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幼新
廣東省興寧市羅崗中心小學 廣東省 興寧市 514535
引言: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猛烈,對人們心理素質的要求也變高了。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處在心理與身體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個階段學生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班主任是作為一個班級的“家長”,在對學生的心理將康教育這方面的責任重大,必須時刻關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自己,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1.學習方面 在以考試為主要的教學制度之下,大家對學生優秀還是不優秀的評價方式都是單一的,一味的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面臨這升學初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每一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的速度都是不一樣的,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變得很明顯。來自外界單一的評價方式,一方面讓學生為了一個好的學習成績,繼續加油學習。與此同時,學生也產生了急躁,焦慮等等負面的情緒,最終導致的惡果就是有一部分的學生會變得不思進取,對學習完全沒有興趣,從而影響生活與學習。
2.生活與人際交往方面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大部分學生的家庭都能做到衣食無憂,給學生好的生活。但是,學生的實踐能力非常差,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當做是中心,經常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弄得大吵大鬧,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和諧,不愉快,這非常不利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3.心理方面 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是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個階段的絕大部分學生,他們的心理都是都是不成熟的,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他們往往不能夠去進行有效的處理。每當他們遇見困難或者是問題的時候,就會顯得急躁,焦慮,不能夠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能讓自己保持一顆冷靜,清晰的心去面對問題。這也就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為什么喜怒無常,情緒不穩定的原因了。
4.意志方面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都不是特別好,他們在對待一些時期的時候,通常都是沒有耐心的,做事不仔細,學習上或者生活上遇見不開心,不如意事情的時候,由于小學生生意志力不強,就比較容易失去信心,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況發生。
盡管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問題比較負責,但是只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工作過程當中,多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問題,多跟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在立足于對學生的了解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去開展心理教育工作,這樣就可以幫助小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讓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發展。
1.以誠相待,跟學生做朋友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班主任一直都是扮演著班級的管理者跟教育者,在班級里面有著絕對的權威。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小學生基本上都不怎么愿意把自己內心的一些話告訴班主任,這無疑也是給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關系的發展帶來了阻礙。為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有意識的去對這一管理班級的方式進行改變,不能夠把自己看成了班級的管理者,應當主動跟學生進行交流,跟學生成為好朋友。當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是建議的時候,班主任必須要認真的去聽取,并給到建議,給到學生鼓勵,以此來增進跟學生的友誼,讓學生信任自己,這樣學生就會放下戒備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班主任,然后班主任就可以更加有效的去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
2.營造寬松快樂的心理環境,注重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 小學生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長,在很大程度上都跟他們接觸的學習環境和教育的情況有關。為此,班主任必須要有意識的去構建一個團結友愛,相互尊重的集體氛圍,確保學生的學習環境是健康向上的,這樣才可以讓那一些心理上存在問題的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理念。與此同時,在互相欣賞的氛圍當中,學生對別人跟自我的認同感都會有一定的增強,也會學會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班主任還可以展開一些知識方面的友誼比賽,提升小學生的競爭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對自己進行一定的評價,進而實現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目的。
3.組織積極向上的集體活動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就是包括情緒管理上的教育,自我意識上的教育,人際關系方面的教育,學生的心理以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應有針對性的,對其展開班級活動,通過班級活動的形式,向學生傳授健康的心理知識。如:心理拓展素質活動,班級座談會等等。這不但可以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之中自由的交流,與此同時,班主任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觀察也會發現學生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運用適當的手段有效解決。
4.針對具體的心理問題采用不同手段去進行解決 小學六年級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面對不同的學生,必須要注意其中的差異化問題,也就是針對不同的學生,必須采用不相同的方法。比如一位小學階段的學生,叛逆心非常嚴重,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就應當多與學生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其進行思考,并提出適合的建議。又比如一位小學階段的學生,出現“早戀”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分別與這對“情侶”進行交流,聽聽他們的想法,針對他們說的,分析出為什么他們會出現“早戀”的這種情況,在此過程中,不能夠一味地去對學生進行試壓,而是要讓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讓學生去處理好感情跟學習的關系,唯有如此,才能夠推動學生心理上的成熟與健康發展。
5.注重家訪,家校合力 一個家庭的氛圍,跟小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也有著很大的關系。班主任需要對學生家里的基本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家訪,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進行一定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深入的去分析和研究,找出一些不利和有利的因素,進而給到家長合理的教育指導方法,讓家長認識到學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讓家長積極的配合班主任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總的來講,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班主任在這一個過程中必須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采取有效的舉措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進而促進小學六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針對小學六年級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有效分析,能夠在今后的工作過程當中,給到相關的行業內人士一定的幫助或者是借鑒作用。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