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行業的繁榮發展促使當前的國際交流頻繁,呈現出跨文化交際狀態,提升了英語翻譯的重要性,為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從跨文視角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入手,深入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跨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旅游;英語翻譯
【作者簡介】付孝平,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翻譯。
引言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經濟呈現出全球化發展模式,促使我國旅游行業中國外游客比例逐漸增大,旅游英語翻譯重要性凸顯,成為跨文化交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翻譯過程中,如果單一的以語言角度進行交流,則會導致交流障礙,需要根據文化底蘊與差異進行英語翻譯,以保證信息傳達準確。
一、跨文化視角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西文化中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語言、飲食、活動、歷史、社會、習慣等,進行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應明確其文化的背景,根據背景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以滿足當前的交流需求。例如,以語言為例,語言可以說是文化的載體,具有最明顯的文化特征,由于特殊的歷史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語言。英語與漢語是世界上發展最為成熟的兩種語言,兩種在發音、語法、詞匯上存在較大的不同,甚至存在明顯的分歧,在進行英語翻譯過程中,應根據文化背景明確其產生的影響。從思維的角度進行分析,西方國家的思維屬于直線型,人們在同語言進行交談過程中較為直接,而對于漢語來說,則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需要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在旅游英語翻譯過程中,應根據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轉化為合理的漢語,并且將漢語轉化為符合西方人思維的方式,實現二者的互通,提升翻譯質量。在文化內涵上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們的思想認知存在差異性,以實際為例,如“owl”在國外的翻譯中為“貓頭鷹”,其文化內涵代表著性格堅毅、智慧、勇敢與聰明,而在我國貓頭鷹則暗示著“不詳”,人們通常用貓頭鷹來表示即將發生的不吉利事件,因此在進行跨文化翻譯時應保證其以文化的背景為基礎,以自身內涵為主進行明確的表達,以保證其翻譯的準確性。
二、跨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策略
1.遵循音譯與翻譯結合翻譯原則。通常情況下,對于當前的部分特殊詞匯來說,在翻譯護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音譯結合翻譯,保證翻譯的準確性與流暢性,如“Tiananmen Square”,天安門;“Badaling Great Wall”,八達嶺長城等,通過合理的音譯翻譯,促使外國的請游客可以清楚地認知知識,也傳遞著中國當地的特色。靈活利用音譯與翻譯結合,還可以幫助外國游客感受中國的發音,從字面上理解意義,更深入的了解文化內涵,例如,最經典的“天涯海角”可以翻譯為“Tianya-Haijiao”或者the end of the earth and the edge of the sea,呈現出明顯的中國特色,向世界人民展現中國的文化內涵。該類英語翻譯較多,如還有較為典型的北京-Beijing、上海-Shanghai。天安門廣場-Tiananmen square 、茅盾故居-Maoduns? former residence、山海關-shanhai? pass等,將中國的本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2.遵循忠實性與創造性相結合原則。在進行翻譯過程中,應保證其翻譯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遵循現有的原則,保證其翻譯合理。例如,以實際的案例為例,我國著名的風景區張家界在制作的旅游手冊中明確對其賀龍元帥銅像進行翻譯,翻譯為:The Grand Bronze Statue of? Marshal? He Long(1896一1969),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orn in Sangzhi somewhat 60 kilometers from the tourist site,lead many battles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Anti-Japanese War. 但人們在翻譯過程中,對其翻譯的正確性提出質疑,認為其翻譯與原文表達的內涵不同,但其主要的目的是向游客介紹銅像內容,促使游客了解基本就信息,達到最基本的目的,實現跨文化的交流。
3.遵循當前的跨文化移植原則。靈活利用跨文化移植原則促使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轉換,消除文化中存在的不同影響,幫助人們理解文化內涵。例如,浙江省的濟公文化紀念館中中文介紹為:濟公劫富濟貧,深受窮苦百姓愛戴,而在翻譯過程中則翻譯為:“JI? Gong,Robin Hood in(N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其翻譯將濟公與西方國家的民間英勇羅賓漢相比,二者具有相似的經歷,可以促使外國游客明確濟公的生平,保證其翻譯的合理,實現跨文化交流。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跨文化視角中,旅游英語翻譯應根據文化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分析,對文化背景進行了解,提升文化的尊重意識,保證翻譯的合理,避免由于文化差異導致翻譯出現偏差甚至出現意思相反情況,樹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在保證中華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翻譯為英語,滿足當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靳小響.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探究[J].智庫時代,2019,14(23):251+264.
[2]谷凡.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探研[J].黑河學院學報,2016,7(08):146-147.
[3]劉軒竹,王愛平.淺析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策略[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7,12(1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