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學科,這門學科具有理性思維和嚴謹的實驗要求,學習該課程需要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用正確的方式來學習豐富的化學知識。本文將對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分析,并借此分析能夠為高中生帶來高效的化學學習方法,提高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03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028
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高中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針對學生面臨的高考壓力,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提高學生成績,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是每位化學教師認真思考的課題。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現狀分析
(一)學生現狀分析
化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其復雜的概念和公式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致使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逐漸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學生在學習化學時不重視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方法較為單一,且不能及時地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使得學習不系統、不明晰,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化學這么學科產生畏難情緒。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也大大降低了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師現狀分析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對高中生學習化學有著很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想通過題海戰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情感的變化,導致課堂缺乏互動性,不能及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最后,教師和學生沒有做到有效溝通,比較偏向于教師的“一言堂”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感覺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和沉悶。
二、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師生關系的轉變
目前高中化學課時緊張,教學任務重,很多化學教師基本上都是滿堂灌,知識微觀抽象、信息量大,使得學生疲于記憶和理解。學生不能及時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是我國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積極轉變教育角色,擺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注重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方針。我們還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自學、互學和幫學,進而深刻理解化學原理和概念。
(二)改變教學方式,采用興趣化教學
高中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是一門生活氣息濃厚且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因此,化學教師一定要加強課本知識與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充分體現其趣味性。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出發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有更多的熱情和好奇心來對化學現象進行思考和提問。
興趣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化學知識。這時候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可以采用更多元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不再壓抑和沉悶。教師還可以在化學課堂上采取分組教學,讓小組之間開展競賽,以搶答和互動的方式來活躍教學氣氛。由此可見,教學方式的改變,促使教學氛圍發生了質的改變,學生的情緒熱情高漲,且提高了學習的專注力,也大大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教學多元化
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領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方式的結合對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技術具有多種發展維度,其中如何利用計算機軟件把抽象的化學知識呈現出來,是很好的一個方向。例如,學生對分子結構和原子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清楚,因此教師就可以制作三維立體原子,通過直觀立體的三維模型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再者,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化學實驗,一方面可降低課堂操作實驗的危險性和時間成本,另一方面加快學生的學習認知速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努力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多嘗試、多實踐、多總結,不斷提升自我,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積極主動地改善課堂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郭儒.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現代交際,2016(2).
[2]王后雄.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
[3]李春燕.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新課程學習(中),2011(12).
[4]王曉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1(21).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張冬蘭(1973.9— ),女,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