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楊志敏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教學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大,產教融合協同培養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對于優化調整專業產業結構,構建和諧的校企合作關系,吸納行業人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此,對于產教融合協同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該文首先介紹了樹立明確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其次介紹了產教融合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成效,最后闡述了深化產教融合協同發展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方案,并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產教融合? 協同培養? 應用性? 技術型? 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a)-0186-02
1? 樹立明確的培養應用型人才辦學定位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增大,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就業壓力不斷增大。不管是高職院校,還是高等院校,在辦學過程中都應該明確樹立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辦學宗旨,在辦學過程中不斷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同時還應該堅定地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路徑,在辦學過程中不斷優化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只有這樣高校才能真正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創新人才培養之路。高等院校應該緊緊抓住國家教育發展的機遇,同時還應該結合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重大的就業機遇,在這樣社會背景下,高校應該充分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方式的轉型,努力實現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高等院校明確自己的轉型方向和辦學定位,需要結合以下幾點展開。
首先,高校應該為學校師生提供更多的交流的平臺和相應的教育教學理念方面的培訓。充分組織高校業務骨干教師和領導干部能夠參與到產業協會、行業組織、相關企事業單位中來,通過進行交流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同時還能對行業、產業、用人單位的實際用工需求有所了解。這對于高校社會需求分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還能夠讓高校能夠理清其今后的辦學思路。
其次,高校還應該定期邀請知名的專家學者參與到高校課程教育改革中來,讓知名的專家學者能夠將高校先進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理念帶到高校的課程改革研究中來,讓這些知名的專家學者能夠為高校今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方案進行考量,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高校明確今后的教育教學發展方向。
再次,高校除了邀請知名的專家學者參與到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來,還可以與其他知名院校進行互動的交流考察的方式,讓本校的骨干教師能夠有機會去知名學府進行考察,了解其他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以及成功的教學經驗,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幫助,也能夠讓教師在這樣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讓教師改變固步自封的教學狀態,這對于高校產教融合模式下培養創新型技術型人才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最后,高校還應該嘗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大型的提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學術交流研討會,能夠讓教師在參加研討會的過程中有機會與他人的教學方式進行互動交流,能夠讓教師信服學校所確定的教學定位和教學理念,能夠讓學生主動地適應高校的教育教學理念。高校應該嘗試出臺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將產教融合模式下培養創新型技術型人才的辦學理念能夠升華為學校發展的指導原則和思想,同時應該通過明文規定的方式明確高校對自己的定位,來確定今后的發展規劃,能夠實現各高校為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技術支持。
2? 產教融合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成效
2.1 建立融合共贏的校企合作關系
對于高等院校來說,能否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當地的辦學特色,能否實現當地辦學的順利轉型發展,取決于其能否與學校建立合作共贏的校企合作關系。高等院校在辦學過程中,需要處理好與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共贏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借助企業與政府為高校學生實習提供的工作崗位和機會,及那里和諧融洽的合作關系,對于高校今后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幫助,也能給高校今后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供良好的改革環境。對于高校來說,在開展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還應該致力于學校管理、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方面的改革中來。高校自身應該成立校外教學指導委員會,充分發揮校外教學指導委員會對于高校開展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指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對于社會的適應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具競爭力的優質畢業生。
2.2 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提升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
高校在辦學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區域主導產業特性,制定適合高校開展產教融合模式的辦學宗旨,在辦學過程中還應該堅持培育特色、突出應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原則,在辦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優化高校的產業結構,只有這樣高校才能更好地提升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高校需要結合當地的特色產業來調整自己的專業學科結構,確保高校學科專業能夠與產業鏈相對接,能夠不斷創新專業劃分方式,細化專業人才培養方向,能夠讓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式更加科學合理。高校還應該進一步明確高校專業群的建設目標、標準和任務,能夠建立起和當地就業產業和產業鏈相結合的專業體系,能夠在辦學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服務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讓高校為當地區域經濟服務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校應該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指導意見》的相關精神,能全面落實地區教育發展的精神,加強學科專業群建設的水平,能更進一步提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能夠提升地區教育對支撐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
2.3 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突出應用人才培養的特點
對于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來說,應該實現在教育轉型過程中,能夠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近年來高校應該樹立以培養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高校應該重新制定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且做好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相關制度設計,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去優化人才培養的進程。高校應該盡快啟動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在充分結合當地特色產業、行業特點、企業特點制定適合學校發展的培養方案。高校應該樹立以能力培養為方向的教學目標,建立起人才培養的邏輯路徑,對于當前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進行修訂。在產教融合對教學模式下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應該加強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改變過去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的問題。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大課程改革力度,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也應該進行必要的調整。能夠使用適合產教融合協調發展教學理念的教材,提升高校所培養人才與社會的適應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能夠順利達成。
3? 深化產教融合協同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方案
3.1 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學校合作影響力
深化產教融合,實現協同合作培養模式,更好地培養應用型和技術性人才,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政府在地方院校的轉型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政府能夠為高校轉型和分類管理提供必要的引導工作,同時還能給高校轉型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這對于促進產教融合模式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學校應該主動適應教學觀念的轉變,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主動進行轉型,能夠近一步適應學校發展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為專業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產教融合模式改革提供指導和幫助。
3.2 圍繞轉型進行定位,形成校內合力
學校管理層應該進一步強化主導作用,做好學校頂層設計工作,進一步通過完善學校規章制度和發展規劃的方式來制定高校今后的教學方案,進一步加強與企業、政府之間的合作,為高校應用人才的培養爭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扶持,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能夠交流學習的機會,讓教師能夠更好地貫徹落實學校教學改革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提升高校產教融合模式的培養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高校二級學院來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其教育主體作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落實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勇于創新敢于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師資力量和教育隊伍,幫助教師更好地解決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保質保量地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矛盾。
參考文獻
[1] 陳年友,周常青,吳祝平.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4(8):40-42.
[2] 魯明珠,王炳章,孫海義.自動化專業產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1(24):150-151.
[3] 廖紅.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探討[J]廣西教育·C版,2012(3):48.
[4] 葉鑒銘,周小海.試論“校企共同體”的共同因素及其特征[J]學術交流,2010(3):200.
[5] 周世青,何萬一.職業教育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發展動因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1(23):51-54.
[6] 葉鑒銘.“校企共同體”的實踐探索——以友嘉機電學院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09(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