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廉虎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學
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解決當下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現存問題一直是諸多數學教育工作者思考工作的重點。許多數學教師為此不斷探索,新課改也給了數學教師解決問題的契機。
實踐檢驗,數學教師要想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化無趣課堂為精彩教學,數學教師就必須從目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問題入手。[1]
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導致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低效教學,無法滿足教育要求。[2]
首先是教師的“師本”教學觀念、“分值化”教學觀念嚴重,教師錯誤的將自己放置在課堂的主人公地位,在過分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給學生以高考學習壓力的情況下,讓學生逐漸“機械”學習,學習興趣下降,參與積極性下降。其次,教師在教學時為快速的將數學教學的重點傳遞給學生,同時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掌握,會采用“灌輸式”教法,以及“題海戰術”教法,導致學生反復性練習、機械化學習,學習有效性逐漸降低。此外,教師對學生的分值評價,忽略了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沒有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教學重點有所偏離。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也讓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呈現“低效”教學狀態。[3]
“有目標比沒目標好,做錯比不做好”。教師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要端正教學思想,以新思想做指明燈,調整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才能夠確保教學順利開展。
首先教師要明白目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現存問題,不要避而不談,也不要毫無察覺。要積極反思,更要深入思考。要“對癥下藥”找到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低效性的問題所在,這是教師端正教學思想,實施教學活動的第一步。其次,教師要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教育指導思想,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教育目標,以明晰教學目標。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重視學生全方面能力的發展,且要讓學生養成適應終身發展的數學能力和道德品質,包括推理能力、數學思維、邏輯判斷能力等。此外,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堅持“以生為本”,切實的將課堂還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以主人公的姿態親身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數學學習才會更有效。[4]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要想切實的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注意變革數學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方法,采用新式教法實施教學活動。新課改下諸多新式教法層出不窮,成為教師實施數學教學的有力工具。教師要正確認識新式教法的積極作用,在把握數學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合理選擇,以利用新式教法實施教學,讓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一改過去的“僵硬化面貌”,換發新動力。
如在開展“空間幾何體”知識教學時,很多學生對空間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抽象思維轉化不順利,導致學習時很容易受到阻礙。在這時教師可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來實施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積極作用,利用FLASH 動畫為學生直觀的展示空間幾何體的點、線、面,學生很快就能在直觀的角度上看待空間幾何體,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也會更有效,這就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舉措。
再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乏發現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層次不齊。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想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必須采用“分層教學法”實施教學,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對策,以確保“因材施教”,緩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壓力,讓學生能夠基于自身情況獲得進一步成長。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充分認識每一位學生,只有看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學生一信心,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配合教師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不要以成績作為判定學生的唯一標桿,“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學生又怎么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教師要想為數學教學課堂建立學生群體,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在開展教學評價時就要做到兩個轉變。
首先要轉變評價的內容,由過去的分值化評價轉移到情感化評價、過程化評價,以及對學生的能力評價。這樣才能夠確保教師在數學教學時能夠從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學生,學生的學習壓力才會削弱,學習效率才會提升。其次,教師要轉變評價主體,由過去的單一教師評價,轉移到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方面,以更好的幫助學生認識自身所存在的優點與不足,進而實現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必須以正確的姿態看待現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在深化自身認知的前提下,從多方面改革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只有這樣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夠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課堂才能夠在多元創新、趣味教學中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趣味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