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影/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創新創業教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各級院校為適應經濟社會對創新人才需求做出的重要探索與實踐。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送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打破學生的僵化思維,激發其創新活力,積累其創業經驗,奠定其創業心理具有重要意義。輔導員是高職院校滲透德育教育,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引導學生就業創業,輔導學生心理發展的主要工作人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輔導員應利用與學生日常接觸的職業優勢,從意識塑造到實踐探索層面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指導。
高職輔導員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與學生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及其能力培養過程中,能夠更加準確地獲得學生思想認識、專業學習、實踐過程、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信息,進而提出有效的教育培養方案。具體來講,高職輔導員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輔導員能夠從精神層面引領學生實現對創新創業的深入思考,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能夠運用職業便利與學生建立情感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認識、心理困境,并潛移默化地引導其調整心態,找準自己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位置。(2)輔導員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索中積累經驗,高職生無論是在崗位實習還是在社會參與中,都缺乏良好的實踐素養,而輔導員可以利用自身經驗獻身說法,也可以協調學校、企業與學生的關系,為其實踐探索創造良好環境。(3)輔導員能夠協調各方面資源,為學生創新創業平臺,例如主動與其他院校取經,積極與優秀單位聯系,并邀請專家以及創新創業經驗豐富的老師或學生來校開展專題講座,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指導與參考,帶領學生去企事業單位參觀、學習、實習,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大賽,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進而得到全面鍛煉,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職業規劃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輔導員的主要工作任務。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在職業規劃中,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缺乏足夠重視,更多的是等到學生將近畢業才“臨時抱佛腳”,導致許多學生的創新創業是“一時沖動”,而沒有形成系統長遠、切實可行的規劃,增加了創新創業的風險。針對此,高職輔導員應結合創新創業教育要求,結合不同學段的學生的綜合素養,制定循序漸進的職業規劃培養方案,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初步形成創新創業意識,并不同階段的專業培養中按照規劃不斷調整、完善自我發展。具體來講,高職輔導員對學生職業規劃指導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結合學生專業,引導學生對行業發展、崗位設計形成基本認識,根據學生實際條件,探索創新創業的切入點;第二,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綜合評估,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在職業評估中呈現出的信息,做好階段性、針對性指導,幫助學生從多角度認識自我,提高自我規劃意識;第三,擬定個人成長及發展規劃,從專業技能、理論知識、文化素養、團隊精神、探索能力、心理素質等角度分析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創新創業不是時尚潮流,也不是一時沖動,它是經過深思熟慮與實踐積累后做出的重要決策。對于高職生而言,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不僅需要從專業能力上做好準備,更要從思想認識、心理環境上打好基礎。高職輔導員對學生作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導者,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發揮自身職業優勢,從精神層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提高認識,端正心態。具體來講:第一,培育創業觀念。目前許多高職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觀念問題,如對創業的細節認識不清,對自我定位過高,對創業項目選擇“挑肥揀瘦”等,針對此,輔導員應結合真實的創業案例,為學生剖析創業,尤其是作為一名學生在創業中會遇到的種種困境,讓學生逐漸平衡自身能力與創業需求之間的關系,進而形成健康且實際的創業觀念;第二,加強心理輔導,一些學生對于創新創業心存畏懼,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自卑、焦慮,找不到自我位置,稍有差池便自暴自棄,針對此,輔導員應幫助學生做好專業的創業心理測評,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調整學生心態,優化對創新創業過程的心理預期。
創新創業需要豐富的實踐積累,但對于高中生而言,最稀缺的就是實踐經驗?;诖耍呗気o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結合院校的實際條件,指導學生進行頂崗實習,讓學生在實習中提升心理素質,積累實踐經驗,提高社會參與能力。目前一些高職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著過分注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職業規劃,拈輕怕重,不愿吃苦,缺乏團隊精神,忽視人際溝通等問題。針對此,輔導員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應加強指導與管理。第一,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頂崗實習的價值,開闊學生的思路,指導學生從長遠發展著眼,認識頂崗實習對未來創新創業的重要意義,逐漸扭轉其實習心態,提高實習效果。第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與企業建立密切聯系,時刻關注學生在崗位上的表現,針對學生缺乏責任感、實干精神、進取精神等問題,進行疏導與教育,從創新創業角度引導學生認識良好的職業道德對自我發展的重要性,并配合其與監督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第三,加強與學學校、企業的配合,完善頂崗實習的管理機制,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用職業化、專業化要求規范學生行為。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資源,在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過程,加強信息數據收集、整理與運用,不僅能夠建立關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立體分析模型,還能夠幫助學生探求“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機遇,從而提升學生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的發展趨勢。告知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過程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摸索大數據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科學的創新創業指導。具體來看:第一,輔導員應轉變傳統的教育培養觀念,深入分析大數據對教育教學發展的影響,并有意識、有計劃地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滲透信息化指導,進而影響學生調整專業學習態度,提高數據應用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務信息系統、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學生評教系統以及國家數據平臺建設優勢,一方面廣泛獲取學生職業培養過程中的綜合信息,另一方面收集整合“雙創”背景下經濟發展趨勢,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系統完善的指導;第三,根據大數據分析制定實踐操作方案,并與學生一同探究方案的可行性,及時剔除方案中不合理的數據信息,提高創新創業方案對學生的指導價值。
綜上所述,在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過程中,輔導員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應積極轉變思想,深入分析“大眾創業,萬眾創業”為高職生的創新創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發揮自身優勢,引導學生搞好職業規劃、堅定創業心態、豐富實踐積累、拓寬創業范圍,不斷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以幫助高職生更好地融入到國家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