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法和語音、詞匯并稱為英語“三要素”。語法是語言的規則,沒規矩不以成方圓。學生不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語言交流、知識運用等,都會受到阻礙。重視語法教學勢在必行。文章主要從研究性學習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進行探討,簡單論述幾點看法,與大家交流。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研究性學習;運用策略
【作者簡介】王夏清,徐州市第七中學。
新課改的形勢下,要求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語法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提高語法課堂的創新性,適應新課改的形勢,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的需要。下面,就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的策略問題談幾點思考。
一、確定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英語語法教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與新課改背景下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理念完全相符,這種方法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給學生更大、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思維、去創新,是發展創新學習、提高探究性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
開展研究性學習,首先讓學生明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確定研究性學習的主題,讓學生明確研究性學習的任務。只有這樣,探究性、研究性學習才有意義。筆者認為,研究性學習,可以先從小范圍、小課題入手,如某一個語法項目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課堂要教學的內容,課件布置先學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知識的構建,實現研究性學習,讓研究性學習成為習慣,也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性,還應注意研究性學習的主題、內容、形式的趣味性、開放性、創新性。如虛擬語氣的教學時,除了以主要的任務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虛擬語氣的部分,分為概念、類型等若干個項目,將每一個項目,分配給每一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通過各種方式,完成各自的任務,最后,對探究性學習的結果進行交流,改變了語法學習的有效性,優化了語法課堂,提升語法教學效果。
二、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性
傳統的語法教學,多數教師采用滿堂灌,讓本身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更增添了乏味感。新的課堂觀,要求改變這種灌輸的模式,開展探究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會學、樂學的轉變。
研究性學習,顧名思義,可以是自主思考、自主研究,但是,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遠遠不能勝任研究性學習的要求,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性,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相結合,是不容小覷的方法和途徑。為此,教師應注重小組的劃分,設計合作性的學習,開展合作為主的活動,助推研究性更有效。
首先,教師應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每一個小組明確研究性學習內容、課題的價值和意義,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鋪平道路,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針對性。并通過分組,小組長負責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工和開展。如定語從句的教學時,教師將學生分組的前提下,讓學生對這個語法進行合作學習,首先從教材中找到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分析這些句子的結構,借助于資料、網絡資源等,學習和交流定語從句的用法、連接詞、時態、以及類型等,這樣,學生在自主的基礎上、再合作,構建知識,首先互助、互學、共同提高,也發展學習力,發展綜合素養。
三、運用思維導圖,提升研究性學習的效率
思維導圖,是一種心智圖,是以圖示、圖表為主要形式的以發展思維為主要目的的學習方式。思維導入用在英語教學中,既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促進學生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習能力、發展思維能力的主要的學習方式,應用到語法教學中,其作用更為突出。語法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促進研究性學習效率的提高,也保證語法學習的系統性。
以Verbs為例,動詞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構成語法體系的不可小覷的一面,各種時態、語態、語氣等都離不開這個核心。為此,英語教學中,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入,將與這個語法知識相關的動詞的知識構建成知識體系,形成知識體系,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習慣、提高研究性學習效率的主要策略。
再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導圖構建時,引導學生首先以“動詞”為核心詞,二進行聯想,先思考:研究動詞這個語法項目,會首先想到哪些方面。于是,學生從這個核心詞,向“概念”“形態”“分類”延伸,用直線或者表格表示為第一級關鍵詞。再針對每一個關鍵詞,向第三關鍵詞發展。如:概念,再下一級的圖例中表示出“動詞”的定義——表示動作狀態的詞。定義之后,可以再舉出幾個實例,豐富圖例,讓研究性學習不停留在表面。然后,再對“分類”和“形態”進行細化。如“分類”,又以什么分類標準,而分為哪幾類。如根據在句子中的功能,分為“實義動詞”“系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等,再對這個元素,進一步細化,如“系動詞”,又可以分為“全系動詞”和“半系動詞”等,對于動詞的分類中的按照與主語的關系,思考:動詞有哪幾種形式?于是思考并探究、歸納出“不定式”“分詞”以及“動名詞”。對于“分詞”再細化為“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再對二者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再進一步分析研究……不言而喻,思維導圖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途徑,是發展學生良好思維習慣、培養探究性學習的重要舉措。
總之,語法教學不容忽視,夯實語法知識,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研究性學習在語法教學中運用,解決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自主性,促學生更好學習語法,讓語法學習不再低效。
參考文獻:
[1]杜慧華.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7(16):37-38.
[2]胡甸林.剖析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華夏教師, 2016(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