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詞語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語文教學中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及相關的意義及用法,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如何提高詞語教學的教學效率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該文將基于目前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改進策略,供相關學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 語文詞語? 教學問題及改進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132-02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也越來越強調提高學生的感無能力,而不是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是逐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字、詞、句、段、篇、章每一步都要把基礎打牢,也是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詞語教學存在了一些問題,影響了詞語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且積極地探尋解決的策略,以此提升詞語教學的質量。
1?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脫離詞語情境
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缺少詞語教學的情境,大部分語文教師在詞語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為學生創建語文情境的重要性,經常是將詞語教學脫離語文情境,而是采用單獨的教學環節,教師往往將詞語教學安排在課文教學開始之前,在課文中對詞語不再進行教學講解,如此一來使得詞語教學與其相應的語境完全脫離,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不夠透徹,甚至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1.2 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
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生語文詞語教學具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相應的教學要求并沒有具體細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具體的語文教學詞匯大綱最為參考。導師小學語文教師對詞匯教學的重視程度提升不上去,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語文教師一般都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認字寫字上,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放在了對課文的講解上。語文教師在詞語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將不會的詞語畫出來,然后教師對其進行解釋,這樣的詞語教學方式十分死板。
1.3 學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與表達能力不夠
語文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能夠靈活地運用詞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但是在語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常只是對詞語的意思進行解釋并且通過讓學生抄寫與背誦來記住這些詞語,但是對于學生詞語的運用能力與表達能力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這種刺激硬背的詞語學習方式產生厭煩的心理,甚至有些學生會出現厭學的情緒,嚴重影響了詞語教學效果[1]。
2?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改進策略
2.1 根據語文教材,為學生創建相應的詞語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詞語教學的過程中,最有效的詞語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通過對詞語所在文章中的上下文聯系起來,從文章的整體角度去理解詞語的含義,這樣一來能夠學生準確地把握詞語的意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要準確地向學生解釋詞語的含義,確保學生能夠掌握詞語的準確含義,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教師可以通過對詞語的分析,使得學生們的腦海中浮現出課文中對相關詞語所描寫的事物與情景的畫面。理解詞語本身的含義只是教學的第一步,通過教師的深入引導要讓學生在腦海中存在課文中關于詞語所描繪事物或情景的畫面,使得學生真真切切地理解詞語的表達[2]。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教師在向學生講授《草船借箭》這一課文的時候,草船借箭本身就是一個成語典故,在它背后發生了什么樣的歷史故事有了如此的典故需要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與了解才能夠深刻地明白,在今后的寫作中才能夠將其合理地運用。
2.2 豐富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
雖然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詞語教學過程中,不會涉及到難度較大的詞語,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生活經驗并不豐富,心理與生理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因此,教材中有些詞語對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來提升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使得學生在詞語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中華語言博大精深的魅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平臺為學生加深對詞語的理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具有圖片、視頻、音頻的功能,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功能為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帶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詞語教學中,能夠、加深學生對詞語理解的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優勢,讓學生形成對詞語的直接理解,而并非是通過教師的解釋,教師在對詞語進行解釋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偏頗,或者是受到教師個人情感與主觀意識的影響。而利用多媒體通過對一些圖片與視頻的幫助進行詞語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對詞語的客觀理解[3]。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趙州橋》這篇課文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橋身一些描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對趙州橋的相關圖片進行觀看才能夠讓學生理解得透徹,如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對于回首遙望,學生能夠理解,就是回頭看向距離自己比較遙遠的人或者事物,但是前爪相互抵著,如何回首遙望。學生就要結合上下文,在通過對圖片的觀看,才能夠有所理解。
2.3 提高對日常交流和作文寫作中詞語積累的重視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需要漫長的積累與反復應用與練習的,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有耐心,通過日積月累的累積,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夠厚積薄發,教學的成效不是短時間能夠看從學生身上體現出來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對詞語積累的重視。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在日常交流的過程中,要提高對一些優美詞語運用的重視,在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另外,能夠提升學生詞語積累量最為有效的策略就是鼓勵學生多讀書、多寫作。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很多優美的詞語,或是平時在教材中學習不到的詞語,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對學生詞匯量積累是一個十分有幫助的過程,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多寫作,寫作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所積累的詞匯量嘗試運用,久而久之讓學生對學過的詞匯量能夠量靈活地運用,將所學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還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現自身詞匯量的匱乏,進而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詞匯量[4]。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詞語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石,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語文教師要充分地分析自身在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在新課改背景下,自身的教學模式是否符當今語文教學的目標,通過日常語文詞語教學不斷地歸納與總結教學經驗,調整教學方式與方法,鼓勵學生平日里對語文詞語的積累與運用,達到對詞語的數量掌握與運用的目的,在提升語文詞語教學課堂效率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閱讀與寫作學生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馮稚.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163.
[2] 段云軍.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方法探討[A].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3] 劉雯.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16(11):52.
[4] 許紅衛.探究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祖國,2018(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