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群 王新忠 黃國平
【摘 要】基于OBE理念,針對《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改革應用型本科教育《橋梁工程》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和改變傳統課程考核方式等,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學習自主性和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關鍵詞】OBE理念;橋梁工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U4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9-004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9.021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Bridge Engineering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
ZHOU Yan-qun WANG Xin-zhong HUANG Guo-pi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City College,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OBE concept, aiming at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Bridge Engineering cours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re reformed. By building a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mproving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and changing traditional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thods,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learning autonomy and interest are improved, and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team spirit are enhanced.
【Key words】OBE concept; Bridge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導向教育,這意味著教學設計與實施的目標是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最終成果。《華盛頓協議》是國際上對國際化程度最高、體系最完整的本科工程教育相互承認的協議,它充分接受了obe的概念,并將其納入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2016年6月,中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成員,這也就是說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成果在《華盛頓協議》正式簽署國和地區獲得了相互認可。
最近幾年,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穩步發展,一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另一方面,根據中國工程院“人才創新引領世界”工程調查報告資料得知,中國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中的幾個突出問題:一是工程員工培訓方式單一,缺少靈活性及多元性;二是工程教育中工作實用階段能力薄弱,工程缺陷,這個問題很久沒有解決了;三是評價體系缺乏實用性。由此可見當前工程教育中工程性和實踐性缺位是其發展道路上需要克服的關鍵問題。因此,將obe理念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具有深遠的意義。
《橋梁工程》是土木工程專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它具有綜合性、理論性以及實踐性。依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要求畢業學生具有扎實的工程實踐能力、從事“一帶一路”工程項目所應具備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創新與團隊合作能力等。《橋梁工程》在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書本和老師為主,著重理論學習,實際行動實踐較少。在眾多理論學習中、高度抽象的狀況中,它不僅使課程更難學,而且使學生更難學,導致對該課程缺乏學習熱情和動力。因此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很有必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作出改變和完善。
1 轉變教育理念,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理論為基礎,注重說教知識的灌輸和傳授。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性,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要轉變教育觀念,就要翻轉課堂,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我們應該以問題為導向,以項目為導向。針對復雜的工程問題,我們應該用典型的工程案例來分解復雜的學習內容。教師提出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的相關線索,逐步啟發和引導學生尋找信息、分析,并逐步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比如在橋型方案的選擇上,可以把益陽西流灣大橋初步設計階段選定的三種橋型方案介紹給學生,然后從施工難度上引導學生工程造價,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等方面進行探討。學生可以建立討論小組,進行任務分工,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以小組為單位,布置課堂情境作業,建立課堂討論環節,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繼續在概念框架中攀爬,然后教他們如何解決問題。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探索知識,通過各種方案的比較,無形中拓寬了每個人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思維、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精神。S有更多的獲得感。
2 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素質,更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事實證明,學生直接從實踐中獲取工程實際經驗,它遠比僅僅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書本知識要深刻得多。例如,在講解各類橋型結構和構造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學生就近參觀已建成的橋梁,結合實際工程進行現場講解什么是錐坡、支座在哪里、伸縮縫的位置和作用、T梁是如何漸變的等,讓學生仔細觀察。有了直觀的理解和接觸,教學效果比坐在教室里要好,僅僅通過文字和平面的圖片進行講解要好很多。學生親身體驗實踐項目,可以大大提高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理解。
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課程設計和實驗。課程設計是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的實踐性環節,要有完善的課程設計和實施方案,包括主題、深度、詳細要求、評價標準等。同時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實行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的能力安排設計任務。對有良好基礎和較強自學能力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設計內容,如增加覆蓋梁和支架的計算,并需要同時計算覆蓋梁和人工計算來檢查兩個結果;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刪除設計內容。例如,可以減少應力檢查的部分。只需要人工計算,但需要設計報告。
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提出實驗課題,做你自己感興趣的模型,例如箱梁模型的縮尺等。我們可以參觀本校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單位,根據自己的實驗室條件開設專門的實驗課程。
學習了橋梁工程的理論知識和橋型結構的感性認識后,讓學生在業余時間利用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分組完成橋梁模型的構建。在模型制作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小組討論分析橋梁特點,確定橋梁類型,配合完成模型制作,以鞏固對橋梁結構特點的理解,加強對橋梁結構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每一組橋梁模型完成后,教師組織每一組學生派代表在課堂上講解模型制作的概念,并對模型的力學性能進行點評,使學生對橋梁結構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改變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
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通常以期末考試為基礎,期末考試一般占課程總成績的60%-70%,而平時成績只占總成績的30%-40%。這種評價方法必然會導致一些學生不重視學習過程,而僅僅在期末考試前幾天,突然學習、死記硬背,無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應改變這種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淡化“一考定終身”的影響,重點放在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上。也就是說,要弱化最終考核,加強過程考核,提高過程考核在考核總成績中的比重,突出教學過程的完整性。過程評估主要關注學生在課堂討論、陳述和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及課后作業等的完成情況。以學生為中心的過程評價有利于促進教學與學習的雙向互動,教與學能夠起到一定的反饋和修正作用,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重視能力的培養,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4 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以培養適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建筑業信息化發展需要的人才為目標,具備扎實的工程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在土木工程領域勝任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基于OBE理念,筆者希望通過《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使學生真正具備動手動腦、思維-實踐-理解-創新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煥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周艷,宋君超.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10.(12):78-81.
[2]盧春玲,陳慕杰.陳宜虎.面向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J].大學教育.2014(1):119-120.
[3]黃海云,陳志星,孫卓等.實踐教學法在《橋梁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報.2018(2):96-98.
[4]黃美燕.基于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高職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研究[J].智庫時代,2019(32):264-265.
[5]劉文碩.橋梁工程專業工程軟件應用課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50+52.
[6]榮文濤,王愛蘭,沈磊.基于BIM技術的“路、橋、隧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浙江建筑,2018,35(1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