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育手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英語教學當中。運用微課的優勢,微課平臺,學生自主學習,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在對自身學習當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的基礎上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初中英語;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周學玲,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大樓實驗學校。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新技術的出現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其中,在本文中,將就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定的分析。
一、運用微課的優勢
微課雖然有著諸多優點,但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合理地將微課加以運用,使學生充分利用微課平臺實現謙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全套學習機制。
1.利用微課,復習鞏固。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外語學習光其如此。英語的單詞、翅語,句式、語法都需要學生不斷背誦練習,如果單單依靠課堂上的40分鐘是一定不夠的。課下重新整理所學知識時,做課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它將幫助學生快速回答上節課所學重難點內容并且起到部分答疑解惑的作用。
2.利用微課,引入正題。在教師講授新課之前,可以利用微課引入正題。微課給學生的觀感一般比較輕松活潑,能銨在課程正式開始前起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效果。英語課程在講解單詞,語法時難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聊,適時播放微課視頻,有利于學生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下調整精力。
3.利用微課,濃縮內容。微課能夠將課程內容濃縮,重點難點更清晰。微課的時間決定了其內容的高度精練,學生能快速從視頻中掌握整堂課程的精髓,配合教師更詳細地講述,會使他們對課程內容了解更全面。
4.利用微課,自主學習。微課的存在能夠幫助學生自學。與以往學生只能通過老師答疑解惑不同,信息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微課快速對自己學過的課程進行復習整理,教師制作視頻時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學生的接受程度分層次選題,學生下載觀看,學生自主查漏補缺。
二、利用微課平臺,學生自主學習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微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微課是通過把英語教材中的內容轉換成圖片或影像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微課能夠針對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以5-10分鐘簡短的視頻講解,更加具有針對性,很好地解決學生的疑難點。相對比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微課的教學功能更加強大。教師可以把微課的內容上傳到微課平臺上,這樣學生的學習就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不在學校內也可以進行英語學習。
三、利用微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微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微課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受其他因素干擾,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可以自主選擇要學習的內容。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微課教學,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課后還可以使用手機等工具繼續瀏覽微課,方便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四、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1.做好課前準備。在微課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即需要在對學生實際情況充分結合的基礎上做好教學目標的設計。通常來說,需要在課程開始前播放微課視頻,其可以是一段視頻或者一首音樂,也可以僅僅是一張圖片,以此更好地將學生代入到課堂當中。教師在實際微課資源設計時,需要能夠充分聯系教學內容,使其同教學主題間具有密切的聯系。
2.構建課堂情境。在英語教學當中,要想實現學生英語應試能力的提升,教師即需要能夠在課堂上做好教學情景的構建,以此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激發。對此,在課前,教師即需要能夠做好大量資料的收集,在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后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形成興趣。
3.提升教學趣味。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其將涉及較多的學習內容,包括閱讀、寫作以及單詞等。其中,單詞的學習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在以往學習當中,學生經常會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積累詞匯,而對于該方式來說,其在使用一定時間后經常會使學生形成厭學情緒,并因此對記憶單詞的積極性造成影響。而通過應用微課方式,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拓展,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以及模擬空間,以此實現教學效果以及效率的提升。如在學習季節相關單詞當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對單元單詞加深印象,形成更好地記憶,可以通過動畫方式做好不同季節特點的展示: spring的畫面生機勃發,春意盎然,充滿了綠色的氣息, summer百花齊放,充滿紅色的氣息等。之后,教師則將能夠對不同季節天氣特點體現的圖片進行播放,并在對每一張圖片點擊時,其都能夠發出對應的發音與單詞使學生跟著朗讀。可以說,借助微課方式的應用講解單詞,不僅具有形象以及直觀的特征,且能夠在對英語課程教學趣味性進行提升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初中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好奇心強,通過微課這種新穎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在提升其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在上文中,我們對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也需要能夠把握微課的使用度以及恰當性,避免出現濫用、為用而用的情況,并在充分聯系教學需求的基礎上做好微課設計,以此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