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莉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成效。方法:從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患者中選取100例患者進行調研分析,按照隨機分配的方式將患者分成每組均為50例的對照組、干預組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的護理方式來進行護理干預,干預組患者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干預模式。對采用不同護理模式對護理效果的影響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結果:干預組患者在醫患糾紛發生率方面明顯比對照組低,同時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干預,有助于及時防范和處理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降低護患糾紛,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建議在臨床進行進一步的應用推廣。
【關鍵詞】 風險管理;臨床護理管理;問題;方法;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 R24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275-01 ?隨著國家現代醫療水平不斷提升,新時期對于醫院而言加強護理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不斷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醫院在護理管理方面也逐漸進行關口前移,針對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等提前進行預測分析,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制定有效的預防舉措,以期不斷減少醫患糾紛,提升護理質量,為患者生存康復等提供更多的人性化關懷。為了進一步了解本人所在院在實施風險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本人進行了調研分析,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研究
1.1 臨床基礎資料分析 從我院就診的神經內科患者(調研區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隨機選擇符合條件的100例患者作為此次調研的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模式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為對照組,年齡從29歲至78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5.63±10.23)歲,男性為29例,女性為21例,共50例。一組為干預組,年齡最小的28歲,最大的82歲,平均年齡為(47.42±9.44)歲,男性為27例,女性為23例,共50例。所有患者均需要入院常規內科治療,同時在基礎資料分析方面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兩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全部接受住院治療,并由同一個醫療小組進行診療。對照組50例患者按照常規的護理操作規程對患者實施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用藥護理指導以及康復指導、并發癥預防指導等。
干預組患者實施全面風險管理護理模式,主要采用的護理程序和內容有:
一是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小組,并加強相關風險事件因素的全面分析。加強風險管理和控制,明確風險管理的具體要點和內容以及目標,成立專門的風險管控小組,并對相關的問題提前研究分析,聘請專家等進行共同研究提前制定相應的預防干預措施。同時對可能存在的潛在護理風險等進行排查研究,對護理全過程進行全要素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具體風險以及誘發因素等,并借助數據平臺等進行統計研究,形成正確的預防處理方法。
二是加強護理人員護理風險意識以及能力的培育。一方面提高全員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度和重要性認識,另一方面要引導廣大護理人員結合自己的崗位進行風險排查,同時加強能力和素質的培育,提高護理人員的規范操作技能,注重語言交流、業務技能、專業素養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知識的宣傳,加強他們對新技術、新儀器以及新的護理技術和方法的學習培訓,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是針對不同的患者加強全面風險護理。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情緒波動等問題通過語言交流和現身說法等舒緩他們的不良情緒,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等提前告知,并制定提示單等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多的護理保健常識和服務,此外潛在存在的護理風險等提前和患者、家屬等進行溝通,并按照要求做好相關工作,與患者一起共同承擔風險,全面拉近和患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引導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積極配合進行護理,注重人性化護理理念的導入,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提醒等服務,增強患者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1.3 觀察測評標準 針對實施不同護理模式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研究,主要觀察指標包括醫患糾紛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醫患糾紛發生率主要是對住院治療期間受到的投訴等糾偏發生情況的統計,護理滿意度主要以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研測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專業統計軟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匯總、檢驗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引入t檢驗、X2檢驗,以P<0.05作為統計學差異標準進行分析。
2 結果
對照組和干預組兩組患者醫患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測評結果分析:
通過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干預組,干預組醫患糾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風險管理是一種系統的科學化管理模式,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主要是針對護理工作開展全面的護理隱患排查、分析和研究,進而提前制定相應的護理預防舉措,改變事后護理的被動局面,有助于進一步優化護理程序,提升患者配合護理積極性,減少護理糾紛或者風險的發生。
此次調研發現實施風險管理護理,進一步降低了護理風險發生率,提升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該方法值得在臨床進一步借鑒或者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明麗.風險管理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06)
[2] 張洪梅.風險管理在冠心病??谱o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05)
[3] 徐娟.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01)
[4] 李淑媛.人性化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