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已不適應學生的需求,改變和與時俱進勢在必行。因此,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是教師需要思索的問題。本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體會,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策略
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力爭上好每一節課
教學目標即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了解掌握熟悉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內容準確又恰當的制定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目標教學具體落實,上好每一節課,使每一節課順利完成,使學生完成每節課的小目標,使其學有所獲。因此教師必須熟讀課標和教學大綱,將教學內容具體細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課的小目標,例如,本課的知識目標包括詞匯、短語句型、語法等,學生能力和情感。學生學完本課后必須要明確能力、情感等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實施步驟和計劃,落實每單元、每學期、每學年的目標。接著確定教學步驟,教師應剖析每一節課中學生達到目標的重、難點是什么,并結合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消化、理解能力,興趣愛好,仔細研讀教材,以此定每節課的重難點并有的放矢。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授學生,使其明確學習重難點,達到目標。有的放矢地合理安排學習和復習,進而掌握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從而達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教師在指導檢查也要有目標,順利完成指定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師還要有序、有條理的復習,加深學生印象,達到教學任務。
二、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需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改變傳統灌輸教學方法,使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加強研究教學方法,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全面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教育的本質是學生愿意學習,主動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強加的灌輸,因此教師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使其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并積極參與,有效提升主動性。積極主動參與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口到,嘴到,心道,做到聽課有效率,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以學生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育人為目的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如,教師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設計有效、有目的教學方法,有效教學需引導學生對英語教學提出問題。只有學生獨立思考,才能使其積極探索新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模式直接給學生養成尋找標準答案的習慣,而非新的解決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一旦發現問題直接向教師詢問答案,影響其主觀能動性。為此教師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循循善誘,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可引導學生或自己提出問題啟迪學生。出現問題后師生討論,最終解決。因此教師要學會指導學生,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循循善誘,減少其困惑、迷茫的時間,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學下節課前,應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并指導學生劃出重難點,做到預習有目的,明確自己的不足,并在課堂上抓重點,解迷惑,從而提高聽課效率。此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恰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更正,有利于對全班和有錯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并及時檢測學生的吸收效果,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活動的有效性能幫助提升教學效果。加之,教師自己也要在教參與,在課標的指引下,分解教材材料,掌握詳略,條理清晰,保證易于大多數學生接受和理解,尤其是后進生能在課堂上學有所獲。因此必須做到深入淺出,化繁為簡,使講解富于啟發性、趣味性和可參與性、易于接受。教師也應轉便教學方式,即教學的重點從“教”轉移到“學”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現,形成學習的主人翁意識,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中來。遇到問題懂得自我思考,自我解決,而非放棄或直接代問老師、同學。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有利于刺激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采用可行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明確教學的每個版塊,依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可以從“知識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因素出發設計教學活動,從而為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服務。此外教師要參照教學大綱教師教學用書,在此基礎上發展以下教學環節:復習已教過的語言目標;新的目標語言的教授如詞匯,短語,語法和句型,知識點等;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增強學生競爭力。為此,采用理論講解、操作演示、強化練習、歸納總結、實戰運用等步驟。隨著每個環節的實施教師的作用也發生著變化。如,口頭練習與書面練習,聽寫,小組探討復習,小組互助等教師必須引導:通過在課堂上的這些活動whole-class work,group-work,pair-work,individual activity,role-play,男、女生活動等對新的目標語言操練與提高運用,以便加強記憶,提高課堂效率。此外,教師隨時巡查和指導學生,并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及時指導學生,答疑解惑,確保學生學習目的,保證學生習得、吸收并運用目標語言,從而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包超慧.淺談素質教育中的英語教學[J].神州,2017.8
【作者簡介】
陳麗敏;本科學歷;小教一級;從教26年;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重要榮譽】
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