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馬龍
摘? 要:當前,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內容,關系著高校整體工作的運行與發展。新時期,高校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創新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是當前高校亟須解決的問題。該文闡述了現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方法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時期? 高校? 學生管理模式?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231-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高校學生的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學生人數的增多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而學生管理工作又是高校整體工作正常運作的基礎,關系著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存在著許多問題,已經不再適應高校的發展。在新的形勢下,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該進行創新,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促進高校的發展,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1? 現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單調、僵化
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單調、僵化,重點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主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學生進入社會后不能適應社會激烈的競爭,從而產生消極的心理。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行政部門缺乏活力,只是趨于表面形式上的工作,而沒有抓住學生管理工作的本質,致使學生管理工作了無生氣,這很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更不利于高校的進步與強大。
1.2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定位模糊,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水平較低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成績,還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三觀問題等。然而,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多由輔導員承擔,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繁忙,且學生數量眾多,輔導員也不能一一進行交流溝通。再者,當前高校的輔導員多由年輕的教師擔任,社會經驗較少,從而不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解決溝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定位模糊,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水平較低,嚴重阻礙了高校工作的正常運行,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1.3 網絡環境的沖擊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網絡文化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大學生個性鮮明,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網絡受到了大學生的歡迎,并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娛樂,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豐富了自己的生活。然而,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上的負面信息,網絡暴力、網絡文化侵蝕等也在影響著當代的大學生。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點形成時期,缺乏社會經驗,極易受到網絡文化的侵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價值觀的樹立等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也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在新的時期,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當進行創新改革,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校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4 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來帶來了挑戰
目前,高校的大學生多為95后和00后,這些大學生追求個性、自由,且正處于青春期,極易產生叛逆、攀比的心理。且學生與教師存在著年齡差距,觀念相差較大,師生之間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這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新時期,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當進行創新改革,結合學生自身個性特點,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學生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2?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究
2.1 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以人文本,實現多元化教育
高校要想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質量,就應當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以學生為主,實現多元化教育。高校不應該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應該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及工作能力,實現多元化教育,這樣,學生進入社會后,才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實現自身的價值。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是高校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校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2 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
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多由教職工尤其是輔導員進行擔任。然而輔導員工作繁忙,且經驗較少,學生管理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高校應當對學生工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高校也可以選撥一些有經驗的學生管理人員來擔任學生的管理工作,從而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水平,保障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的心理的形成。
2.3 對學生加強網絡形式的教育
網絡信息化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大學生極易受到網絡負面信息的沖擊。因此,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當對學生加強網絡勢的教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或可以開展相關講座,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學生網絡信息的分辨能力,使學生不易受到網絡負面信息的侵蝕,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在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行為,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高校一旦發現學生的一些不良現象等,要及時進行制止,情節嚴重的還要進行嚴肅處理等,規范學生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的發展與成長,推動高校管理工作的不斷進步。
2.4 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體系
高校應當完善學生管理工作的體系,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學生管理工作應當適當放權,選撥一些優秀的學生來輔助老師進行管理工作,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生之間的交流更真實,更易抓住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問題及特點,上傳下達,及時發現了解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況,學生的學習、生活的態度等,使學生的管理工作更具有針對性,管理起來更加便利。從而保障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與進步。
2.5 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注重情感交流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的重要形成時期,且大學生追求自由、追求個性化的生活,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因此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一旦發現苗頭,要及時進行扼殺。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要真情實意,切實站到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工作的態度,獲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工作管理起來更加輕松,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也推動高校整體工作的進步。
3? 結語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關系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關系著高校整體工作的運行。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管理模式單調、僵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定位模糊,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水平較低;網絡環境的沖擊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來帶來了挑戰。因此,高校應當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成長。高校應當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以人文本,實現多元化教育;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對學生加強網絡形勢的教育;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體系;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注重情感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校工作的正常運行及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艷.科學發展觀與高校學生管理理念的創新[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70-73.
[2] 劉青春.高校學生社區管理模式的重構實踐與發展研究——以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1):45-48.
[3] 劉璐.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J].才智,2018(1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