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
摘要:來華留學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更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來華留學取得顯著成就,但在教育質量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院校的管理服務存在漏洞培養效果參差不齊、生源質量亟待改善等。針對這些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和各招收培養院校也應當對輿論關注的大多數問題,積極探索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趨同化;高等教育;解決對策
我國高等院校由教育教育大國正向教育強國的轉變,來華留學事業同樣進入提質增效的發展階段。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加強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推動來華留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1],教育部于2010年出臺了《留學中國計劃》,加快推進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2]。
2018年出臺《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明確提出要推進中外學生教學、管理和服務的趨同化,要求高校將來華留學生教育納入全校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中,實現統一標準的教學管理與考試考核制度,提供平等一致的教學資源與管理服務,保障中外學生的文化交流與合法權益。[3]
一、目前來華留學生趨同化教育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1、來華留學教育推廣機制和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不到位,未能做到完善的留學生教育評價體系,缺乏獎懲機制的約束力。課程和專業體系建設滯后,人才培養模式和國際學生事務管理體制、管理方法與手段需要優化。與此同時,來華留學教育發展的主要障礙還有缺乏立足中國實際,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國情但又結合了國際規則的前瞻性的來華留學教育發展政策法規[4]。
2、來華留學生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管理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略顯不足。留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管理和教育,工作性質決定了留管干部的基本素質應該是綜合性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留管干部都具備綜合性高素質,所以在管理工作中留管干部自身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3、高等教育發展質量不足,高層次學歷來華留學生總量偏低。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深化,現代大學理念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學職能尚未充分發揮,大學辦學模式單一且固化,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相對滯后,學術共同體和知識共同體沒有成為大學價值標準,這些因素成為長期制約著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基礎性因素。
二、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解決對策
1、高等院校應當完善目前來華留學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留管干部管理留學生的前提保障,使留管干部有章可循,做到公平公正。與此同時,健全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對留學生的行為規范是一種約束,另一方面,也為留管干部提供管理上的依據,使留管干部在化理問題的時候更得必應手。在入學和日常教育中對來華留學生進行中國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安全教育,對違規違紀的留學生嚴肅處理,涉嫌違法犯罪的,配合有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理,絕不縱容姑息。
2、與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相比,我國高等院校對來華留學生基本上是“保姆式”管理服務的狀態,不僅承擔著教育管理服務的基本職能,還超出職能負責著很多人生安全及意外防護等校園外職責。一方面,高等院校無能力全面負責有關來華留學生日常金融、醫療、法律事務等協助和服務,但又不得不承擔相應的監督和管理職責,造成工作負擔沉重,效果和效率還不盡如人意。與此同時,相關管理部門將沒有任何執法權的高校承擔著管理要求的主責,校園外的任何問題都成了高校必須解決的管理問題,造成了高校工作的難題。這也是高校師生和社會反映的“保姆式優待”“包庇縱容”等問題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
3、趨同化并不意味著等同化,因而需正確對待合理化的差異教育。根據合理、公平、審慎為原則,在學習研究上對中外學生一視同仁,嚴要求、高標準的完成教學計劃內容,同時教學管理人員還應關注來華留學生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存在差異,有效引導來華留學生了解中國國情文化,盡快融入學校和社會。
4、在教育教學方面,高質量的教育是推動高層次來華留學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力。各培養院校應建立有效的教學輔導體系,向來華留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學業幫扶,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必然要求促進學科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學科專業、建立成熟完善的雙語或者純英文教學體系,不僅可以讓來華留學生接受基礎的語言教育,而且還能根據自己的漢語水平選擇專業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將優質的留學生生源培養成為有專業方向的國際人才。這樣才能打造來華留學品牌,吸引優質來華留學生。
5、在留學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建立有效的留學生教育評價獎懲體系,根據實際學習和生活情況表現以及參與融入我國公益性活動等相關量化指標考核是否可以拿到我國各級各類政府獎學金資助。教育管理部門應出臺針對留學生的教育管理評價體系,根據具體細化的考核指標與華留學生獎學金掛鉤,這樣不僅可以在學業上嚴要求,還可以在相關管理機構組織下引導來華留學生參加健康有益的課外教育活動,不僅要了解我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也需要認知到我國偏遠地區農村和特殊人群的生活現狀,更應珍惜我國提供給各國留學生的交流學習機會,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張“國際名片”,也是中外國際事務的優秀橋梁,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教育部關于印發《留學中國計劃》的通知,[Z],201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Z],2018
[4]賈兆義,來華留學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路向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7 (11)
基金項目:
1、2019年校級基金:“基于“一帶一路”國家來華留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阿富汗學生為例”
2、2019年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互聯網+”視域下山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研究”