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多項社會職責,對社會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簡要論述了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并探討了新時期電視媒體如何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以促使電視媒體不斷發揮自身職能,推動社會的長足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電視媒體;社會責任;傳播
隨著社會的進步,電視傳媒產業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廣大民眾獲取信息的一個主要渠道。電視媒體不單是向大眾提供豐富的電視節目那么簡單,更多的是向社會宣揚正義,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電視媒體肩負重要的社會責任,只有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電視媒體才能為社會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1 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
1.1 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我國的主流價值理念,人民群眾只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接受、理解與掌握才會內化為自己的意識,自覺地遵守和履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1]。這便需要加大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力度,而電視媒體作為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大眾媒體,義不容辭地承擔著這項宣傳職能。電視媒體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受眾需求多、覆蓋面廣的優勢,運用不同的宣傳形式,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廣泛的宣傳,從而為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做貢獻。
1.2 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制尊嚴
市場經濟能否健康有序地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穩定。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電視媒體也要承擔起維護市場經濟法制,推動市場經濟穩定和諧發展的重要社會責任。一方面,電視媒體作為社會活動的參與主體,要始終將遵紀守法放在新聞傳播工作中的第一位,確保所有的新聞報道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刊登危害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任何信息與言論,絕不將國家與市場主體的機密外泄,自覺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2]。另一方面,電視媒體身為輿論監督機構,需要對良好的法制建設環境進行積極的維護。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得還不夠完善,電視媒體應當勇于曝光市場經濟中存在的權錢交易、偷稅漏稅、市場欺詐等惡劣行為,使消費者與正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的維護,嚴肅經濟市場中的法制氛圍,以此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
1.3 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過程中,民生問題始終是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盡管我國的民生問題相比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當前依舊有不少民生問題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如亂收費、住房難、就業難等民生問題都亟待化解。電視媒體應當積極承擔起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正的社會責任,向政府部門傳達人民群眾的呼聲,提醒或督促政府部門及時改善并解決民生問題[3]。與此同時,電視媒體要將政府部門的民生措施通過電視媒介向大眾進行傳播,讓民眾及時了解政府部門的民生舉措,從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電視媒體應當積極關注與民眾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和事件,對于不利發展民生、破壞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現象與問題要進行及時的跟進,并對其加以監督,促使不良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1.4 傳播優秀文化,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文化在人類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產生直接性影響。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因此,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有效手段,電視媒體應當向全社會傳播先進的優秀文化,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電視媒體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做到為群眾負責,為社會負責。我國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電視媒體應對其加以繼承和發揚,通過不斷創新,推動傳統文化實現傳承與新生,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電視媒體也要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與先進的世界文化展開積極的對話和交流,對優秀的世界文化成果加以吸收,從中汲取有益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經驗,并向全世界推廣我國的優秀文化,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
2 電視媒體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2.1 積極革新電視媒體人的觀念
為使電視媒體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首要任務便是革新電視媒體人的傳統工作觀念。一方面要強化電視媒體領導干部的社會責任感。電視媒體的發展策略與方向通常都是由領導干部決定的,領導干部必須對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有個明確的認識,嚴格遵守相關的政策法規,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為電視媒體工作人員樹立榜樣;另一方面要著重培養電視媒體制作人的職業精神和綜合素質,通過加強誠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促使制作人形成為社會服務和奉獻的價值觀念,推動電視媒體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發展做貢獻[4]。
2.2 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制度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為強化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必須要加強相關法規與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一方面,對電視媒體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加以完善。根據電視傳媒產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通過借鑒發達國家與地區的電視媒體發展經驗,制定相應的法規,明確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建立全面有效的監督機制。從電視媒體行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政府為指導,建立相應的社會責任監督機制,監督并評價電視媒體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最后,建立信息公開機制。對某些電視媒體不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曝光,通過法律制裁和道德譴責促使電視媒體不斷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從而在日常工作中自覺、自主地履行社會職責。
2.3 強化政府監管
社會的穩定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為使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得到更好的履行,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強對電視媒體的正確領導。特別是國家廣電總局和地方文化管理部門更要積極地對電視媒體進行規范與監督,促使電視媒體始終將社會責任放在發展的第一位[5]。近年來,我國部分電視媒體傳播的內容比較低俗,各級政府部門應當對其進行持續而強化的監督和管理,嚴厲處罰傳播不良信息內容的電視媒體。此外,政府部門應對電視媒體進行積極的引導,通過舉辦相關的交流會和研討會,對電視媒體人進行相應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充分履行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
3 結語
總而言之,電視媒體作為一種大眾傳媒肩負著十分重大的社會責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電視媒體缺失社會責任的現象卻比比皆是,因此,電視媒體必須要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吳林生.淺談電視媒體人的社會責任[J].黑河學刊,2019,(4):63-64.
[2]張瓊華.淺談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J].新聞世界,2010:59.
[3]馮媛.淺談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的受眾意識和社會責任[J].新聞世界,2018,000(008):P.27-29.
[4]孫靜.淺談新時期電視臺編輯工作中的社會責任[J].新聞傳播,2018,(22):91-92.
[5]宋冬梅.淺談媒體人的媒介素養與媒體責任[J].新聞研究導刊,2015,6(24):130.
作者簡介
熊偉(1964-),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主任記者(副高),重慶市云陽縣人,重慶市云陽縣廣播電視臺,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