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山 高坤 宗平
【摘 要】搞好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工作,重點在于充分發揮專業教師課程思政的積極性和提高他們的課程思政能力。本文通過明晰經管類專業學科基礎課《管理學原理》課程思政的意義以及探析該課程中主要的思政元素,為經管類專業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提供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管理學原理;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029-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由于人們對于專業課程只負責培養專業能力的慣性思維定勢以及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內容的確有一定難度,部分高校的課程思政工作開展并不是很順利。要做好課程思政工作,就要充分發揮課堂育人的主體——專業教師的積極作用。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過程的關鍵在于教師愿不愿意、教師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能力。沒有專業教師的積極參與,很難真正“潤物細無聲”地達到良好的課程思政的效果。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提高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意愿和課程思政能力。思政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師對所講授課程可能結合的思政內容,進行“挖金礦”似的探索。教師做這種探索越多,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在課程中找到思政內涵。本文以《管理學原理》課程為例,通過剖析該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意義以及具體的授課內容中可結合的思政元素,力圖為經管類專業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提供借鑒。
一、《管理學原理》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
思路決定出路。有了積極的課程思政意愿,才會認真想辦法去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經管類專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本質,每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都有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要求。《管理學原理》是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學科基礎課,通常開設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這一時期正好是學生進入大學后初次走向社會、形成自我獨立思想的關鍵期。這一階段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對于學生人生觀的塑造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當今大學生大多生活在信息發達、網絡資源豐富的環境,受價值觀多元化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學生又似乎非常的有“主見”,有的甚至對傳統的思政課比較排斥。因此,如何通過柔性管理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積極影響,潤物無聲,對于引導和培養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而在學生剛開始接觸學科基礎課的這一階段,通過開展課程思政,通過專業老師而非思政老師進行思想引導,發揮專業課的價值引領作用,正是實現柔性管理的重要方式。
二、《管理學原理》中的思政元素
做好課程思政的另一個關鍵是提高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其中一種能力是找到課程的培養目標與思政內容的結合點。在教師不能領悟、不能理解時強行要求思政入課程,很有可能出現生硬引入思政內容的“尬聊”模式。其實無論是自然科學類課程,還是社會科學類課程,都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下面我們依據《管理學原理》課程講授的經典內容,詳細說明如何在該課程中巧妙加入思政元素,以供參考。
1.總論。
很多學校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都會引入“模擬公司經營”活動,可在此活動中加入環保、誠信、產品質量等元素;在“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中,介紹我國古代優秀的管理思想和儒家、道家、法家等傳統思想派別,使同學們在感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與魅力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講授“管理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更是可以貫徹立德樹人的要求,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最后,對“管理系統原理”的講授,還可以加強同學們對唯物辯證思想的貫徹和應用。
2.決策與計劃。
可通過華為等我國優秀企業在戰略實施以及當前面臨的戰略環境方面的分析,增強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一帶一路”同樣是非常好的國家戰略計劃案例;計劃制定的方法可采用國家“十三五計劃”制定過程作為案例;“計劃”職能,“SWOT”戰略分析方法,還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外部環境,進行科學的學業規劃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規劃。
3.組織。
組織這一篇可以與黨史知識較好地結合。教師可以將黨的優秀組織管理案例、黨員的先進事跡融入到課程知識點中;“組織文化”部分可強調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海爾最新的組織實踐以及海爾管理案例三次納入哈佛商學院案例,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領導。
在講解“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時,可以回顧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黨的領導的事跡和精神;“領導風格和領導方式”可以介紹黨的“民主集中制”等組織原則;“激勵理論”中不同需求層次的介紹,共產黨人餓著肚子干革命的例子可為同學們追求高層次需求樹立榜樣;“內外歸因理論”可以引入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黨的優良作風。
5.控制。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這一閉環管理思想促使同學們不斷自省;控制的關鍵點、控制的上下警戒線,提醒同學們抓住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在思想、行為上嚴格要求自己。
總之,《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每個模塊,都可以無縫嵌入思政教育內容。當然,《管理學原理》中可進行思政內容結合的點也遠不止以上闡述的內容。專業課程與思政的結合點,需要教師如同挖礦一樣去仔細發掘。只有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廣大教師才能增強自身思政教育的自信,與其它思政教育體系的教師一起,“同向同行”,通過傳播正信正念,使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教育真正起到立德樹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飛,吳男,鮑宏博.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管理[J].高教學刊,2016(7):150-151.
[2]史巍.論以“課程思政”實現協同育人的關鍵點位及有效落實[J].學術論壇,2018(4):168-173.
[3]劉在洲,唐春燕.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的契合性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5):64-66.
[4]任敏.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EB/OL].搜狐教育,https://www.sohu.com/a/307948531_381534,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