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當前社會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職業培訓做到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征,培養社會緊缺的高技能人才。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力資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就需要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點來開展職業培訓,在開展職業培訓的時候借助各種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來提升培訓者的實力,不斷創新培訓產品,強化對人才的教育培訓力度,不斷幫助培訓者提升自我競爭力,這樣來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時代? 職業培訓? 思考
中圖分類號:F272.9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5(c)-0233-02
從培訓的對象來說,職業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對有就業需求的勞動者開展訓練和教育,促進勞動者的自身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企業員工通過不定期系統化的職業培訓,不斷提升職工的職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勞動者在企業發展中具有更好的平臺,促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1? 當前“互聯網+”時代下對職業培訓的思考
1.1 當前我國職業培訓的現狀與問題
從當前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的職業培訓更多地是學歷教育,是對職工學歷教育的一種補充,這是傳統思維下對職業培訓的定位。按照一般理解,職業培訓的對象是企業普通員工,企業員工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進行職業培訓,這樣員工就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在職職工作為職業培訓的對象,他們因為已經參加了工作所以具有相應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基礎,參加職業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接受更加系統化的專業理論知識,強化自身的工作技能,以更多地渠道來增加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使得員工在當前日趨激烈的人力資源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好的發展機遇。
當前我國職業培訓工作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培訓機構的主動工作意識不強,不能主動出擊獲取市場上的培訓需求。這樣就使得培訓技工在培訓組織安排出現盲目性,沒法組織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培訓,在培訓課程安排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還有就是因為職業培訓的對象都有工作,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難以全身心地參加職業培訓活動。同時,職業培訓政府主管部門在具體實施職業培訓工作的時候,沒有結合職工的實際需要,使得職工對職業培訓在心底具有抵觸情緒,造成培訓效果的不佳。在當前學院參加職業培訓,但是很難獲取到自身所符合自身發展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質,使得員工都是以別的方式獲取能夠促進自身職業發展的知識技能,這樣就造就了教和學之間的矛盾。
1.2 “互聯網+時代”下對職業培訓行業的影響
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給職業培訓工作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職業培訓機會的增多最為典型的就是互聯網下的職業培訓,員工可以突破時空條件的限制,這是互聯網時代下職業培訓的最好禮物。互聯網時代以其強大的數字化技術,突破時空的限制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方便,這樣即使海量般的信息也能得到快捷的傳遞。互聯網技術當前已經深入地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行各業,使得職業培訓的形式更加多元化,突破了以往那種只能集中起來的培訓的模式。與傳統的職業培訓方式相比,互聯網技術的共享性、開放性和即時性,使得職業培訓的形式多元化、成本更低、效果更明顯。互聯網技術下的職業培訓的互動性、簡約性,這是傳統技術不能相比的。在互聯網時代,職業培訓也遇到了很多挑戰,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傳統產業版圖被縮寫,這樣就對傳統行業的發展和組織重構產生直接性的影響,這里面職業培訓行業也是深受影響。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成本低和全天候性可以幫助企業在發展中解決實際性的問題,促進培訓行業發生質的改變。
2? 當前“互聯網+”職業培訓工作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職業培訓行業要積極適應互聯網思維的變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高速發展。當前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和培訓機構以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職業培訓機構面對競爭,要積極思考如何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職業培訓行業的高效發展。對于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職業培訓組織首先要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充分的考慮,職業培訓的需求是什么,哪些人需要職業培訓,職業培訓者的剛性需求和隱性需求是什么。第二,職業培訓機構能夠以何種方式獲取到自身良好發展的資源。第三,在互聯網時代下,職業培訓工作首先要考慮的是以培訓的高產能來對職工自身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培訓行業以高質量的培訓效果與優質需求的客戶實現匹配。要積極思考以哪種方式來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出現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最后,企業要更好地考慮職業培訓需求與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深度匹配,實現在企業內部的職業培訓工作的更好開展。
3? 當前“互聯網+”時代促進職業培訓發展的建議
互聯網時代下的職業培訓要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謀求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積極地借助和融合互聯網信息技術,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需求,更好地滿足職工在新形勢下自我發展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向學員講授符合時代需求最新的理論知識。職業培訓在職業設計的時候,要適當地融入“互聯網+”的有關內容,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實現全天性的培養,這樣就能為勞動者提供終生性和全面性的培訓服務。與此同時,職業培訓要符合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這樣就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服務,政府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對傳統產業實現升級改造,職業培訓工作要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為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力量。最后,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已經高度融合到各個行業,職工要實現自我轉型和自我發展,就需要利用職業培訓來提升職業技能,這就需要職業培訓工作緊緊結合培訓者的具體需求,在培訓的時候注意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來高效辦學,強化培訓工作的質量。培訓組織機構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自我改造提升,強化對培訓講師的培訓,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開展定期化的培訓工作,為企業打造優秀的培訓講師。也可以由培訓機構直接和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員工職業培訓服務,讓員工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最先進的工作技能,不斷強化工作技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在互聯網技術深入發展的今天,也是對人力資源實現高效利用和科學配置的一個過程,互聯網技術將使得人力資源配置效果實現質的提升。同時,互聯網時代下使得人力資源的培訓和需求在匹配度上更高,解決了勞動市場上不對等的問題,將有助于提升促進勞動資源的優化配置程度。所以職業培訓工作要積極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培訓內容,實現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的不斷提升,促進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偉才.關于互聯網+時代職業培訓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5(21):78-79.
[2] 謝晉宇.企業培訓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 余凱成,程文文,陳維政,等.人力資源管理[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