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翔
摘 要: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動手實踐能力較強,具備專業素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實訓基地建設在高職院校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實訓基地建設受限于外在條件,水平發展層次不齊,如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筆者主要分析香港職業教育在實訓中心的建設特色與理念,以期提供啟示,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香港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實訓基地
1 香港職業教育的特色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給今后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和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引領作用。基于該規劃的要求,各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開始升級建設實訓基地,以達到促進產教融合和提高人才培養效果的目的。從發展職業教育的情況來看,香港在這方面已經較為成熟,值得高職院校參考和借鑒。
相比于現階段的內地職業教育而言,香港職業教育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首先,香港職業訓練局給學生提供了便利的內部升學通道。以專業教育學院為例,其實行的是學期單元制度,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所修科目,完成專業學習后申請畢業可授予相應的文憑和學歷,同時學生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以取得更高級的文憑和學歷。其次,根據用人單位需求來進行課程設計。因為各行業的人才需求都會隨市場行情而變化,為了更好掌握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在開設相應的課程前,會成立課程開發小組,其主要是負責掌握市場行業和對新課程的開設提供建議,以提高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然后,香港職業訓練局下設教學中心,為專業教師提供教學支援服務。其主要是針對新教師而言,所提供的服務有15h的入門課程和15h的教學技巧課程,更好幫助新教師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和溝通技巧,有效保障了后續的教學質量。最后,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學生在完成高中階段的教育后,約20%左右的學生可順利步入大學,而其余部分則可選擇步入專業教學學院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從教學內容占比來看,后者所學課程中50%以上都與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相關,為學生后續的工作就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2 香港職業教育特色對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啟示
從香港職業教育的幾大特色來看,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理論教學占比過大、學生缺乏實習實訓經驗、教學內容時效性不高等,為了有效克服這些問題,就需要在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兩點內容:
2.1 把握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原則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并本著多元化的原則來強化校企聯系,改善實習實訓環境,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數量和質量方面的要求。(1)真實性原則:實訓基地應該根據崗位實際情況和生產環境來進行布置,比如機構設置、設備布局、考評標準等,并且教學內容要符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全面的工作環境,這樣學生在參與實習實訓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獲得相應的適應能力。(2)時效性原則:實訓基地主要是實現學生從在校學習順利過渡到崗位就業而存在的,所以實訓基地建設需要保持一定的時效性,要盡可能體現行業內的一些新技術和新工藝,讓學生在實習實訓這一環節就可以掌握相應的技術和技能,然后直接步入到相應的工作崗位。(3)適用性原則:該原則主要體現于大型流水線和重要的機械設備,因為高職院校自身條件的限制,無法在這方面進行真實的模擬,所以就需要對其進行仿真處理,讓學生可以通過專業老師的講解來熟悉工作流程和相關機械的基本操作方法,待學生就業后,可迅速適應工作要求,進而獲得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4)開放性原則:實訓基地除了給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機會外,還應該堅持對外開放的原則,以面向更多的在崗人員,最大程度實現校內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在拓寬高職院校信息和資源來源渠道的同時,幫助企業進行人才的培訓,同時也給個人的職業發展提供深造的空間,讓實訓基地真正成為高職院校面向社會的服務窗口。(5)持續性原則:人才培養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想辦法發揮出實訓基地持續服務人才培養和社會的功能,所以高職院校要注重實訓基地的項目調整,不斷提高師資力量和管理技術水平,讓實訓基地可以更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2.2 完善實訓基地的基本功能
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產教融合的有效載體,明確其基本功能,并圍繞這些功能來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建設,才能提高人才培養的效果。(1)教學功能:實訓基地主要承擔了高職院校學生實踐教學的任務,只有明確這一目標,才能充分落實學生的實習實訓工作。(2)培訓功能:除了給學生提供崗位實踐的機會外,還要注重對學生技術和技能的培訓,或者面向社會開展培訓工作。(3)技能鑒定功能:實訓基地要對學生或培訓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并對通過者頒發技能鑒定證書,從而幫助更多的人獲得從業資格。(4)科研服務功能:實訓基地要以校企合作為依托,進一步承擔起科研和課題等任務,以實現對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使其可以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
3 結束語
實訓基地的建設成效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雖然近些年各高職院校均加強了這方面的研究,但取得的實際效果卻往往不佳。因此,就可以對香港職業教育進行充分的借鑒,以從中把握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完善實訓基地的基本功能,讓更多的學生可以通過實訓基地獲得崗位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真正實現高職院校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支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付婉瑩,羅堯成.香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理念及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4):6569.
[2]周常青.香港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及啟示[J].石油教育,2012,(2):7577.
[3]徐瑾.從"行業主導"談香港職業教育的特色[J].現代企業教育,2010,(2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