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政
摘? 要: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通常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目標,進而開展職業化教學活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開展對高職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職學校各個學科的教學理念也在發生積極的轉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是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整體提高,各企業單位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除了要考慮個人的專業技能、知識技能以及學科素養外,更加關注的是個人的職業理念、職業道德以及職業行為。本文以高職體育教學為例,從就業的角度出發,探究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建立和發展,旨在讓高職學生通過體育的學習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選擇合適的就業方向,具備對工作環境的良好適應能力,從而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水平。
關鍵詞:就業? 高職教育? 高職體育教學? 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8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8(b)-0113-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行業對“工作能力”的定義已經從工作完成程度拓展到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同事間關系、與上下級間關系等個人的綜合素質之上。此外,基于就業難的社會背景下,工作強度對員工身體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才能夠以積極的態度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堅守工作崗位,完成工作任務。目前,許多高職學生在校時由于作息時間、飲食習慣等方面嚴重的不規律,加之運動較少,導致身體素質較差。另外,高職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若心理訴求得不到適當的發泄,將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隱患。高職體育在高職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如此,體育活動的開展還能夠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所以,高職體育教學應當以就業為導向,發展新的教學模式。
1?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開展現狀
目前,從國際上體育教學相關的文獻中可以看出,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創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通過對比發現,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過于落后,針對就業而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也很少見。所以,高職院校應當吸取國外或者國內其他地區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本地學生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對這些經驗進行改進和利用,發現自己在體育教學中的不足。以下是我市高職體育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1.1 沒有明確的教學計劃
在教學方面,貴陽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沒有明確的體育教學計劃上。體育教學計劃包括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估與評價、教學反思等的設計,總的來說,就是對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師應當教什么、怎么去教、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現階段,高職學校對體育教學計劃的不重視是教學計劃模糊的主要原因,高職院校并沒有針對自己學校的發展目標、發展水平以及教學水平制定適合本校學生就業發展的教學計劃,現有的教學計劃也是照搬其他學校的教學計劃,與高職學校培養學生的理念有所出入,并不能培養學生專業的職業技能,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預先就業環境,阻礙學生職業理念的形成。
1.2 教學方式落后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學方式是保障學生獲取足夠知識密度的前提,也是就業觀念滲透的主要途徑。高職院校普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單純地將體育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失去了課堂的主體地位,這種“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首先簡單介紹各體育項目的規范動作、比賽規則等,隨后就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男同學可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例如打籃球、踢足球等,雖然鍛煉了身體,但是沒有在體育活動中得到教師對于就業觀念的指導;另外,女同學可能對于體育運動欠缺興趣,選擇在操場的休息區休息,不僅沒有鍛煉身體,也沒有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態度。這種教學方式只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或體育技巧,并沒有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職業理念培養,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極為不利。
1.3 教材與社會實際脫節
教材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工具,學生通過教材直接或者間接地獲取知識,好的教材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對就業的遠見思考能力。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的體育教材,在編制理念和內容設置上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第一,教材的編制并沒有體現高職院校向社會輸送專業技術人才的特殊性。第二,教材的內容相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學生不能通過所學知識來解決就業問題。
針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開展現狀,以學生的就業為培養目標,提出以下建議,旨在優化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建立創新型教學模式。
2? 對就業導向視角下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提議
2.1 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
相對于普通高校來說,高職教育具有特殊的含義,通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來完成向社會輸送專業技術人員的任務。所以,高職教育與就業息息相關。在高職教育體系中,高職體育占據著重要的教育地位,其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所以,高職體育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時刻關注學生的就業問題,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發展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和創造,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重視體育教學,教給學生社會所需的知識,培養學生社會所需的能力,將就業理念滲透入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保證學生就業技能的提升。
2.2 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
教師應當將教學計劃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根據教學計劃中的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的,以學生的就業為目標設定教學內容,根據社會實際以及學生的個人情況創新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就業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計劃之中。例如高職體育教師在籃球課程的講解中,除了要講解籃球運動的技能之外,還可以介紹籃球運動員的訓練過程,體現籃球運動員在高強度的日常訓練中如何克服困難,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訓練動作,以此來啟發學生在工作中應當盡職盡責,通過努力來獲取事業上的成功;同時,教師還可以介紹有名的籃球運動員在籃球比賽生涯中的高潮時期與低谷時期,通過事跡的講述,讓學生對于工作中的成功和失敗保有一顆平常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失敗;此外,教師在組織籃球運動時,要保證每一名同學的參與,以多種運動形式,例如傳球活動、帶球跑活動、團體活動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鍛煉身體,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在工作中的合作意識。
2.3 拓展教學素材
教師除了使用體育教材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等科技平臺拓展教學素材,將教材內容延伸至社會當中,提升知識的實用價值,培養學生的職業觀念和職業道德,以此來激勵學生對就業的期望,打消學生的畏難心理。
3?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體育教學在教學計劃、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存在著不足,高職體育應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首先,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就業發展為目標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在教學計劃中滲透就業觀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就業信心。
參考文獻
[1] 付彥.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農家參謀,2019(7):216.
[2] 劉贊.淺析就業導向下的職校體育教學[J].好家長,2019(16):222.
[3] 邵曉春.探究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9(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