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摘 ?要]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培養良好的學風是有序有效進行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學風的好壞關系到整個學校的教學成績、形象與聲譽。良好的學風有助于更好的獲取知識,養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和習慣,同時,良好的學風也更有益于學生們良好性格和心態的培養。學風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本文力圖通過探索實踐將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運用到建設優良學風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學風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良好教育成效。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設優良學風的現實背景和內涵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教育部長陳寶生強調,要推進“四個回歸”,而其一就是回歸常識,即是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松松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優良的學風環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總要求,勢在必行。
二、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現狀
當前高校學生中存在一些現象:部分學生不了解自己的專業,對學習失去興趣,既不重視基礎課也不重視專業課;部分家長代替學生規劃未來的道路,如考公務員、考研、出國留學等,這使得學生可能會過于專注練習英語口語、盲目地報名公務員、考研和出國留學輔導班,側重培養人際關系等,而忽視正常教學課程。部分學生自我認識不足,對專業了解不多,對個人發展方向不明,缺乏上進動力,態度不端正;部分學生未能深入了解所學知識對未來發展的作用,讀書無用論、唯學分論在他們中間較為普遍;部分學生盡管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但對自我探索不夠,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自我約束較差,學習態度上存在浮躁;部分學生平時很少認真學習而考前臨時抱佛腳;部分學生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狀態低迷,學習成績下降,陷入學習的迷茫與無力感。其最大原因是因為學生未能根據自身情況,科學進行生涯規劃,充分挖掘自我潛能,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目標定位。他們在實踐、落實目標過程中,未能根據變化的實際情況,適時進行調整,以保證持續不斷的學習動力、良好的學習態度進行學習、踐行個體的生涯規劃。
三、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對提升優良學風的作用
針對當前的現實情況,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創新開展學風建設工作,已成為可行性的現代教育理念。高校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楚明白自身的發展方向,使學生學習目的性更強,避免學生盲目學習,更加有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學生規劃個人職業生涯,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設計、自我管理,并且充分調動學生了解社會和就業市場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具有內在激勵作用,調動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學生不斷為實現各階段目標和理想而努力進取。讓學生由“被動式學習”到“自覺式學習”進行轉變。職業生涯規劃理念中的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等,都是有助于學生習得的可遷移能力,都是能夠運用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了解社會的情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所學專業就業的前景問題,引導學生將個人能力、自我價值的實現同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了解最新的就業政策、形勢,熟知就業流程,從而創新開展學風建設工作,提升優良學風。
四、建設優良學風的創新路徑
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建設優良學風,適用于大學四個年級的學生,也具體針對性和科學性。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可以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和方法有效地開展學風建設工作。
(一)以專業思想教育促進學風建設
要在新生入學時即重視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通過專業認知,使學生了解專業并產生興趣。進入系統專業學習后,引導學生發掘自身特點和優勢,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力;學生專業思想穩定后,通過就業指導和就業實習等方式,使學生明確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對專業發展前景形成積極態度,建立學習自信和專業自信。
(二)構建學生全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過程。學校應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環境,著眼整個大學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目標,制定出各個年級相應的課程與活動設計。運用目標的分解與整合方法,將學生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以周、學期、學年逐級分解,然后在階段性總結中對學習成果進行評估。任課教師和輔導員等給予學生階段性的指導意見,使學生的目標實現有路可循。
(三)鼓勵并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職業規劃競賽
實踐出真知,在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模糊,學習學習目的性不強時,適時參與實習實踐和各類職業規劃競賽,有助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明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堅定學習目標,主動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夯實學習成果,提升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高效地提升優良學風。
基金項目:2017年黑龍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學生工作)(項目編號:XGW201709)。
參考文獻:
[1]余鴻.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助力推進學風建設[J]赤峰學院報,2014(10):207-208.
[2]張石英,薛常兵,廖雙.探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學風建設的影響及對策[J].科教導刊,2013(1):225-226.
[3]彭杰,劉艷.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學風建設的關系[J].山西師大學報,2014(10):197-198.
[4]王北一,楊勝寶.通過完善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促進學風建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