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茹/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
根據《2018中國電商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1-9月,網上零售額總額達到6278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27%;網購用戶數量達到5.69億人,網購滲透率達到71%;電商占社會零售額的比重已達到17.5%,在全球仍居于較高水平。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對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店運營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環節,因此技術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紛紛開設了《店鋪運營》課程,并希望結合當前網店運營實務,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專業的管理與技術人才。但是由于電子商務起步較晚,學校在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方面缺乏經驗,《店鋪運營》課程在實踐過程中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技術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應基于與時俱進的教育發展對《店鋪運營》課程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優化,以提高網店運用人才素質。
《店鋪運營》是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課程基于網店運營的過程設計,包括網店開設、網店運營、網店推廣、網店客服等內容。根據課程內容來看,其對于教學實戰化要求較高,且基于電子商務發展來看,對人才的實踐素養也提出較高要求。但是目前在《店鋪運營》課程實踐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必然對課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從教學內容來看,《店鋪運營》的理論知識與現代電子商務內容缺乏有效銜接,教師對于不斷創新的店鋪運營模式缺乏感知,影響了課程內容的時效性,降低了人才培養效果;從教學方法來看,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依然占據重要地位,教師對于項目教學、任務驅動、合作學習等實踐性較強的方法缺乏探索與運營的積極性,限制了學生參與網店運營的機會;從課程考核形式來看,教師主要運用卷面形式為主、上機操作為輔的方式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檢測、評價,忽視學生實際技能在網店開設、運營、推廣、客服中的運用,導致電子商務人才專業素質與商業社會需求的網店運營人才素質相差甚遠。
電子商務專業《店鋪運營》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因此,課程改革中學校、教師應確定“立足教材,走出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創業能力”的基本思路,讓學生能夠從理論與實踐層面獲得全面培養,并為未來參與電子商務市場,實現就業與創業奠定基礎。具體來看,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店鋪運營》課程改革思路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在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電子商務運行模式也不斷創新,因此,學校、教師在課程構建中,應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引入在線交易、大數據分析等內容,利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實現對人才的全面培養。例如當前無人零售、無人貨架、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等模式是電商發展拓展的新領域,教師在項目設計中應適當呈現,并全面指導,以提高網店運營人才培養與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契合度。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在電子商務專業《店鋪運營》課程改革中,傳統的灌輸與講解與課程的實踐性之間的矛盾逐漸突出,同時學生的自主性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也難以體現,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更好地參與網店運營實踐創造條件。例如在“店鋪推廣”模塊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任務驅動法,指導學生利用微博、微信、直播等方式進行站外推廣,進而在運營任務的驅動下積累店鋪推廣實踐經驗。
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環境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要想在千篇一律的商品與經營模式中脫穎而出,店鋪運營團隊必須要具備創新素質?;诖恕T凇兜赇佭\營》課程改革中,教師從將創新滲透到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支持學生的創新探索,增強學生的創新勇氣,并在實踐參與中隊學生充滿創意的想法進行實踐,為學生在電子商務中的創業創造條件。
實現教育與市場的接軌是技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的“火爆”,為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創造了條件,而網店經營對于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學校在教學改革中,應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利用企業資源了解當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方向,并根據《店鋪運營》課程內容,實現對人才的針對性培養。此外,學校還應利用校企合作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引入企業中具備豐富網店運營經驗的人才,結合實際案例為學生進行指導與培訓,以提高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
《店鋪運營》依據電子商務流程,需要軟硬件設備的大力支持。在課程改革中,學校應根據課程需要增加軟硬件設備的投入,如創建網絡營銷實訓室、攝影實訓室、電子商務貨物分揀中心、網絡客戶服務實訓室等,為學生參與網店創建于運營實踐提供條件;此外,學校還應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優化教師結構,增加教師團隊的網店運營實踐經驗,為學生的課程開展提供良好的軟件環境。例如在“網店裝修”模塊的教學設計中,學校一方面要利用電子商務實訓室為學生提供布局頁面、編輯樣式、編輯頁面的實踐操作機會,另一方面還應利用專業的教師團隊,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設計結果進行分析,以提高課程實踐效果。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在《店鋪運營》課程實踐中,項目教學法的引入能夠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情境,讓學生了解并把握網店開設、運營、推廣、服務的整個過程,進而提高店鋪運營的實踐能力。在《店鋪運營》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案例設計實踐探究項目,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引導學生參與實際項目中來。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即首先將學生劃分學習小組,根據任務書確定組長與組員職責,并促進分工配合,提高合作效率;其次,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信息,指導學生明確項目實施目標,并教學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實現對課程資源的構建,以支持學生項目合作;接下來,做好點撥引導,對學生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偏糾錯,突破難點,提高任務完成效果;最后,為學生搭建項目展示平臺,并結合課程目標與企業發展進行評估檢測,在反饋中總結經驗。
項目教學在電子商務《店鋪運營》課程中應用十分廣泛,因此,學校、教師在課程改革中應將項目教學納入其中,根據學生在項目實踐中的綜合表現,設置考核內容與評價標準,以綜合反映學生在網店運營過程中實踐過程與實踐結果。在課程考核中,學校可以做出以下設計:過程評價占50%,期末考評占20%,參與企業項目占30%。根據不同評價標準所占的權重,學生不僅能夠了解課程目標完成情況,還能夠通過參與企業項目,了解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而激勵其調整職業發展規劃,提高職業素養,為參與電子商務的網店運營做好理論與實踐準備。
總之,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專業、復合的網店運營人才已經成為市場對職業教育體系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種種因素限制,目前技術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店鋪運營》課程教學實踐中面臨諸多問題,因此,學校、教師應結合當前電商發展實務,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與優化,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提高其實踐素養,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職業規劃,以及我國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