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力培養時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成為中國實現強國的戰略舉措,“工匠精神”則核心的體現了高技能人才的綜合素養。高職院校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在如何推進“工匠精神”培育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培育“工匠精神”,成為了人才培養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工匠精神內涵的分析,剖析了如何依托職業技能大賽在高職院校有效培養工匠精神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養;職業技能大賽途徑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課題”職業技能大賽與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關聯耦合研究(項目編號:2017035)的成果。
【Abstract】cultivating high-skilled talent which is needed by the society has become the approach of having China achieve the power of the nation and craftmanship has shown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of high-skilled talent. As the cradle of high-skilled tal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aftmanship.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craftmanship has become a key qu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core of craftmanship and discussed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craftmanship through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raftmanship training; approach of professional skill competition
隨著世界經濟增長步伐的加快,許多國家都感受到技能人才尤其是優秀技能人才的短缺。自20世紀40年代,西班牙開創性的舉辦了世界技能大賽之后,世界各個國家相繼跟進舉辦并積極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各項比賽活動。通過這樣的比賽與交流,促進了各國技能人才的成長和選拔,提高了各國職業技能人才的水平,從而也強大的推動了職業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邁入十三五,中國正朝著制造業強國的目標不懈努力,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來越大,我國現階段正在實施通過開展各種技能大賽來有效培養更高更優秀的高技能人才,補上這個缺口。可以說,優秀技能人才是我國實現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支撐,人才質量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而工匠精神又是人才質量的重要內涵。無論是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還是全社會對“大國工匠”精神的呼吁,都旨在培育高技能人才,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加速強國的步伐。
作為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高等職業院校在重振“工匠精神”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成為了職業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工匠精神的內涵
作為基本的勞動素質,“工匠精神”經歷歷史傳承與現代賦新之后,成為了現代職業人重要的職業素質與技能。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因此“工匠精神”不僅是指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指卓越的富有創造性的技術與技能。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能、綜合素質高強的應用型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一種職業精神,又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集中體現,是從業者的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落在個人層面,就是一種認真態度、敬業精神。為高職學生注入匠心,可以推動高職教育的特色發展,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有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素養,更有助于培養未來大國工匠,為增強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奠定基礎。
2 依托職業技能大賽在高職院校形成蔚然成風的工匠精神
2.1 職業技能大賽促使高職院校教師注重工匠精神
2008年教育部開展了職業院校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近10年來逐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全國有大賽”的競賽格局,來推動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2014年人社部明確職業技能競賽工作要“擴大職業技能競賽的影響,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培養和選拔高技能人才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大力營造技能人才成長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并提出“人社部將每逢雙年7月份組織開展“中國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競賽月活動。
現階段職業技能大賽日臻完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水平也不斷提高,從以往的“求會”發展到了現在的“求精”、“求新”,大賽技能的評判則更充分地體現了職業性、專業性、規范性、先進性、創新等特點,這就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職業素養與技能的要求,對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我院酒店管理專業是省重點專業,茶藝茶道是該專業核心課程,自2013年參加了中華茶藝技能大賽各個層面的各類比賽,獲得了優秀的成績,尤其近幾年佳績連連。探究其原因,是我院的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賽過程中,在注重參賽選手技能訓練的同時尤其注重工匠精神的熏陶與培養。
首先,教師在組織大賽過程中自身需要具備實足的匠心精神。組織大賽者需要完成競賽方案設計、技術文件撰寫、樣題設計、賽場設計、設備與工具的確定和準備、賽題設計、裁判員遴選與培訓、技術咨詢、賽場落實等各項工作。大賽組織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按照競賽的標準認真組織和實施,一絲不茍,認真對待,才能高質量的完成大賽的組織與實施。這個過程始終貫穿著“工匠精神”,也無聲的影響著學生。
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大賽的過程,需要認真研究茶行業的前沿知識與最新技能以及比賽技術文件,認真研究高職院校與社會從業范圍對規范茶藝標準的最新認定、對創新茶藝的最新發展態勢等等。同時還需要細心觀察掌握學生動態,并因人而異制定指導方案;也需要指導教師具備對專業技能的先進性認識與掌握,以身垂范,以工匠精神引領學生,才能高質量的完成對學生的指導工作,在大賽中取得優秀的成績。
總結近幾年的比賽經驗,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每年多次參與比賽,老師的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學生的積極上進、力求創新等精神已經固化成了我們特別的一種風格與傳統,并且自然的融入到了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熏陶著學生。反過來,又在參賽過程中進一步影響與感染了參賽學生。
2.2 職業技能大賽促進高職學生主動追求工匠精神
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在積極組織和參與各個層面的職業技能大賽,通過大賽不僅可以高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還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對待工作的認真嚴謹和孜孜以求的職業精神。
中華茶藝比賽內容有專業理論知識、生活品飲茶藝、茶葉等級審評、團隊創新茶藝等,學生需要根據教師制定的訓練計劃,完成各個賽項內容的測試,包括精確的流程、所需要的時間、技術標準、主體創新與演繹等等,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標準、規范、精確、完美等等,培養他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行為規范。
參賽學生在前期訓練過程中能夠比較好的掌握比賽要求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會產生驕傲自滿、難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后期訓練過程中又會遇到需要克服的枯燥、煩躁、難以持續堅持的心理坎坡,以及需要一定時間團隊合作的創新茶藝賽項。所有這些,都需要通過指導老師的循循誘導與不斷高要求訓練下,最終學生由“被動”轉化成“主動“的去更好更高的要求自己,從“求會”到追逐“求精”,直至取得優良的成績,并從這次比賽延伸到后續的各種學習與工作中去。另外,前一年甚至前幾年在茶藝大賽中取得驕人成績的同學,也會成為參賽同學的學習榜樣,他們來學校的現身說法更是讓參賽學生堅定的意識到,只有高標準高要求的訓練付出以及默契的團隊合作才會取得競技比賽的好成績。
2.3 職業技能大賽促進職業院校“工匠精神”氛圍的打造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中國產業發展特別是成為制造業強國的亟須。企業需要“工匠精神”,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也不能脫節。
目前,我國確立了“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辦賽宗旨,其目的就是要培育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培養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隨著大賽制度的不斷完善,國賽、省賽、校賽三級技能競賽體系基本形成,通過開展各種技能大賽來有效培養更高更優秀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條件已經非常充分。大賽已成為學生展示精湛技藝、良好素養的重要舞臺,成為職業教育與產業多元合作的平臺,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職業技能大賽在政府、學校、企業各方的聯動參與下,適應了時代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促進了校企合作的粘度。尤其是比賽技能的專業要求與水平達成,需要學校聯合行業企業、技能大師共同設計賽項內容及技能標準,行業企業走進學校,帶來了先進的專業技能,促進了學生職業技能的有效提升;技能大師參與職業院校的學徒制建設與比賽指導,以嚴謹認真的大師風范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提供了追求的目標;企業則可以在技能大賽中發現技能人才,挑選企業未來儲備人才。這樣,就形成了政府所想市場所盼學校能做的良性循環,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職業院校工匠精神的氛圍打造,在外部環境的倒逼下,逐漸發展為內化因素,直至蔚然成風,就不足為奇了。
3 小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職業技能大賽這個平臺,在大賽組織和參賽過程中對參賽學生工匠精神培養所取得的實踐教學成果,應用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使得學生在獲取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職業綜合素養,更為有效的培養其工匠精神,同時也同步提升了教師的業務技能與工匠精神。因此如何依托職業技能大賽這個平臺來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我們需要開展更進一步的實踐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杰,席東梅.啟示與借鑒:世界技能競賽考察報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4).
[2]環蓉.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研究的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J].高等農業教育,2016,(6).
[3]金璐,任占營.依托職業技能大賽培育“工匠精神”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0).
[4]俞迪佳,翟建.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影響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6).
[5]何秀芳.如何通過職業技能大賽選拔技能人才[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
[6]楊紅荃,蘇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當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2016,(16).
作者簡介
樓淑君(1965-),女,漢族,浙江浦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茶文化教育與研究、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