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提倡各個學科教育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來說,要重視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高階思維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的思維,包括反省、高層次、批判性、創造性、合理性、分析性的思維。物理教師在清楚高階思維包括的具體內容后,分析當前學生思維能力現狀,并探究形成原因,而后提出從教學模式、高階思維課程設計、鼓勵學生質疑,這三個方面融合到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出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高階思維能力;培養
進入20世紀之后,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全球內各個地區和各個國家,均有著更加密切的聯系,世界范圍內的人才市場快速成長起來。全球范圍內正在激烈地爭奪著高素質人才,我國社會發展也需要數量龐大的高素質人才。當前,不管是社會上,還是用人單位,都更加關注人才是否具有綜合能力,因此,學習者不但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分析決策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等高層次的思維能力。此種背景下,教育工作要將更多精力放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方面。高階能力能夠讓學習者更快地適應社會,并發揮出自身價值,同時也能促進學習者綜合素質提升。
一、 高階思維能力的內涵
在何為“高階思維”的研究方面,由于國內、國外的學者,在學習文化、知識背景、理論依據和思維過程,這些方面均存在著差異,所以,不同學者對于高階思維能力的理解并不相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高階思維用英語來表達是“HighOrder Thinking”,簡化為“HOTS”。對于該高階思維能力的內涵,綜合各個學者的觀念,分別是分析性思維、合理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高層次思維、反省思維。
而教學中的高階思維,則以布魯姆等人所提出的認知結果(認知教學目標)分類為代表,該理論中將認知發展水平分成6個層次,分別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每一個層次都有著一定意義以及行為特點。布魯姆等人覺得,這些水平層次中屬于高階思維的是分析、評價、創造。發展該層次的認知水平,則是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綜合運用不同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質疑、課堂設計,進而實現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目的。
二、 高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現狀
第一點,從當前高中學生思維表現來看,大部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尚達不到高等水平,一般均出現了思維層次以及認知水平的低層次,對于知識缺少更深度的認知。第二點,學生成績不同,表現出了高階思維能力也不同,將成績按照差、中等、良好、優秀的等級劃分,每個等級的學生,思維能力表現差異較大。并且高中學生的高階思維技能以及高階思維傾向,這兩個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第三,高中學生到了高三的時候,高階思維能力的差異表現并不是非常明顯。第四,性別不同的高中學生,在高階思維技能以及高階思維傾向方面的差異,也不是非常顯著,但是男生相對于女生,更擅長深入思考知識,有著明顯的高階思維。個別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批判能力、決策能力、創造能力,均高于女生,也就是高階思維能力強于女生。
三、 影響高中學生高階思維形成的因素
總體上看,高中學生的高階思維表現為缺失的情況,而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方面,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視。面對著高考的壓力,物理教師想要幫助學生們提升成績,將更多精力放在講解知識方面,所以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該能力的培養,對于高階思維能力的理解也不夠深刻。
第二,教學過程中缺少科學化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方法,即使新課程改革之后,新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可是存在著嚴重形式化的問題,實際操作中,依然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地思考。
第三,教師所設置的問題,并不能很有效地引發學生思考。問題本質能夠決定思考結果,而思考結果將對思維過程進行控制。傳統教學方法下,所設置的問題,一般比較單調,沒能重視情境和學生生活之間的實際聯系,因此不能促使學生有效從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學生也很少能開展高層次思維活動,從而限制了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第四,教師構建的學習環境,很少能體現高階思維能力的鍛煉。多種多樣的學習環境,能夠將充足的學習支架提供給學習者,因此,現實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和技術資源,幫助學生構建出豐富的學習環境,同時有著愉悅、輕松、真實的特點,才能誘發學生的思考,但是實際上,教師很少能這樣開展教學活動,也就不能更好地培養高中生該方面能力。
第五,學生自己因素的影響,比較典型的就是,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學生思想品質,學生運用的學習方式,都會影響高階思維的發展。
第六,評價方式的影響,對于學生的評價,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以及社會其他人,都認為學習好,成績好,才是真的好,更關注學生成績,但是忽略了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這種診斷性評價,不利于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四、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轉變教學觀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應當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是中心的理念,而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中心。守舊的教學模式下,更加重視完整明確地對內容架構進行界定,因此學生也就只能按部就班地接收知識,不管是教學具體方法以及步驟,還是物理教學中的實驗細節、現象、結論,都是統一規定好的,這種情況下,學生高階思維難以得到提高。所以物理教師要想有效培養高中生的該思維,一定要轉變觀念,對于學生提供的硬性指導要適當減少,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問題思考中,進而發展高階思維能力。另外物理教師的教學活動要能與生活聯系,并讓學生產生理論和現實的共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開放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運用多樣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參與探究,才能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這有利于高階思維能力的形成。
比如教授“電子的發現”該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轉變原有教學觀念,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更重視學習過程,實施了開放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本內容之后,通過多媒體技術介紹了有關本節課的知識,而后提出了幾個問題,讓學生自行解答。問題一:什么是陰極射線?問題二:是通過什么手段,或者怎樣發現電子的?問題三:為何說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當學生回答完畢這些問題后,教師再次指出了教材中實驗部分的內容,發出看這樣的疑問:教材中怎樣測定了電子比荷?是不是只要確定了陰極射線比荷之后,就可以確定出它是通過電子組成的?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并展示出討論結果和自己的觀點。而后引導學生解決帶電粒子電場勻速周運動的相關問題。通過這種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掌握了所要學習的知識,還在探究過程中,鍛煉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鍛煉了高階思維能力。
(二) 豐富教學方法,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方案
物理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高階思維能力,就必須將這種思想貫穿在整合課堂教學中,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合理地設計出課堂教學方案。首先,物理教師要能思考自身教學,與學生認知程度是否相匹配,盡力為學生設計出可以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教學方案,也能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形成。教師還應當不斷總結經驗,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方案的設計應當遵循兩個原則,內容全面而豐富,教學目標則更明確;教學設計可以畫龍點睛,有巧妙的地方,也必須與教材內容相契合。
比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的第一課時,教學方案可以這樣設計:
1. 新課導入:在初中你們已經學過了力,今天我們來進一步學習力。
2. 新課教學:學習內容是力和力的圖示。
首先,教師做了演示,用手壓鋸條、拉皮筋等,學生觀察現象,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變化呢?扔掉手中的粉筆,拖動桌面上的書等,又有什么現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這種變化呢?引導學生說出,鋸條、皮筋的形狀發生了改變,粉筆、書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這些都是由于這些物體受到了其他物體的力的作用的結果。最后教師總結,在物理學中,人們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產生形變的原因,即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稱作“力”。
其次,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力的作用效果,總結得出,力使物體發生形變;力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大小、作用、方向)。得出力的定義: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教師再次提出問題1:力可以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嗎?引出力的物質性;問題2:我們用手拍打桌子時,是手給桌子ー個力,可為什么我們的手也會感到疼痛呢?引出問題的相互性(讓學生用力打桌子,體會手的感覺);問題3: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動桌面上的書,書的運動一樣嗎?引出力的矢量性。
最后,教師提出,如何通過作圖來表示力昵?力的圖示,引導學生從課本中尋找,力的三要素(大小、作用點、方向),進而將力表示出來;力的示意圖,只畫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表示這個物體在這個方向上受到了力。提出力的單位:牛頓,符號N。
3.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展
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中,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該種能力,就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質疑,以啟發學生的高階思維,還能提高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質疑,教師才能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也就能調整方案,提升教學效率。物理教師要運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學生質疑,從而促使學生進行探索,并解決問題。
譬如,講授“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知識時,物理教師先用實驗的方法,幫助學生總結出結論,除電阻外,電容、電感對自流和交變電流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為了保證課堂的連貫性,以及鼓勵學生質疑,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感抗同交變電流頻率存在何種聯系;感抗同自感系數又有著何種聯系;其與交變電流存在何種聯系;容抗同交變電流頻率存在何種聯系;感抗同電容C之間的聯系。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思維變得活躍起來,也敢于提出質疑,進而鍛煉了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培養了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五、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中,為了能更有效的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同時豐富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更多課堂教學方案,并且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才能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集峰.高中物理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現狀探究[J].新課程(下),2017(10):7.
[2]張建龍.高中物理教學中關于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23):85-86.
[3]曾志旺.基于實驗探究教學,培養高階思維能力[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7):52-55.
作者簡介:
李懷喜,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