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征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兼具溫度、深度與寬度,可以說是一種多維文化的結晶體,而法定節日又恰好是一種將多樣性和文化性有機融合的載體。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謂占據著重要位置,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和傳播方式的進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想在高校有力的傳承與弘揚,注定要創新方式方法。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發現,將法定節日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者有機結合衍生出的育人新途徑新方式更易被青年學子接納,本文就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在文化育人工作中的創新應用進行分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新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關鍵詞】法定節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9-0159-0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從總書記講話中的引經據典到針對文化復興所推行的種種舉措,都在潛移默化地掀起一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熱”。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道:“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要久久為功,方能善始善終,要將“溫故”和“知新”有機結合起來,遵循教育規律,才能真正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過程中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源頭所在,在歷史的積淀和歲月的打磨中愈加煥發出亮麗的光彩,以老子的道家文化和孔子的儒家文化為主體。文化要自信,文化就要做好傳承和弘揚。
青年學子是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希望所在,他們肩負著這一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溫和有力,易于被廣大青年學子接受和學習,對于大學生群體,其教育價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學習之道,四書五經中有大量的文字和篇幅都在闡述治學之道,引導青年學子要勤學、好學、尚學、樂學,更教化人們要經世致用和兼濟天下;第二,是為人之道,先成人后成才,以德為先,如具有代表性的家國文化、孝文化等都是勸誡青年學子要樹立集體意識和恪守孝道,成才之前先從做人開始;第三,是處世之道,如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見等,是在勸誡青年學子做事要有分寸,要知進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對其傳承和弘揚,有助于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法定節日的教育價值
法定節日不局限于單一國家或單一民族,而是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在國家法律的統一規定下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日涉及政治、生態、經濟、文化、社會的方方面面,既具有其正統性,又具有其多樣性,在傳播方式和途徑上更易親和與創新。法定節日的存在對于青年學子的教育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有助于學生了解世界大事,每一個法定節日的存在必然有其發生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情懷,法定節日有國家所屬也有國際所屬,借助法定節日的契機,有利于青年學子把握關鍵節點,以史為向;第二,有助于學生了解國家大勢,國家對于法定節日的重視以及針對法定節日所做出的政治決策,有利于青年學子在文化復興上感受國家溫度和感知國家方向。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的現狀
高校學生活動種類眾多,從院級到校級到省級再到國家級,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其中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生活動也不在少數,但從活動效果和活動影響來說,大都“雷聲大雨點小”,一石難激千層浪。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活動形式趨于單一化,比較集中的活動形式有征文、演講、辯論等,千篇一律,也未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色,很難將德育和智育雙馨發展,這也直接導致學生對活動難以提起興趣,喪失主動性;第二,活動效果趨于表面化,缺失學習環節,不利于學生提升專業技能和增強專業認同感;第三,活動平臺趨于流水化,活動數量流水泛濫,活動質量難以保障,缺乏系統化,活動平臺未能構建起長效機制。應當明確校園活動的對象是人,即使舉辦活動更要明確以人為本。
四、設計藝術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
(一)堅持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心思想
不忘初心,所有主題活動圍繞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心思想,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適合于青年學子的,易被青年學子接納的,能對青年學子起到導向的文化理念篩選出來,使文化育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如: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理念、熱愛勞動(粒粒皆辛苦)理念、孝(百善孝為先)理念、家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理念等。
(二)堅持以法定節日為契機創新活動形式
從法定節日中萃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文化理念融入法定節日,厚植立德鑄魂,如:以植樹節為契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自然和諧理念;以勞動節為契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熱愛勞動理念;以母親節為契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孝理念;以五四青年節為契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理念等。
(三)堅持以專業特色為抓手豐富活動內涵
在植樹節,設計藝術學院舉辦手工藝制品活動,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利用身邊廢紙、廢快遞盒、廢木頭等制作手工藝作品,湖南教育電視臺、瀟湘晨報、紅網等主流媒體以《長沙理工大學學子“種出”創意樹》為題對活動進行報道;在勞動節,設計藝術學院舉辦主題繪畫活動,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將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所看見過、遇到過的勞動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進行呈現,人民網、湖南教育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以《致敬五一勞動節:長沙理工大學學子手繪最美勞動畫》為題對活動進行報道;在五四青年節,舉辦主題畫展,一篇題為《長沙理工大學出了個畫家寢室,輔導員為學生圓夢辦畫展》的推文登上了學校校報,也被多家媒體所報道,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掀起了理工大學一股“美學熱”和“文化熱”。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讓其有效有力地占據高校思政教育陣地,從長遠發展來看,對于文化復興的推動實現是十分有用的。同樣的,要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良好發揮其功效,那么就必須在其傳播方式上下狠功夫,牢固樹立三個意識:讓學生成為其受益者,讓學生成為其傳承者,讓學生成為其弘揚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2(1).
[2]吳巧慧.又紅又專:高校輔導員的素質要求與價值引領[J].高校輔導員,2017,(5):45-48.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4]習近平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EB/OL].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6-25.
[5]用傳統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復興之路——十八大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述評[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