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琳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嚴道第二小學集團
寫作教學是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工作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到“不逃避寫作”。筆者也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得知,學生的學做能力和表達能力二者之間是有一定關系的,寫作能力強,那么學生的表達能力一定不差,表達能力強,寫作時也沒有抓耳撓腮、不知道寫點什么的情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尋求一些有效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關鍵。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寫作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文字表達能力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為學生日后學習語文及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實際的語文寫作教學中,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及生活的認知,鍛煉其表達能力,這些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使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及思維創造能力。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清楚自己的思想,進而提高思維邏輯能力。
(一)小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在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寫作課堂教學氣氛尷尬沉悶,傳統寫作課堂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教師在講解完寫作方法和技巧之后,會給學生一篇寫作題目,運用課堂上講過的知識點來讓學生進行自主寫作。上述過程中,教師完全把控者課堂的整體走勢,學生的學習地位被動,長此以往,他們的學習興趣驟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素質教育沒有落實到小學語文寫作課堂。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所謂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教會他們相關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而是要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加大學生的寫作素材儲備量,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讓學生養成仔細觀察、隨時積累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教師應試觀念太強,導致素質教育沒有真正落實到寫作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三)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在筆者的觀察和調研中發現,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并沒有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而是將寫作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不斷練習,認為督促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滿堂灌的結果就是學生無從下筆,抵觸寫作。
(一)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興趣。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寫作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興趣。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之間,了解學生真實的寫作水平,抓住他們的寫作缺陷,在課堂教學中,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寫作教學計劃,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提高他們的自主寫作興趣。
(二)要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寫作教學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應付考試,而是要學會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文字重組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寫作效率的同時,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形成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學習習慣,在教學課堂中積極引導學生積極生活,讓學生在寫作中養成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師要革新自身教學觀念。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有引導學生面對生活的意識,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寫作中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學生傳遞正能量。另外,筆者認為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能套用死板的作文萬能公式來壓制學生的情感抒發,不能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作文的遣詞造句上,讓學生參與到作文素材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中,不一味的強調寫作內容,還要注意學生的寫作表達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創造能力,促使其在寫作中成長。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學生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習任務。教師的職責并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基礎的寫作技巧,以此為基礎,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定心、定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寫作效率的同時,推進寫作教學課堂的順利進行,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