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振華
摘要:為了全面提高小學課堂語文教學質量,踐行新課程基本理念,貫行“自主合作探究,引導促進激勵”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法,在小學課堂上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順理成章,本文將主要圍繞如何在小學語文建立高效課堂來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高效;小學語文;構建
一、引言
深化小學課堂的改革,推進小學生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小學生過重的學習、課業負擔,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讓孩子在高效中進行小學語文學習,也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特此提出以下課程架構方案:
二、高效課堂建立前存在的問題
1.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和老師深受“教師中心”的理論影響使,使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了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學生只是一直在被動地接受老師上課所講授的內容。于是在課堂上,教師“自我發揮”,學生“沉默是金”或者只是成為老師的“附議者”小學課堂教學情況自然不盡如人意。而在這樣枯燥乏味,毫無創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的對話性喪失,教學的重點產生偏移.
2.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培養能力差、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的后續性不強也是重點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思維品質、思維能力的是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創造性的部分。
3.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完美掌控課堂,教學觀念陳舊落后,內容單調冗長,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學生要不就不聽,要不就是只知大概,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的不合理安排下逐漸消失殆盡。
所以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三、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四段式構成
1、復習引入:課前回顧,重點復習
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只有把學過的知識經常的復習,才能牢記在心中。尤其是小學學生,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背誦記憶,更應該不斷的進行復習回顧,據有關專家計算過:人的初次記憶,只能在腦海中停留1~2天,再次記憶,也只能停留15天左右,只有一遍又一遍的經常性去看,去記,才能牢牢地把知識記在腦海中。在這時,小學教師和學生就要有一定的復習回顧計劃,在上課的前五分鐘,通過多種方式,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接龍、小組合作等方式將之前課件內容中的難點疑點再加深鞏固。
2、精講點撥;提出問題,啟發升華
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普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很輕易的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并沒有實際意義,問題空洞無效、無價值等缺點充斥課堂,小學生在不懂分辨的情況下,無法理解老師提出問題的具體原因,便失去了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要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問題設計要有趣味引導性,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在問題提出后,對小學生進行啟發。例如小學語文教學中最注重的是文章的情感共鳴,學生只有在學習中學出樂趣、學出情趣才能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
3、測評提高:練習反饋,自測互評
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安排的課后習題或教學設計的習題進行自讀思考、作答(即進行自測)。可安排筆答,也可默讀思考、口頭回答。然后師生共同對比答案,或者學生之間互相糾正,也可以采取獎勵,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嘉獎。具體的操作實施如下:
1.出示測試內容,明確任務、要求。
2.學生回憶課文、完成自測題。
3.在教師、學習委員的帶領下對比答案、進行補錯。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文的特點,學生基礎情況,進行合作表演(朗讀,背誦,或表演部分課文)、欣賞評析(即欣賞課文的精彩片段,講一講為什么這篇課文好?為什么選擇這篇課文進行分享)等教學。
4、素養提高:課下學習,興趣提高
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是語文學習的源泉,語文學習是長時間的過程,只憑一本薄薄的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多方面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這個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培養學生課外知識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根據課外閱讀的書本做摘抄備注,可以是作品讀后感,可以是好詞好句,可以是精彩片段..時間久了,學生積累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感知力自然上升。
三、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對課堂的一些具體要求
1、興趣導入,明確目標
教師在設置到課堂導語時,除了要考慮課本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具有激發性,激發學生對這節課的探索欲望,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可以給學生講本節課文中涉及的歷史典故、名人軼事,教學時,也可以通過講故事、名言、新舊知識鏈接、多媒體、游戲等多種形式進行引入,把握文中的情感,繼而完成教學、學習目標.
2、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小學教師,有耐心,有恒心,愛生如子是關鍵,習近平主席提出四有老師的標準:理想信念是思想基礎,道德情操是前提條件,扎實知識是起碼要求,仁愛之心是職業所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是需要教師的鼓勵和支持,贊美、激勵、欣賞、尊重、支持、會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3、基本模式的變通
對低年級學生(一到二年級)來說,教師可采取趣味性教學,可適當增加自讀提示和表達指導,采取看圖、貼合、朗讀、表演等益智類項目來吸引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對中年級學生(三到四年級),要慢慢增加課文中重難點的深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自控力,在具體語文課文中,注重有關自然段、簡單的結構段,以及背誦、有序表達等項目,在這時,也可以進行分小組教學,重點提高教學的質量。對高年級(五、六年級)來說,復雜的結構段和篇以及理解語句內含和表現手法是重要的難點,而高年級學生此時面對升學壓力,學習的難度卻沒有減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改關心高年級學生心理,緩解他們緊張情緒。
4、轉變觀念,回歸教育本源
要始終明白學校與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我們推行高效課堂的實施,是為了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個高效學習效率,教育的本源就是學生。因此,學校在做教學評價時,要回歸學生本身,全方位為學生提供有指導意義、具有成長指向性的評價,真正為其未來發展助力。
總結:
如今的教育觀發生了新的轉變。學生的接受力也在不斷增強,所以在當代語文教學生中更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讓語文展現出“真本實在”的特色,摒棄那些華麗而不實用的花架子,讓小學語文課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而這一點,需要社會大眾,每一階層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陶麗芬.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 (5):73-73.
[2]韋興福.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2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