的差異性。在旅游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非常復雜且全面,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再到人文社會甚至風土人情都會有所涉及。正因為其涉及的知識范圍廣泛,所以為了避免因為語言差異造成的翻譯偏差,旅游英語翻譯者對英語口筆譯以及專業的旅游相關知識都要有全面地學習了解。在旅游英語翻譯過程中,語言差異不僅會影響外國游客的觀感體驗,也會影響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從而影響旅游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
3.思維模式的差異性。中國人的固定思維模式是螺旋式,而西方人的固定思維確是直線式,因此中西方的思維模式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在語言表達方式上,中國人通常比較委婉,而西方人大多喜歡開門見山。因此在跨文化立場上進行考慮,需要旅游英語翻譯人員充分掌握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并且熟悉西方式的思維表達方式,以西方人的思維表達習慣將中華文化進行輸出,并堅守語義皆通的根本原則。
三、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的技巧
通過文化視角看待旅游英語,需要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放在首要位置,以傳播歷史文化為主、以提供豐富的精神享受為發展方向、以推進旅游的持續發展為宗旨,在翻譯時以質量為主,效率為輔。
1.音譯。音譯會通過相似的發音將一些專有名稱進行替代。由于國內外的經濟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很多中國的特有詞語都被收錄到了西方國家的字典里。比如餃子,在西方字典里直接被寫成jiaozi,筷子被寫成kuaizi。還有一些口語例如“no zuo no die,why you try”也被收錄在詞典中。
在旅游英語的翻譯中也能利用音譯的方式進行翻譯,比如世界聞名的長城可以在翻譯的時候讀成(Chang Cheng)其實其專業的英語名稱是“The Great Wall”,故宮(Gu Gong)專業的名稱是“The Palace Museum”。這種音譯方法不僅簡單,還可以保留文化的原汁原味,可以避免在翻譯中出現偏差以給外國游客造成理解困擾。
2.意譯。意譯是在不修改原句意的基礎之上將句子加以修飾。比如“大雨滂沱”可以改成“It rains like dogs and cats”。在旅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歷史景點,其背景和故事都比較復雜,這種情況就要使用意譯的方法進行處理。比如在介紹中山陵時,想要給外國游客介紹孫中山先生就需要介紹“三民主義”,通常其翻譯都會使用國民黨員黃仁霖的“Nationality(民族主義), Peoples Sovereignty(民權主義), Peoples Livelihood(民生主義).”但這種翻譯會造成游客的理解不完全。因此使用意譯方法將“三民主義”翻譯成“Of the people(民有), by the people(民治), for the people(民享).”通過另一種意思對三民主義進行解釋,可以使游客更好地理解歷史當中的文化含義。
3.增譯。增譯也是英文翻譯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進行旅游英語翻譯中,因為漢語會出現沒有主語的情況,使用這種方法可以豐富目標語言。比如中國有句古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使用增譯法可以將這句話翻譯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四、文化視角下提高旅游英語翻譯質量的建議
1.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國文化的流行在國內卷起了一場學習傳統文化的浪潮,但是在涉外旅游業中對于文化的宣傳還不夠廣泛。相關的旅游部門可以針對傳旅游從業者進行相關的文化培訓,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優秀的文化傳播者,在翻譯過程中不僅僅可以進行講解還可以進行文藝展示。通過培養旅游從業者的文化素質可以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傳播出去,從而達到吸引外來游客到中國旅游的目的。
2.重視旅游文化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一個優質的跨文化從業者,在具備優秀的國內旅游服務技能的同時還應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和文化內涵。因此在培養跨文化旅游從業者時,要重點培養雙語導游。而且還要提高旅游行業的入門門檻、并對于學歷有一定的限制,從而選出真正能力強、熱情高、素質好的從業人員。改善旅游從業者的福利待遇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與文化的雙重發展。
五、結語
旅游英語翻譯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中外文化交流。它不僅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還會促進文化的傳播。旅游文本的翻譯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終目的都是跨文化交流。而跨文化的從業者更應該提高自我素養、加強對中外文化的學習了解、做到最優的涉外旅游服務,成為一個優秀的跨文化交流工作者。
參考文獻:
[1]趙曉霞.文化翻譯理論視角下的旅游英語翻譯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19(07):41-42
[2]靳小響.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探究[J].智庫時代,2019(23):251+264.
[3]魏卿,趙彩霞.跨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策略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1):30-31.
[4]申丹,唐麗萍.跨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中的創造性[J].文學教育(上),2018(12):154-155.
[5]全紅,余志科,雷萌.文化視角下的旅游翻譯理論綜述及策略例證[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