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大學英語課程提升自身內涵以及高職高專學生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整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探索了如下四個融入途徑:深挖文章主題,尋找完美契合;分解語言信息,融入思政內容;利用課堂展示,進行思政教育;開拓第二課堂,擴大教育平臺。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作者簡介】于慧娜,菏澤醫學專科學校。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對高校人才培養,還是課程本身內涵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必須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2018年11月,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2018-2022 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會議上強調:“樹人先立德,全面振興本科教育,須把德育貫穿始終。”高校教育工作者承擔者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特別是大學英語作為幾乎所有專業必修公共課程,科任教師隊伍龐大、與學生接觸交流廣泛而深入,在德育培養方面更是責無旁貸。
2.大學英語課程自身內涵提升的大好契機。與自然科學類課程相比,大學英語屬于人文社科類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作用。但從目前實際教學效果看,大多數教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教學中人文性德育的培養,過于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技能的培養,這就使之無異于社會上以營利為目的的外語培訓機構,阻礙了大學英語教學內涵建設的步伐。因此,運用靈活的方法和多樣的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是提升專業內涵的必經之路。
3.高職高專學生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亟須之舉。大學時期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是世界觀、道德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校作為山東省屬醫學專科學校,承擔著培養未來優秀醫務工作者的重任。作為秉承“懸壺濟世,孜孜以求”校訓的醫學生,承擔著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重責。在當前日益堪憂的醫患關系的背景下,德育培養是實現其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必經之路。醫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高超的臨床操作技術,更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質。因此,在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整治教育是醫學生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亟須之舉。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探索
1.深挖文章主題,尋找完美契合。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虛無縹緲的,是有具體內容和實踐意義的,因此在英語課堂上要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尋找二者的完美契合點。我校采用的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主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新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二者內容題材和體裁廣泛,無論是書面文章還是聽力素材,涉及人文,地理,歷史,天文,傳記,科普,政治等內容,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為英語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素材。比如通過Book 2 unit 3 A Successful Career 這一單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勇敢面對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發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通過Book 1 Unit 1 Cultural Symbols 單元導入和課文講解,引導同學們了解中國文化的象征,激發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過Book 2 Unit 5 兩篇課文關于父愛和母愛課文的分析講解,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愛和感恩之心,是進行親情教育和孝道教育的良好機會。
2.分解語言信息,融入思政內容。語言是文化的象征和體現,因此也可利用講解單詞、短語、句子等語言點的機會融入思政內容。比如,通過“fresh year 大一,sophomore 大二,junior 大三,senior 大四”四個單詞的學習,結合我校的實際學制和思想狀況,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勤奮踏實的學風教育。因為我校學生在校兩年時間,大三就要進入實習,大二年級往往浮躁之風日盛,其實大二的英文有“more”這個部分就是讓大家學習更多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的一個學年,希望通過講解和教育幫助學生克服浮躁,引導其安心學習。
3.利用課堂展示,進行思政教育。為了鍛煉同學們的口語能力,英語課堂前五分鐘通常是Class Report 環節,要求同學們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包括演講、新聞報道、唱歌表演、故事分享等形式不限的課堂展示,通過此環節可以擴展更多課本以外的內容,擴大融入范圍。比如十九大期間,關于展示環節的特殊要求是用應為報道自己領會的大會內容,就可以督促同學們關心和了解國家大事,培養愛國情操,樹立民族自信、政治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4.開拓第二課堂,擴大教育平臺。英語是我校所有專業的在校年級都開設的一門課程,涉及同學之多、范圍之廣是其他專業無法比擬的。因此英語角,英語話劇表演、英文寫作和演講比賽等活動是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和發動的活動。通過比賽和活動,同學們可以深入挖掘內容,深刻體會其中的精髓,還可以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是純粹的德育理論說教無法實現的。
總之,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認識和能力,將教書和育人真正有機結合,充分挖掘課程思政資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曉棠.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