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小學道德素養以及法制觀念教育引導當中,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引導,強化學生的法律認知觀念,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好地認識法律。并且了解法律在現實的生活當中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也要積極地以核心素養來進行教學引導,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來引導學生對于道德與法制課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學習,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道德與法治;探究路徑
一、 引言
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本著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來進行德育教學的拓展和創新。教師也要更好地理解核心素養在小學德育教學當中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我國公民的綜合素質。兒童能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規范自身的行為,樹立自身的道德觀念,使自身能夠在時代的發展下進行提升和拓展。教師也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不斷地更新教學知識,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制學習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路徑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二、 核心素養教學提出的背景
我國教育部門在教育引導過程當中,以核心素養來進行教學的創新,提出核心素養關于學生的學習重要性,體現了教育跟隨時代的發展而進行創新和變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引導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的結合核心素養來進行道德理念的培養和創新,使小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真正地完善學生的學習觀念,讓學生具備適應世界發展變化的綜合素質。教師也要深刻地認識到核心素養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使小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探索,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意識,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使學生在競爭的過程當中更好地積累道德與法制知識,從而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人素質,完善學生的發展狀態。教師也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并且基于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制課程來進行創新形式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發展規律,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
三、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
(一) 教師自身教學專業性不夠完善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由于教師受到教學觀念的影響,不能夠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來進行教學引導,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過于被動,不能夠很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并且教師過分地以學習成績來作為主要的教學評價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味地進行背誦。導致學生在背誦的過程當中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對于道德與法制學習產生厭倦的心理,無法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 教師對于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理解不夠完善
小學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對于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理解不夠完善,不能夠很好地進行知識的傳遞和引導。再加之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性格特點較不成熟,對于道德與法制知識點的掌握能力也較差,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一味地進行知識的傳遞,忽略了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教學的引導。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過于吃力,不能夠理解較為抽象復雜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點。并且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于核心素養的理解不夠完善,只是注重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 教師與小學生缺乏實際的溝通
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以自我為教學的中心利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引導,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很好地跟隨教師的引導來進行高效的學習。再加之教師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當中也不能夠積極地進行表現,導致師生關系過于嚴肅,學生不能夠根據自身的不足來進行學習和探索。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頻率也較低,教師也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且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味地利用自身的教學理念來進行教學引導,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很好地進行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不能夠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基礎來進行教學拓展。
(四) 小學生個人認知能力較低
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的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并且結合核心素養來進行教學引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低,不能夠很好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小學生也不能夠進行有效的思考和掌握。并且小學生對于社會和生活的了解較為有限,道德與法律意識較為薄弱,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吃力。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與家長進行良好地配合,幫助小學生進行成長和提升。
四、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路徑
(一) 教師要整合教學主題,提高知識的覆蓋范圍
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深刻地認識到該門課程開展并不是單獨地設立理論教學科目,而是要在教學當中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及學習狀態,進行實踐教學的引導,多與小學生進行溝通,拉近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了解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性。教師要積極發現小學生生活當中的道德與法治是歷代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進行聯系,幫助小學生更好地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并且在事例學習分析的過程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拓展自身的邏輯思維意識,養成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思維。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學習當中進行自主的探索和完善,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態來進行相應的提升,使得道德與法制學習更加科學性和高效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優美的校園環境這一節課文時,就可以通過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將課堂拓展到課外當中,帶領學生參觀校園各角落,并且給學生講解校園的故事和制度,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校園的美麗。并且了解校園規章制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的知識點掌握能力,使學生對于校園環境以及對知識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學生的學習理念。
(二) 利用體驗式教學來進行教學的拓展和提升
由于小學生性格特點較為活潑,注意力不夠集中,思想意識不夠完善,所以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習能力來進行教學方面的創新和拓展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體驗式教學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當中,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教師要將體驗式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來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到道德與法治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提高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有關團結的德育知識,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活動來使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小組合作探究,并且在組內進行互幫互助,共同地完成一個游戲任務,學生在進行互幫互助的過程當中更好地進行交流和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講臺上與大家分享游戲的過程,是學生在分享的過程當中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和認知,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融入性。教師也要在這一過程當中樹立正確的教學榜樣,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學習和提升,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制學習熱情。
(三) 優化教學方法,注重情感體驗
教師在進行小學德育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講解關于道德與法治內容時,可以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當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方面的拓展和創新,按照教學的安排來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學會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教師要盡量使全員都參與到其中,并且鼓勵學生進行互相的交流和搭配,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并且在游戲教學當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制學習理念。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的引導,播放一些社會熱點性話題,使學生能夠進行觀看,幫助學生結合道德與法制知識來進行熱點話題的分析和探究。學生能夠在分析探究的過程當中更好地了解道德與法制知識,并且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學習投入力度。教師也要將教學回歸到現實的生活場景當中,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的體驗,并且感受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感受和學習投入力度,有助于幫助學生在體驗的過程當中加深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 教師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來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教師也更加注重利用先進的技術來進行教學的拓展和創新,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教師要準確地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以及教學大綱并且結合先進的教學技術來進行創新性的教學引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要基于核心素養,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方面的拓展和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
參考文獻:
[1]金亞慧.對課堂教學增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實效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6).
[2]文圓.中小學德育課堂教學的思考——從赫爾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說起[J].學園,2018(2).
作者簡介:
王辛未,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平襄鎮新店子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